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www.am730.com.hk › column › 健康日本腦炎 | am730

    2017年8月28日 · 大多數患者受日本腦炎病毒感染後沒有出現病徵只有1%出現腦炎病狀但病情一般非常嚴重死亡率高康復後乃可能有後遺症目前仍沒有特效抗病毒藥治對付日本腦炎病毒主要是支援性治療控制腦壓維持大腦血液循環及預防併發症。 防蚊可減少染病機會,同時有新疫苗可預防感染。 關於作家. 國健民康: 梁憲孫. 作者簡介: 養和醫院副院長/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 追蹤. 查看此作家更多文章. 國健民康 梁憲孫 日本腦炎. 留言 專區. 相關.

  2. 2024年3月11日 · 追蹤. 查看此作家更多文章. 醫理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蚊. 專區. 蚊子不但擾人,還可傳播嚴重疾病。 氣候變化擴大了病媒蚊種的活動範圍,增加瘧疾、寨卡病毒等疾病的輸入風險。 因此了解傳病媒介疾病的風險病徵和預防方法對保障市民健康至關重要在本港登革熱和日本腦炎的主要病媒蚊分別是白紋伊蚊 (Aedes albopictus)和三帶喙庫蚊 (Culex tritaeniorhynch.

  3. 2017年9月20日 · 日本腦炎主要透過三帶喙庫蚊傳播一旦發病的死亡率可高達三成患者即使康復腦部亦有機會出現永久損害根據衛生防護中心數字顯示從2013年至今的12宗本地個案中75%來自新界西區主要在天水圍其次為元朗及屯門因應天水圍多次出現日本腦炎本地個案加上區內鄰近豬場且有不少野鳥出沒家庭醫學專科醫生朱偉星 (圖)與立法會議員梁志祥早前在天水圍區訪問了974名天水圍居民,了解他們對區內蚊患的意見及日本腦炎的認知。 結果發現,逾兩成受訪居民在調查前未聽過「日本腦炎」,有三分一人直言不知道傳播途徑,只有一成半受訪者能夠正確回答是「三帶喙庫蚊」是病媒蚊。 另外,兩成七人承認自己不知道日本腦炎的病徵,不足25%人知道病人有機會「昏迷」、「神志不清」或「頸部僵硬」。

  4. 2023年6月21日 · 蚊媒傳播的疾病包括登革熱 (伊蚊)、日本腦炎 (庫蚊)和瘧疾 (瘧蚊)。 當中登革熱在本地較為常見,感染個案主要由外地傳入。 登革熱透過帶有病毒的雌性伊蚊叮咬而傳染。 有些人在感染後沒有明顯的症狀。 在有症狀的患者當中,最常見的是出現高燒、頭痛、身體疼痛、噁心和皮疹,通常會在1至2周內痊愈。 有些人會發展為重症登革熱,出現如嚴重腹痛和出血的症狀,嚴重的或會導致血液循環系統衰竭、休克及死亡。 重症登革熱患者通常須住院接受支援性治療。 防蚊方法. 出外時可穿著寬鬆、淺色的長袖上衣及長褲,避免使用有香味的化妝品或護膚品;並於外露的皮膚及衣服塗上含避蚊胺 (DEET)成分的昆蟲驅避劑。 預防蚊媒孳生,家居應防止積水。

  5. 2017年7月20日 · 新聞. 本港再出現日本腦炎一名年約50歲的男子感染日本腦炎患者在潛伏期間在葛量洪醫院 ()留醫感染日本腦炎後情況危殆正在轉到瑪麗醫院深切治療部留醫。 患者感染途徑仍調查中。

  6. 2017年7月21日 · 一名52歲接受器官移植的男病人確診感染日本腦炎在瑪麗醫院留醫情況危殆他在整個潛伏期間入住葛量洪醫院成為今年第3宗本地病例

  7. 2017年8月12日 · 今年至今本港確診4宗日本腦炎個案其中3宗的患者居住天水圍兩人住天瑞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