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6月27日 · 陳菁徽分享臨床上一名真實個案,一名患者本身有家族乳癌史,患者媽媽及阿姨都在 40 歲以前就有罹患癌症。 這名個案從年輕時定期幫自己做乳房檢查,最終確實也發現了癌前病變,在進行荷爾蒙治療以前也先選擇冷凍胚胎,但擔憂未來自己的孩子需要承受一樣的心理壓力,所以胚胎植入前進行基因篩檢,把帶有 BRAC 基因都刪除,藉由生殖醫學的技術,讓生育下一代也能很健康。 隨著乳癌年輕化與治癒率成功,生殖保存勢必一項重要的議題,每位生育的乳癌患者都有「知」的權力,根據最新研究顯示,只要掌握適當的時間與用藥,生殖保存並不會增加癌症復發的風險。 文、王芊淩/圖、楊紹楚. 延伸閱讀. 台灣乳癌死亡率微幅攀升! 女性幾歲該及早乳房攝影檢查及乳癌篩檢? 乳癌如何預防? 乳癌患者治療期怎麼吃?

  2. 包含 陳菁徽 標籤的文章 年輕乳癌患者該凍卵嗎?從評估、保存、活產率、基因檢測一次明瞭 生殖醫學的進展下,幫助許多女性圓當媽媽的夢,尤其針對年輕乳癌病友,擔憂化療後生殖能力被傷害、卵子品質下降,在醫療進步之下 ...

  3. 2020年11月18日 · 跟其他自體免疫疾病最大的差別是,紅斑性狼瘡在年輕的時候就可能發病,一般來講,最嚴重的時候是在生育年齡,約 15 到 25 歲,陳明翰說:「不像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在中年女性比較常見,且紅斑性狼瘡的疾病表現多樣化,嚴重的時候也會侵犯到重要 ...

  4. 2022年7月27日 · 藝人朱芯儀、朱俐靜都是在 40 歲前確診乳癌,喚起越來越多女性及早注重乳房的健康,除了乳房攝影以外,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守棟表示:「年輕的女性乳房比較緻密,越是緻密越需要透過乳房超音波檢查。

  5. 2022年3月29日 · 23 歲的先生,大二時因脖子長了不明腫瘤,經確診為何杰氏淋巴癌,經過化療病情獲得緩解,醫療費用也都能由健保補助。 不過在大學畢業時卻再度復發,除了化療還加入自體幹細胞移植和標靶藥物鞏固治療,使用標靶藥物時恰逢新藥健保給付生效,幸運的 ...

  6. 2018年12月27日 · 健檢必做的7種癌症篩檢. 大腸癌. 基礎檢查可以在50歲左右去做糞便潛血檢查,如果有家族史、生活習慣不良,檢測年齡要往下調到家族大腸癌史再減10年,還可以多做大腸鏡。. 而大腸鏡的檢測效果非常好,息肉、腫瘤也生長緩慢,所以3~5年做一次就好 ...

  7. 2023年7月19日 · 奇美醫院外科部部長暨乳房醫學中心主任陳明鎮表示,大多數癌症為隨機的(sporadic)基因突變發生,但有部分病人,是因為帶有生殖系(germ line)的遺傳基因缺陷而導致癌症發生。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