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8月17日 · 2018-08-17. 分享本文.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本書】股票怎麼投資才會賺錢? 要怎麼樣才能利用股票賺到第一桶金? 說到這些問題,我們都會把頭轉向股票界的第一把交椅,股神巴菲特。 巴菲特是如何選擇公司投資? 他在事前會做的準備有哪些? 巴菲特對於投資是抱著什麼看法? 三原淳雄寫《 巴菲特投資攻略圖解:實踐巴菲特投資法的最佳入門【暢銷10年經典版】 》,用易懂的語言解釋巴菲特的投資哲學,讓你也能一探巴菲特的投資腦世界。 (責任編輯:陳伯安) 「你的是公司,而不是股票。 」這句箴言充分體現了巴菲特的基本投資哲學。 也就是說,股票投資其實形同擁有企業的一部分,所以進行投資時不能不重視企業的內涵與本質。

    • 特徵 1:過高的應收帳款天數
    • 特徵 2:過低的存貨天數
    • 特徵 3:過高的不動產、廠房及設備

    一家公司要創造利潤,最主要的方法就是透過創造營收。為什麼是透過創造營收?第一個原因是因為營收是企業產生利潤的主要來源:企業本業的獲利主要透過「營收—成本—費用」來的,製造假帳如果是透過減少成本或費用來創造利潤,會因為成本率或費用率異常而啟人疑竇。透過創造營收及成本讓帳上產生「合理的正常營業利潤」,最能吸引投資人。 第二個原因是因為收入是判斷企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指標之一:股票價格有很大的一部份是建立在夢想上,這個夢想就是公司會繼續成長,獲利會繼續增加。而營收是否增加?增加多少?是判斷企業是否繼續成長的主要關鍵。 因此主管機關特別規定,上市櫃公司必須在每月十日前在公開資訊觀測站上公告其上個月之合併營收數。所以做假帳如果不透過創造營收的話,還真對不起受騙的投資人。 創造營收的方式通常是先找一批不存在...

    作偽交易的公司在虛增營收之時也會虛增成本。比如前面所舉的偽交易中,甲公司的第一次偽交易會為它創造 120 萬元的營業收入,同時也為它創造出 100 萬元的營業成本。 企業通常不會為了做假帳而去買一大批不需要的存貨進來,所以公司帳上的存貨還是真正可以出售的存貨,以致期末存貨與銷貨成本比起來,期末存貨就會變得很小。如此,將「(期末存貨/銷貨成本)X 365天」所得出來的天數就會比同業低很多。 我們在第三章中有提過,除非是特殊行業或是採豐田式生產的公司,正常公司的存貨不宜超過二個月,但也不能太低,以免造成沒有原料生產或無貨可賣的情況,所以即便是統一超的存貨天數都將近 30 天。 當公司存貨天數不合理的低,例如 5 天、8 天的,通常表示假交易做的太火熱所致。據報載上櫃公司仕欽科技在 2005 年間...

    應收帳款過高除了可能被懷疑做假帳外,也可能被懷疑是否有巨額呆帳費用應承認,會引起查帳會計師及主管機關的注意及嚴查,這對於製造假帳以提高帳上獲利這項偉大志業者而言,是不能接受的。解決的方法主要有三種:將應收帳款轉成「不動產、廠房及設備」、「長期投資」、「現金」及雜項資產。我們先講轉入「不動產、廠房及設備」。 如果一家公司的應收帳款不合理,但應收帳款突然在某一個時點消失不見,而「不動產、廠房及設備」卻大幅增加,有可能是該企業以高於市價方式購入資產(例如設備),迂迴的將過高的應收帳款轉入此科目了。複核的方法是比較營業額相當之同業,其「不動產、廠房及設備」之金額。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大會計師教你從財報數字看懂經營本質》,由 商業週刊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

  2. 2019年6月5日 ·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台灣人薪水低,房價又,很多人有貧窮、無力的感覺;但又有很多學者指出,台灣物價相對低,因此台灣人是富有的。到底台灣人是貧窮還是富有,我們可以用購買力的概念,對這個議題再次分析。(責任編輯:郭家宏) 作者:王明聖(《副業學校》創辦人) 美國 ...

  3. 2016年6月23日 · 這不但是一家老牌公司,還是一家經營了43年、年年獲利,從來沒有虧損過的好公司。. 即使是鎰勝掛牌上櫃14年來,不論環境好壞,每股稅後純益(EPS)都在3以上,二 一 年開始全數配發現金股息,殖利率都高達7至9%水準,堪稱最穩健的高殖利率 ...

  4. 2021年9月13日 · Eric 說,銀行理專主要銷售 3 產品,基金、保險與外幣商品,薪資是底薪加上業績獎金,業績獎金達到業績目標,才會照提撥比發放;以基金為例,手續費打折後平均約 1.5% ,假設客戶 100 萬基金,就會有 1.5 萬的業績,「手續費就是理專業績」。

  5. 2017年7月12日 · 股王大立光股價創新,7月11日收盤價來到5285,外資目標價喊到六千,成為台股萬點指標。很多人好奇,當年200元買到大立光的投資人,現在都在做什麼?

  6. 2015年11月3日 · 方式 1:收購(acquisition). 顧名思義,就是 一家公司收購另一家公司,而且被收購公司成為收購公司的一部分 。. 這在台灣的科技產業很常見,為了擴大市占率或是整合上下游的相關效益 ,常有科技公司收購同業或是其他的零組件來源廠商,或是通路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