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1月12日 · 《瘋狂、恐慌與盤》由兩位作者所撰,分別是: 美國著名金融歷史學家 查爾斯・金德伯格 (Charles P. Kindleberger),與美國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國際經濟與金融榮譽教授 羅伯特・艾利柏 (Robert Z. Aliber)。 這兩位作者分析全球400年來的金融危機史, 研究金融危機中的龐大議題:包含 危機發生的模式、規律、起因和影響 。 《瘋狂、恐慌與盤》初版在1978年出版,到目前已有45年,期間經過數次修訂,到現在已經是第七版,書中內容更貼近目前經濟現況。 市場先生認為這本書帶給讀者一個關鍵思考在於: 「投資人最關心的就是報酬,因此總是想盡辦法找尋新的獲利模式、新的投資標的,卻忽略很多時候,影響報酬的關鍵因素是全球金融環境。

  2. 2020年9月11日 · 不再擔心崩盤的方法你的視野決定你的擔憂. 2020.09.11. 市場先生觀點. 最後更新:2023-08-24. 有讀者問: 是否有什麼方法,能讓自己不再擔心崩盤?. 以下市場先生來解答這個問題。. 並不是市場每一個小波動都算崩盤,. 如果你還不清楚怎樣算崩盤,你 ...

  3. 2020年6月11日 · 意思是:投資人首要目標應該是「生存」。 這個觀點,跟如今許多書籍不同。 在今天,絕大多數的書籍都在告訴你如何創造合理的報酬,以及如何追求超額報酬。 但今天這樣的投資條件,在當年其實並不成立, 在剛經歷過1929年盤,經濟低迷、失業率極高的當年, 許多人對投資抱持著強烈的恐懼,當時股市的波動也非常劇烈, 道瓊指數 漲回盤後的高點已經是30年後的事情了。 也因此,作者提出的方法,並非今天主流的「長期投資」,而是「投機」, 這裡的投機並非負面或者靠運氣猜測的意思, 比較像是今天「波段操作」,並且「不要永久持有」。 背後的理由也很簡單: 也許這樣做,無法長期創造最好的報酬,但長期而言,投資人容易生存下來。 而它的投機並非是沒有依據的盲目投機,實際上在書中作者不斷的提到: 不要去根據價格做決定。

    • 金融海嘯發生原因
    • 金融海嘯造成的影響:股市、房市、全球經濟
    • 誰在金融海嘯中賺到錢?
    • 從這次危機中我們可以學到什麼

    2008年的金融海嘯(英文:Financial crisis)又稱為2008金融危機、次貸危機、次貸風暴,引發這場危機的元凶就是就是次級房屋貸款(Subprime Mortgage),當時有超過266萬套房子的屋主無法償還房貸。 所謂次級房屋貸款,就是一種還款人普遍信用低於平均水準的貸款統稱。 一般來說,銀行主要會借錢給優質的還款人,這些借款人有良好的工作收入、資產抵押、信用紀錄,這類貸款稱為優級房屋貸款(Prime Mortgages)。 但也有一些借款會借給還款能力較差的對象,這些人信用紀錄普遍低於平均水準,能否還款的疑慮本來就比一般人更高一點,一般也會被收取更高的利息,這類貸款通稱為次級房屋貸款(Subprime Mortgage)。

    股市:美股最大跌幅56%,股災歷時1年5個月

    2007年第四季,在多家次貸公司紛紛破產,銀行間產生流動性危機後,股市開始下跌,並在2008年雷曼兄弟申請破產後,標普500指數在一個月內暴跌了23%,這場股災共歷時長達1年5個月,從2007年10月的高點,至2009年3月的低點,跌了56%。 除了美國股市外,全球各大股市都受到重挫,主要國家股市幾乎都腰斬,其中跌幅最大的是俄羅斯,因為受到國際油價下跌及金融海嘯雙重打擊,股市跌幅超過70%。

    房市:2006年後房價快速崩跌,房貸違約率攀升

    美國的房價指數從1991年以來一路攀升,到2006年達到高峰。之後因為高利率及房屋供過於求的狀況,房價從2006年4月開始急速崩跌,許多付款能力不佳的人開始繳不出貸款,房貸違約率攀升。 截至2006年底,美國家庭所拖欠的房貸呆帳金額高達9兆9千億美元,到2007年有130萬棟房屋被法拍。

    全球經濟:次貸危機波及全球,各國經濟成長率下滑

    2008年的次貸風暴引發了全球的金融危機,多家大型金融機構面臨財務危機或倒閉,導致金融流動性出問題,波及全球經濟。 美國方面,自金融危機爆發後失業率節節攀升,至2009年2月已高達8.1%,為26年以來新高,2009年經濟成長率也呈現負值,為-2.6%。 除了美國之外,全球國家不管是已開發國家或開發中國家,從2008年起經濟都呈現大幅衰退,2009年全球的平均GDP成長率為負值,這個狀況到2010年才開始好轉,如下表。

    雖然金融海嘯使得多數人財產大為縮水,但還是有些人在這波危機中賺到錢。 1. 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 在2008年9月,全球股市一片低迷時,巴菲特以極優惠的價格對投資銀行高盛投入50億美元,他之所以可以用低價投資高盛,是因為在那樣的狀況下,能夠一次拿出這麼多現金的人並不多,這場交易在隔年就幫股神賺進30億美元。 除了高盛以外,巴菲特當時共以約250億美元投資6家企業,5年內獲利高達100億美元。 如果單純看巴菲特的資產淨值,其實在2008年波克夏的淨值也是隨市場下降的,但這並不影響巴菲特從熊市尋找投資機會。 2. 賺錢之神 約翰.普爾遜(John Paulson): 在2006年美國房市還一片繁榮的時候,普爾遜就計算出當中會有泡沫出現,當時的金融產品有CDO(擔保債務憑證...

    回顧2008年這次的金融危機,起因包括低利率催生房市泡沫、貸款審核條件過於寬鬆、對房市過度樂觀、金融衍生性工具的氾濫、評級機構的虛假性、金融監管不足等。 從這次的危機中,我們可以學到以下幾件事: 1. 金融監管的重要性: 2008年這次金融危機主因還是來自於對金融機構的監管不足,這點在金融海嘯後各國政府均有積極的作為,希望未來能降低此類事件發生的機率。 2. 破除房價只漲不跌的迷思: 許多人都會有房價只會漲、不會跌的迷思,然而金融海嘯這次危機給了我們最血淋淋的例子,房價是有可能會在一兩年下跌30%的,而且下跌時變現非常不易,因此如果資產過度集中於房地產者,需要將最糟的情況考慮進去。 3. 做好股市崩盤時的準備: 金融海嘯時美股在一年多內就跌了超過50%以上,當時許多人無法接受自己的資產在一夕...

  4. 2015年12月7日 · 2015.12.07. 投資書單. 最後更新:2023-12-27. “要毀滅一個文化,你不需要燒光它的書,只需要讓人們不再閱讀。 “You don’t have to burn books to destroy a culture. Just get people to stop reading them” — Ray Bradbury. 前幾天朋友分享了一篇文章,內容提到 投資史上經典的 40本書 , 《 Opinion: 40 books every self-respecting investor needs to read 》 如果你正在找投資的書,可以參考它們。 這些書有不少沒有翻譯書或已經絕版,有些則是有重新再版, 市場先生把其中有中文譯本的書和連結整理出來。

    • Toyz淚崩1
    • Toyz淚崩2
    • Toyz淚崩3
    • Toyz淚崩4
    • Toyz淚崩5
  5. 2021年10月29日 · 2021.10.29. 美股投資. 最後更新:2022-07-06. 所謂鑑古知今,歷史的經驗總是可以讓我們汲取一些教訓,股市也一樣。 每一次的股災,有人傾家蕩產,也有人藉機抄底,獲取大量的財富,那什麼狀況可以叫做股災呢? 股災又該做好什麼心理準備及該採取什麼措施呢? 這篇文章,市場先生帶大家回顧全球最大的股票市場美股, 在過去百年來重大的7次股災 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本文市場先生會告訴你: 7個美股百年來的重大股災. 美股股災1:1929年 經濟大蕭條. 美股股災2:1937年 熊市中的熊市. 美股股災3:1973年石油危機. 美股股災4:1987年黑色星期一. 美股股災5:2000年網路泡沫. 美股股災6:2007年次貸危機. 美股股災7:2020年 新冠肺炎.

  6. 2020年3月17日 · 一個湖泊上,一位年輕人和船夫乘坐在一艘小船上. 年輕人向船夫請教划船的方法, 那是一艘左右各有一支槳的小船,船夫把兩個槳交給年輕人,讓他嘗試划划看。 年輕人划動著槳桿, 當槳桿進入水面下時,他必須要用非常大的力氣讓船槳推動水、並克服水流,才能勉強推動船, 而且即使他已經用盡全力,船依然前進緩慢, 而且左右搖晃、方向很難控制。 年輕人試圖更集中、用更多力氣、試圖掌握平衡, 但嘗試後依然沒有改善。 他很沮喪的問船夫: 「划船怎麼這麼難? 到底該怎麼做才能划的好呢? 船夫笑著跟他說:「我剛開始划船時,也和你一樣。 當時我無論怎麼用力,船都只會左右搖擺、前進非常的緩慢。 「後來我意識到,水流比我的力量強大多了,我根本無法改變它。 「於是我開始不再關注船槳在水下的部分,而是關注它在水面上的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