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11月10日 · 新光醫院一般醫學科及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洪惠風表示,這項研究結果十分有趣,臨床上有些藥物如氣喘藥物使用時,會讓心跳加速,後來也證實對身體可能有傷害。 「從動物界來看,也是如此,」他表示,國外研究發現哺乳類動物一生的心跳總次數基本上相同,大約是7.3億次,心跳愈快,相對壽命愈短。 舉例來說,小鼠心跳每分鐘500下,平均壽命僅3年;貓、狗的心跳每分鐘100下,壽命約10多年;鯨魚的心跳每分鐘15~20下,可活到80年以上。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人類則較為特別,一生總心跳可達25億次。 是否與其他哺乳類相同,心跳愈慢壽命愈長,這項結果或許能啟發更多後續研究。 溫啟邦指出,天生基因、後天的生活作息、飲食習慣或身體經常處於急性或慢性發炎狀態,都可能造成心跳偏快。

  2. 2000年12月1日 · 根據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心理學院院長席蒙頓分析,一般科學家42歲達到研究巔峰,文學家43歲寫出最動人的著作,而將軍則在45歲立下最佳戰功。 哥倫布41歲發現新大陸,莎士比亞42歲創作馬克白,居禮夫人43歲分離出鐳,達爾文47歲才開始寫進化論,都是40年華的傑作。 除了歷史實例鼓舞,科學上也有相當正面發現,腦神經細胞雖然也像其他細胞一樣會自然死亡,而最新的研究發現它也會新生。 1998年美國加州沙克生物研究所及瑞典沙葛林斯卡大學醫院首度發現海馬體(hippocampus)中有新生腦細胞。

  3. 2021年3月29日 · 不論採哪種方式,施默強調,目標都是「鍛鍊大腦,而非壓榨大腦」,所以死背強記、逼自己做強度太的鍛鍊,都可能有反效果。 神經突觸也不是愈多愈好,腦內神經網活動太旺盛,反而恐致智商下降。

  4. 2022年2月22日 · 知名的「需求金字塔」,從生理、安全需求…到自我實現,被很多人用來檢驗一生的階段,但有人推敲作者的思想原意,驚訝發現:「自我實現」上面,還有另一層更的境界。

  5. 2018年2月5日 · 最近美國加州矽谷風行的話題「多階段睡眠」 (Polyphasic sleep),成為醫界的不斷爭議,但是科技社群還是蔚為風潮,互相說是天才不用多睡覺,多出26年可利用。 多階段睡眠指的是:一天內兩次以上短睡的新休憩模式,打破人類夜晚長睡的慣性。 主張者說:傑出人物都這樣睡,十六世紀義大利文藝復興大將達文西、十八世紀法國名將拿破崙都是多階段睡眠的人。 拿破崙常常一天只睡3—4小時。 凌晨3點就起床對秘書口授文稿到天亮,而再另外利用時間短暫休息,比如利用接見人的5分鐘間隔時間裡打個盹。 中國網路也一度盛傳「達文西睡眠法」,每日只需小睡6次15~20分鐘,加起來,一天只要睡1.5~2小時就夠了。 我們可以學達文西、拿破崙只睡3小時嗎? 到底這種方法可行嗎?

  6. 2011年8月8日 · 專門製造巨大石油化學設備的日本日揮公司建設現場所長高橋直夫,30年來在世界各地負責建造石化設施,聞名全球石化界。 目前在沙烏地阿拉伯現場管理高達7000多位各國員工,每天都有各式各樣的麻煩,「笑著工作」卻一直是他的原則,「無論發生什麼困難 ...

  7. 2009年6月1日 · 甲狀腺癌治療效果好,最不用恐慌. 不少人心中,癌症和死神的詛咒沒兩樣。. 但有一種癌症,卻讓醫生異口同聲安慰病人「存活率,預後良好」,那就是甲狀腺癌。. 一般癌症存活率統計多以5年為期,甲狀腺癌則是10年,「以後說不定會改用20年存活率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