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0日 · 天下財經週報AI會成為鴻海成長的新支柱嗎? 美國公布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將決定聯準會降息延後到何時。 鴻海法說會登場今年的成長動能是什麼

    • 重點1:半導體事業部總經理劉揚偉出線?
    • 重點2:9人決策小組共同領導鴻海
    • 重點3:未來走向工業互聯網
    • 重點4:面對貿易戰衝擊,鴻海供應鏈已準備好

    由外傳將接任鴻海董事長的董事候選人之一,負責半導體業務的次集團總經理劉揚偉開場的業務報告「面對新局勢的挑戰」。 此安排似乎間接證實,在集團內被稱為「Yang」的劉揚偉將接棒擔任董事長一位。 日前鴻海董事會候選名單出爐,6席董事候選人包括現任董事長郭台銘、亞太電信董事長暨集團副總裁呂芳銘、鴻騰精密主席暨鴻海副總裁盧松青、事業群總經理劉揚偉、夏普社長暨鴻海副總裁戴正吳和FII副董事長李傑。 但面對媒體詢問,郭台銘之前就表示,「絕對不會回去當董事長」。 劉揚偉(右)在2007年進入鴻海,也曾擔任郭台銘特助。近年,郭台銘決定進軍半導體事業,劉揚偉過去在聯電時期的經驗剛好派上用場。如今法說現場,劉揚偉帶頭出來進行業務報告,接班態勢呼之欲出。(劉國泰攝) 法說進行的同時,他更以國民黨初選參選人身分,在國...

    但晚近才加入鴻海,尚未有明確戰功的劉揚偉擔任董事長,外界一直有個疑問:他要如何壓住鴻海各大山頭? 但今日法說會前,鴻海的一份PPT便公布,將在董事會下籌組如台塑集團的7人決策小組的「9人的經營委員會」,做為公司經營決策的核心。這個組織架構的曝光,也算解釋了外界對於鴻海未來治理上的疑慮。 「我們有9位成員,分別由4位董事候選人擔任(註:呂芳銘、盧松青、劉揚偉、李傑),以及各個次集團的負責人一起共同參與經營委員會的運作,」劉揚偉表示,未來集團規劃透過經營委員會的審核會上呈到董事會,由董事會做決策。 這也透露未來鴻海董事長這個角色,「只是名義上負責任的概念,」一名科技分析師看了這份PPT的組織架構後坦言。 名單中包括負責中國iPhone生產業務的富士康執行總經理林政輝,以及沒有進入新一屆董事候選人...

    值得注意的,是這份業務報告中特別聚焦了四大塊業務「5G」、「EV」(電動車)、「IC」(積體電路)、「IAI」(工業人工智慧),分別由呂芳銘、盧松青、劉揚偉及李傑四位董事會候選人的集團高階幹部負責。 一名科技分析師觀察,外界之前最摸不著頭緒的鴻海半導體IC事業,切入的極可能是物聯網IC的相關領域,配合智慧工廠發展,也就是鴻海喊了很多年的「雲移物大智網+機器人」的技術藍圖。 董事候選人之一,負責集團工業互聯網的策略的FII副董事長李傑表示,鴻海目前有17萬5千台工具機(全台灣不到60萬),8萬台機器人,1800條SMT線, 佔全世界14%。 「鴻海最有資格發展工業物聯網,」李傑坦言。

    然而,法人最關心的,仍是貿易戰對產業及鴻海的衝擊。日前鴻海股價一個月暴跌22%,一路逼近70元大關,果然法人丟出的問題,全和鴻海未來如何避險貿易戰有關,特別是川普宣布對輸美產2500億產品課徵25%的關稅,未來更可能再對3000億產品課徵25%關稅,包括伺服器、網通、筆電、手機都可能全面中獎。 針對法人的疑慮,劉揚偉表示,鴻海在全球有16個生產國家、及在4個國家有重要RD中心建置。 但面對外界質疑,貿易戰對蘋果和華為兩大鴻海客戶帶來的衝擊與轉單效應,他婉轉表示,「集團內部也感受到了,我們相信只要全球消費能力維持在同樣水平,對我們影響會有,但不會那麼大」。 針對網通、伺服器的部分,負責相關業務的副總裁呂芳銘坦言,伺服器在貿易戰稅務調整第二波,就已含網通產業,「集團已在2018年做過調整,轉移至...

  2. 2019年11月13日 · 11月13日鴻海舉辦法說會在創辦人郭台銘宣布不選總統後鴻海股價依舊亮眼這場鴻海創業以來第二場公開法說吸引大批法人前往到底鴻海業績股價為何持續翻紅展望明年還會持續有動能嗎

  3. 2022年5月13日 · 中國上海崑山等華東地區台商重鎮封城讓和碩廣達灰頭土臉但5月12日鴻海法說會上董事長劉揚偉卻說,「我們出貨比較正常,」而且鄭州廠區還祭出高額獎金大舉招工為什麼一樣疫情兩樣情

  4. 2020年5月15日 · 5月15日鴻海舉辦法說會毫無意外第一季營收比去年第四季下滑47%獲利下滑89%鴻海這個台灣第一大企業的表現會不會是台灣今年景氣的縮影

  5. 2021年5月9日 · 台灣第一大企業鴻海將在本週召開法說會外界最關注的焦點之一是MIH電動車聯盟的進展不僅事關未來鴻海的毛利率也對台灣產業發展能否再創新局很關鍵。 不只台灣經濟要再創新局,中國也是,在海南島舉行的首屆中國消費品博覽會,就是中國要擴大國內高端消費,將中國經濟轉型為消費驅動的努力之一。 最後,全球股市在經過第一季的熱潮後,過去1個月迅速冷卻,投資人轉向熱炒加密貨幣,但可能不會持續太久。 以下是本週天下財經週報: 文章語音朗讀・ 11:58. 圖片來源:裕隆提供. 文. 辜樹仁. 天下Web only. 發布時間:2021-05-09. 瀏覽數:13546. #1:鴻海要靠電動車提升毛利率. (關鍵事件:鴻海5月14日舉行法人說明會)

  6. 2022年11月11日 · 鴻海11月10日召開法說會董事長劉揚偉面對富士康鄭州廠疫情後續回答法人媒體質疑他承認第四季產能毛利可能會受到影響但對立訊和碩可能搶走高階機種訂單他毫不擔心。 為什麼? 文章語音朗讀・ 06:54.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表示鴻海和客戶在鄭州事件後學了一課對分散風險會有新做法。 圖片來源:謝佩穎攝. 文. 楊孟軒. 天下Web only. 發布時間:2022-11-11. 瀏覽數:5379. 10月底起,鴻海鄭州廠的員工因為害怕疫情而大舉返鄉,連帶影響iPhone產能。 事件發生以來,鴻海股價便一路下跌,陷入百元保衛戰,蘋果更慘,掉了14%。 蘋果更在11月7日,罕見地發表聲明 ,承認鄭州廠受到防疫措施的影響,iPhone 14 Pro和Pro Max出貨量將下修。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