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8月17日 · 根據壽險公會統計資料顯示受惠於近期美台股指數創新高金融市場活絡民眾投資意願增加等因素光是在2021年1月投資型保單的保費就較去年同期增加了113.6%。 可以說,這是在儲蓄險陸續停賣後,最熱門的收益型保險商品之一。 然而,財團法人金融消費評議中心指出, 在過往的申訴案件中,爭議最常見的原因是業者未向消費者充分說明商品資訊,特別是投資型商品和衍生性商品。...

  2. 2024年3月22日 · 如:非投資等級債券、股票、期貨、選擇權、房地產及股權等類別資產。負債風險: 低風險負債為房屋貸款或低於3%的信貸。 中風險負債為二房以上的房屋貸款、信貸、卡債及民間借貸。 高風險負債為他人背書保證及或有負債。

  3. 2023年8月15日 · 根據統計,國人不健康餘命平均為8.4年,在長照2.0分級補助,及使用者付費原則下,雖提供了專業長照與喘息服務的項目與費用,但非低收入仍需自付5%~16% (我的E政府111年揭露資料),如果以保險事業發展中心估計,長期照護長期性每月支出費用中位數55,000元來計算,即使不加計通膨,須準備至少554萬的長照費用。 Q4: 面對高通膨、低利率,我的退休金準備會不會也跟著縮水?...

    • 什麼是投資型保單?
    • 投資型保單vs.傳統保單
    • 購買投資型保單vs.自行投資
    • 買投資型保單可以「自負盈虧」,這對我有何好處?

    傳統保單vs. 自行投資,有何不同? 投資型保單的英文是「Investment Link Product(ILP)」或「Unit Link(UL)」,字面上的意思是「以投資為導向的保險商品」:是一種將部分保費投資在各種投資工具上,而投資績效會直接影響未來保險給付的額度,保戶必須自行承受投資風險的保險商品。 換句話說,投資型保單保戶能享有的保險保障,完全取決於自己的「投資績效」。如果保戶自行決定的投資決策正確、收益大幅增加,保險金額(請見1-3「保額與保障」中的介紹)也會跟著水漲船高;但如果保戶投資失利、獲利縮水,保障就會降到只有最基礎的額度。 反觀傳統型的保險商品,由於所有投資決策是透過保險公司(非保戶自行決定),因此,保戶所獲得的保障,永遠是當初保險公司所承諾的固定金額,絕不會因為保險公司...

    正因為以上的差別,投資型保單與傳統型保單間的最大差別就在於:它將「投資選擇權」及「風險」都一併轉嫁給保戶,而保戶所能享受到的好處是:當投資失利時,保戶至少能享有最低的基本壽險保障;但是當投資收益不錯時,這筆錢也能百分之百回饋到保戶自己身上。而這,就是投資型保單裡,很重要的「盈虧自負」概念。 投資型保單的引進,對於台灣保險市場的發展來說,是一個重大的突破,因為它不像傳統型保單保額那樣的一成不變,甚至標榜可以彈性繳交保費。那麼,它與傳統型保單還有哪些重要差異呢?簡單來說,一共有下列六大差異: 一、保障金額不同:傳統型保單的保額是固定的,不論保險公司投資成功或失利,保戶都將獲得原本在簽約時,保險公司所承諾的保障金額。反觀投資型保單的保障金額卻是「變動」的。也就是說,當保戶投資績效優異,可以獲得更高...

    既然「投資型保單」裡,有「投資」兩個字,且上面也有提到:投資型保單是將「投資決策權」,交還給保戶自己,由保戶自己去選擇投資標的,且保戶將「自負盈虧」。 那麼,很多人就會想:既然如此,買投資型保單,又跟自行投資「有何不同」呢?總的來說,透過投資型保單申購基金,與直接買基金之間的差異如下: 一、投資門檻不同:在「投資門檻」上,一般定期定額買基金,每月至少要花3,000~5,000元,才能買到一支基金;而投資型保單則是提供一個基金投資平台,這個平台有時連結的基金檔數多達30~50支,甚至數百檔以上,也就是說,可以用很少的保費,買到「一籃子」的基金標的。 二、可投資或連結標的數不同:投資人直接買基金,想買哪一檔,完全可按自由意願,從非常多檔的主管機關核准基金、ETF,甚至不同的類全委帳戶中挑選;但是...

    由於投資型保單,是把投資的選擇權交還給保戶。因此,保戶未來能夠領到多少的保障,完全取決於當事人的投資績效好壞而定,這與傳統型保單「保障固定」的作法,有極大的不同。 實際以30歲男性,購買100萬元保額為例,假設買的是傳統20年期繳費及保障定期壽險(年繳保費是25,000元,共需繳費20年、保險公司則提供終身的保障),無論他在50歲前發生任何意外,導致身故或全殘時,他從保險公司所獲得的保障,就永遠是100萬元不會改變。 但是以同樣年繳25,000元為例,如果購買的是保額100萬元的變額壽險甲型(身故、全殘保險金為「保險金額」與「保單帳戶價值」較高者給付,詳細解說請見1–3「保額與保障」中的介紹)。那麼,他未來一旦不幸身故,所能夠領取的保險金,就完全要看他自己的投資績效而定了。 假使他的投資績效...

  4. 2020年8月28日 · 關鍵在於保費負擔。 年金險屬於「生存險」,主要是保障「活太久」的風險;終身還本險屬於「生死合險」(生存險+死亡險),保險給付裡有「生存金」、也有「身故/全殘理賠金」或祝壽金,兩者都想滿足的話,要付出的保費更重。 如果試算每年想要領取相同的給付會發現即期年金險需要躉繳的保費通常不到前者的一半因為即期年金險沒有身故保險金祝壽金」。...

  5. 2023年8月25日 · 資料來源:野村投信整理,以65歲退休時可存到1000萬為基準計算,在不同投資報酬率下每月定期定額需投入的金額, 投資人因不同時間進場,將有不同之投資績效,過去之績效亦不代表未來績效之保證

  6. 2023年10月19日 · 保證利率機制能在低利率環境的趨勢下在投保當下就鎖定了最低的利率終身保證。 「轉年金」機制可讓我們在給付期年年領取,不擔心中斷,鼓勵長壽多活一年多領一年 !「雙豁免」機制可保障我們若在規劃期間發生失能風險,除保險公司幫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