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2月14日 · 年終獎金或是紅包這一筆大金額的錢該怎麼好好利用呢從今年波動會比較大的投資趨勢我個人除了持續佈局美股之外也會加重台股部位其一我認為台股指數有持續上攻的機會但如果怕股市震盪太大把單筆金額放入穩定成長的母基金透過股債平衡的資產配置先做為穩固的資金停泊港再透過母子基金法轉申購到成長性強的子基金當子基金達到停利點再贖回到母基金持續壯大母基金本金金額如此循環就能養成一套高效率退休理財規劃! 看好台股持續向上,首選台股平衡型基金. 至於母子基金該怎麼操作呢?如果已經有基金基礎知識的投資人,可以透過基金平台自己操作,優點是跨產品可以比較有彈性,缺點就是要自己盯著報酬率進行轉換, 不知道怎麼挑選組合搭配的人,就交給專業的來吧(笑)

  2. 2022年12月27日 · 分享.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謝東明李盛雯台北報導. 東森集團今27天公布旗下各企業年終獎金最高5個月另外針對特別績優員工將會另外發給獎金預計發出總金額超過3.5億元的紅包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表示除了感謝全體員工的努力也強調沒有一家公司像我們這樣獎金發放將近佔營業淨利13%他也相信重賞之下才有勇夫可以發掘有能力的人才。 東森集團表示,2022年營收預估371億元,預估合併稅前淨利為22億元。 其中東森購物年終5個月最高,東森國際最高可領4個月年終;東森新媒體ETtoday新聞雲最高3個月,東森寵物最高2.5個月,東森自然美含直營SPA店、東森消費聯盟、東森房屋及分眾傳媒最高2個月,ETtoday及東森房屋的年終都是領先同業。

  3. 2022年5月4日 · 2022-05-04. 編輯部. 台塑 台積電 環保. 字級.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弘志/台北報導.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地球公民基金會、環境權保障基金會今 (4)天公布台灣製造業十大碳排企業名單台塑石化排第一台積電也入列。 環保團體表示,2020年製造業前十大碳排企業排碳量,就占了全台灣的百分之38%。 其中,最大排碳源台塑石化,就排放了全國9.7%的溫室氣體,加上同為石化業的台塑、南亞、台化、中油、長春石化,六間石化業排碳大戶就占了全台灣21.8%的排碳量。 除了石化業之外,鋼鐵業的中鋼集團,也有兩間企業上榜,中鋼與中龍鋼鐵共占台灣總碳排的10.8%。 其他兩間企業則是台積電3.5%,台泥1.7%。

  4. 2021年8月12日 · 台塑近期宣布2025年起停止供應一次性民生用品塑膠應該更近一步積極負起減碳的企業社會責任利人又利己天然氣碳排量約燃煤的五六成要全面煤轉氣。 台中2018年到2020年,用煤量減少近1/4,未來中火會全部煤轉氣,雲林這三年用煤量卻幾乎沒有減少。 2025年麥寮電廠3座燃煤機組執照到期,提出天然氣接收站和燃氣電廠,8月20日將環評,這佔三分之一用煤量。 蔡壁如認為,另外的16座燃煤的汽電共生,佔三分之二用煤量、碳排放量,也該一起「煤轉氣」,才不會「抓小放大」。 蔡壁如表示,麥寮天然氣接收站,是三接遷址的輔助方案。 麥寮港天然氣接收站,只供六輕自用,不會進入中油的全國天然氣供應網。

  5. 2023年5月18日 · 露露椅不是台塑生醫實踐循環經濟的唯一案例其實市面上看到的每一罐台塑生醫洗髮精外包裝都已經做到使用100%回收料製成換句話說每年數百公噸的塑膠玩具只要能回收再利用讓生產和消費形成再生不息的循環不僅反應現代消費趨勢更能同時 ...

  6. 2021年11月10日 · 2021-11-10. 編輯部. 台塑生醫 永信社會福利基金會 鴻海. 字級. 分享. 匯流新聞網記者邱璽臣/台北報導. 2021年亞洲美容保養生技保健大展於本月4日在南港展覽館登場現場逾300家國內外知名生技大廠醫療研究機構等參展台塑生醫首推遠距居家智慧運動管理系統服務藉由遠距追蹤評估實現居家健康管理。 另外,永信社會福利基金會募得善款,為弱勢家庭失能者免費到宅沐浴。 台塑生醫i醫健康管理中心整合長庚、鴻海、及Wondercise運動平台等,民眾運用家中電視,即可藉由最新影像辨識科技「遠端生理感測技術」,確實掌握自身健康狀況,智慧制定最適化個人運動處方,並藉由專業團隊的遠距追蹤評估,實現安全有效的居家健康管理。

  7. 2023年1月3日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 陳弘志台北報導. 長榮集團傳出年終獎金發放不公引發長榮航勤員工在元旦連假集體休假罷工引爆民怨最近傳出長榮航勤與桃園航勤還要繼續在農曆春節罷工交通部長王國材今 (3)日向勞資雙方喊話明確指出集團如果有賺錢應該有特別考量」、「資方應該讓員工好過年」,不會讓罷工在農曆春節再度上演。 王國材受訪表示,這幾天他跟桃園航勤、長榮航勤、民航局都有討論,希望勞資協商趕快落幕,否則會影響許多旅客搭機的權益,他期待勞資本於理性溝通,紛爭趕快落幕。 王國材說,至於航勤兩家公司虧損,是因為疫情因素導致航班減少,「我覺得是因為外部因素導致營收減少,但如果集團有賺錢,應該可以有特別的考量,因為他們的薪資不高,如果集團可以協助子公司,讓員工好過年,集團應該協助他們。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