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7月16日 · 近期一名網友在PTT貼文表示,以前在東京租屋時,房子浴廁格局是一邊乾濕分離浴室、一邊廁所,雖然都是無窗的,日本住宅抽風系統設計好,環境非常乾燥也沒什麼味道,他看到當地的老房子與民宿也是這種設計,可見浴廁分離的觀念在日本好多年了。

  2. 2014年5月30日 · 1. 門: (1) 玄關門. 玄關門試上鎖及開鎖,檢查鑰匙開關是否順暢,鎖頭與鎖孔正確密合、不鬆動. 玄關門貓眼可以看清楚門外. 門開關無雜音. 門片及門框無撞傷、凹損、刮傷,或是烤漆脫落、鏽蝕. 門扇與地面的縫隙不會過大. 面材有無刮傷. (2) 臥室門、廁所門、廚房門、陽臺門 門止無損壞. 關門時門框及鎖孔閉合無空隙. 門扇與地面的縫隙不會過大. 門把或門鎖無鬆動,轉動順暢. 門開關無雜音. 門框無油漆漬、污損及凹凸不平. 2. 窗(每一片窗都要仔細檢查) 窗扇閉合度是否良好. 可緊密上鎖. 窗扇及紗窗開啟順暢. 窗框、玻璃無刮傷. 紗窗窗框邊有防蚊條. 紗窗及軌道有無變形. 3. 天花板、牆面、地板. (1) 天花板 天花板油漆粉刷是否平整. 顏色是否均勻,是否為之前所選色樣.

  3. 2022年9月17日 · 如果人正好在洗澡如廁,又該怎麼辦? 以下根據內政部消防署的網站資料,替民眾整理在家中發生地震時,常見的情況和應對方式: 【睡覺】 昨夜強震來襲時,很多民眾早已熟睡,有些長輩則是因生病而長期臥床。 如果地震發生時正躺在床上,應該繼續「留在床上」,並善用枕頭或棉被保護頭部。 【上廁所】 萬一正在如廁,因為廁所一般來說支柱較多,相對比較耐震,因此應保持冷靜,不要急著離開廁所,注意鏡子、置物櫃是否掉落。 【洗澡】 如果正在浴室洗澡,也不要急著跳出浴缸,移動時小心地上的水漬、沐浴乳、肥皂等濕滑的東西,以免跌倒。 若正在泡澡,可放低頭部、低於浴缸邊緣,同時用雙手保護頭部。 【煮飯】

  4. 2023年12月5日 · 想要讓浴室保持乾爽,最簡單的就是每天洗完澡,使用刮水刀將地板、牆壁的水刮除;不過,有網友以「真的有人每天洗完澡刮水喔? 」 在PTT發文 ,表示朋友在洗完澡後還會用刮水刀把浴室地面的水去除,此舉讓他非常震驚。 該網友認為若有對外窗,只要開窗就會乾了,驚呼:「洗完澡再刮水,搞得滿身大汗,不就又要再洗一次澡嗎? 」於是好奇大家真的每天洗完澡都會把浴室的水刮乾淨? 貼文引發熱烈迴響,許多網友分享自己浴室刮水經驗,都說有刮水差很多,牆壁不容易長霉,也說浴室沒窗戶很糟,到處都容易發霉。 洗澡後順手一個動作 不怕浴室爬滿黑色黴斑. 其實台灣氣候溫暖潮濕,浴室發霉這件事,在台灣真的很難避免。 加上大家每天都會使用浴室,但使用完沒有保持乾燥,就很容易長出霉斑。

  5. 2020年8月7日 · 一,遮雨棚有遮到雨和陽光嗎. ok,來,第一個問題:為什麼裝遮雨棚? 答案很簡單,怕室外機在「風吹雨淋日曬」之下,造成機體老舊生鏽,減少使用年限(還有姥姥沒想到的理由嗎? 也歡迎補充) 但裝了後就真的有用嗎? 來看幾張實景照。 有遮與沒遮的比較之下,右邊遮雨棚看起來並沒有多大用處,無法遮什麼雨或遮多少陽光,這筆費用不如去買美飾管,遮蔽外露的銅管等管線比較好。 左邊沒裝遮雨棚,右邊有裝,一看便知,一般的遮雨棚尺寸跟室外機幾乎一樣大,能擋到什麼雨呢? 隨便一場大雨,應該機體的前後左右都會淋濕吧! 也有人認為能擋到太陽曬,同樣的,我們來看以下照片。 那麼短的雨遮,只比室外機多5公分的長度,是能擋到多少太陽。 若真的要防日曬雨淋,應該改裝在陽台會更有效益。

  6. 2021年6月21日 · 資深地政士陳勝樺分析,通常大樓在水管部份會分有3種,進水管、排水管、汙水管,這3種有不同的使用路徑,水管的材質跟大小也不同,污水化糞管因為排糞便直通化糞池,管徑最大,且因怕損壞破損常是金屬材質,而進水與排水較小,且常是塑管。 (圖/陳勝樺提供、好房資料照) 通常公寓大樓的2樓,汙水排糞管會轉折排到化糞池,不與1樓相接,所以2樓會有轉折,排水管也是如此。 陳勝樺說,污水管1樓跟2樓通常會分開,1樓是直接管線排到化糞池,而2樓以上是同一條管路,所以常說若化糞管尾端塞住,樓上衝馬桶時,唯一出口只能從2樓馬桶冒出來。 反觀,1樓因為是直通化糞池,在沖水後因為比較沒有高低差,有時比較不順,但比較容易有味道。

  7. 2020年8月24日 · 撇步一、把噪音「隔」在外頭. 普通的單層玻璃,無法阻隔聲音傳導,加裝隔音氣密窗可有效降低室外噪音,雙層真空玻璃抽掉中間層的空氣,也阻隔了聲音傳播。 氣密窗擁有良好的氣閉性,加上玻璃的厚度,安裝氣密窗後,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有效降低噪音。 除了窗戶之外,牆壁是隔音的根本。 如果在裝修時選用隔音材料,於泥作時加入吸音棉、隔音墊,有助避免聲波穿透牆面,或採用文化石等粗糙的牆面材質,可降低空間殘響,加強降噪效果。 撇步二、鋪天蓋地趕走噪音. 大樓式的集合住宅普遍存在共振問題,除了上下樓層樓地板聲音,水管與衛浴的排風孔,都是共通管道,如果沒有仔細做好隔音,噪音可能經由共管傳導到房間,管道間的低頻流水聲也會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傳出擾人聲響。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