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0月27日 · 2023-10-27. 閱讀時間約5分鐘 ( 2388 字)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部 文章授權刊登/常春月刊.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375期. 手術前,大部分人都會比較謹慎,經常尋求第二意見或悄悄前往其他醫院。 然而,轉院手續可能變得繁瑣,可能導致混亂和重複的檢查。 醫生之間的專業交流有助於避免這些問題,提供更準確的治療建議。 但若是緊急開刀個案,較不適合轉院。 接受手術這件事對大部分的人來說,是一輩子當中的「大事」,莫不謹慎、思慮再三。 舉凡醫師的經驗、醫院的名氣、手術的方式以及術後的照顧等,除了醫護團隊的事前評估之外,家屬親友團的眾多意見,經常左右著病家的決定。

  2. 郭智偉醫師|一般外科|台北縣立醫院三重院區外科主治醫師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br>腹腔鏡闌尾切除手術<br>各種急慢性肝膽腸胃疾病手術治-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3. 1. 「處方藥」 須有醫師開處方箋才可以領用「處方藥等級」藥品,換句話說,持醫師專業診斷評估後,開適當的藥品、用法及用量之處方箋,民眾才能至藥局領處方藥等級之藥品,並且經過藥師確認處方、調劑及覆核後,將藥品交予病人,並進行用藥說明。 常見的處方藥包括高血壓、糖尿病、心臟血管用藥及抗生素等。 此類藥品包裝上,可以看到印有「本藥須由醫師處方使用」的標示。 2. 「指示藥」 指示藥的藥性較溫和,安全性也較處方藥高,民眾可於一般社區藥局購買,並在醫師、藥師或藥劑生的指示下使用。 這類藥品如:低劑量止痛藥、胃藥等,其包裝標籤印有「醫師藥師藥劑生指示藥品」字樣。 當民眾服用指示藥品三天後,無法改善症狀即應就診,由醫師進行診斷評估。 3. 「成藥」

  4. 衛生局為保障民眾就醫付費的權益,已聯合本市西、牙、中醫師公會暨基層診所協會共同監督本市各醫療機構,希望各醫療機構能將民眾就醫支付明細款項詳列清楚,並主動交付收據,可以避免更多醫療糾紛的發生;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民眾更應了解就醫 ...

  5. 2019-05-20. 閱讀時間小於1分鐘 ( 738 字) 文:耳鼻喉科主治醫師 詹益智醫師. 如果您有經常性流鼻水的情形,請您一定要小心! 耕莘醫院日前就發現一位女性病患因經常性的流鼻水、頭痛,屢次就醫,病情卻未見好轉,經友人介紹轉至耕莘醫院耳鼻喉科求診,才赫然發現自己其實罹患了罕見的「自發性」腦脊髓液外漏病症,在為其進行鼻竇內視鏡修補手術後,目前復原情形良好。 這名年約50歲的女性,因為流鼻水、頭痛的症狀斷斷續續地持續數月之久,曾至多家醫療所求診,也做過過敏原測試,即使遵從醫師指示連續服藥,病情依然沒有改善。

  6. 在影像學上的研究探討,可歸類出鳥型複合分枝桿菌所致肺部疾病在電腦斷層表現的型態可分成五種類型: (1)支氣管擴張 (2)開洞性病灶 (3)多發性小結節病灶 (大小在 5 mm) (4)堅實化病灶 (5)較大的結節 (直徑大於10mm),其中以第一類的支氣管擴張和第二類的開洞性病灶較為常見。 有些研究指出影響鳥型複合分枝桿菌所致肺部疾病預後的因子為 (1)在發現時已經是很嚴重之病程 (2)發病時年紀已較老 (3)存在開洞性病灶 (4) 體質指數 (Body Mass Index,簡稱BMI) 偏低 5)肺活量低 (肺活量是最大吸氣後進行最大吐氣時所吐出的氣體量)。 以電腦斷層的影像來看,若有肺部塌陷、開洞性病灶、肋膜增厚,則治療的反應不好且預後較差。

  7. 2019-05-19. 閱讀時間約12分鐘 ( 6071 字) 引言. 在美國,大腸直腸癌不論在男性或女性皆是第三常見的癌症。 若以致死率而言,大腸直腸癌是排名第二的癌症。 其發生比例約為每十萬人口中52.7人,每年約有十四萬兩千個新診斷病例,大約五萬三千人死於此疾病。 (1) 在台灣,根據行政院衛生署“九十七年癌症登記報告”統計,台灣地區大腸直腸癌發生率已超過肝癌,並已連續三年成為國人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 每年新增病例為11,004人,其中約有4380個病例為直腸癌。 (2) 大腸直腸癌的發生,並無明顯的性別差異,在男性與女性發生的比例,約1.3比1。 根據研究指出,飲食習慣的西化、攝取過多紅肉及缺乏運動, 應是大腸直腸癌發生率快速攀升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