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4月2日 · 大人的「激勵」為何給孩子更多「挫折」?. 當援助者對自己的指導感到不安,內心自然會抱著質疑或焦躁的情緒:. 「現在的做法真的沒問題嗎?. 」 「一直什麼都不說真的好嗎?. 」 「我要是袖手旁觀,他可能會失敗。. 」 「要是我不說,別人也不會 ...

  2. 廢墟少年》試圖從個體生命上探巨觀的社會結構與國家政策,涵蓋了中輟中離的教育議題、童工與少年工的勞動議題、安置機構的輔導照顧、觸法少年的司法處遇,以及台灣跨世代的家庭結構變遷。

  3. 《報導者》11月初推出《 廢墟裡的少年 》深度專題,揭露台灣高達兩萬名高風險少年,因家庭失能、社會資源未逮,不僅成為從事高危險行業的童工、部份少年甚至被利用淪為犯罪人口,報導引起相關單位重視。 立法委員劉建國、李麗芬11月10日與《報導者》共同舉行「廢墟裡的少年-看見他們,幫助增能」公聽會,會中專家建請勞動部成立少年就業輔導單位、並修改 《勞工保險條例》,讓微型企業也強制納保,從保障就業安全開始,逐步強化這些少年的社會保護網。 《報導者》本系列專題引發極大迴響,不少讀者寫信與電話詢問提供這群少年少女工作機會與教育經費的可能,特別對於故事裡噴農藥的「土豆」的處境感到不捨。 今天公聽會中,全台近15個青少年NPO與會,陳述他們在全台各地看見的「土豆們」的故事。

  4.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簡稱《兒少法》)已實施6年,目前中央與地方政府對處於風險中的少年,推出各式政策與服務:衛福部與縣市社會局處所搭起的高風險家庭通報、司法體系對非行少年的安置、教育體系對中輟少年的照顧、勞動體系對弱勢少年

  5. 林彥廷. 台中豐原高中一名高二生(以下簡稱甲生)疑遭師長霸凌,於2月18日輕生身亡,校方遲至3月10日才成立校事會議調查小組、甚至3月23日才完成校安通報;人本基金會3月22日陪同父親召開 記者會 曝光案情,此事件引起全國關注。. 甲生父親直到4月18日,終 ...

  6. 2020年10月18日 · 《報導者》深度採訪10位一路就讀明星高中和頂尖大學的年輕人,他/她們生於1990年後,介於即將離開校園或初入社會的年紀,卻深深為情緒困擾所苦;與學業纏鬥「成功」後,卻開始與自己的情緒糾纏,進而走入了學校的心輔室,諮商、吃抗憂鬱藥,甚至自傷,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停滯掙扎。 我們走入這群年輕人的生命地景,亦採訪其親友、心理師等陪伴者,也從青少年研究學者、他國青少年生命狀態,試著理解這一代高學業成就年輕人為何陷入心理痛苦? 年輕的他/她們如何與憂鬱和焦慮共處? 與上一代有相對緊密親子關係的年輕人,為何難以向父母開口訴說? 家庭與社會如何避免把愛錯譯成傷害,加速將他/她們推開? 專題也試著盤點台灣社會的心理支持體系,對這群年輕人的支持存在什麼缺口? 作為一般人,我們又能夠如何陪伴與承接?

  7. 2017年10月31日 · 廢墟裡的少年. 【圖文故事】15歲起,我這樣養活自己. (為了保護未成年人的身份,文中未成年受訪者都用化名。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 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 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立即支持.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這是少年土豆噴農藥的故事。 15歲起,水泥工、上山拔菜,什麼粗活都做過。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