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2月14日 · 來台必訪九份和鼎泰豐之外歐逆們都在哪裡拍照打卡上傳IG身為在地人的你可以怎麼帶香港來的捧由和韓果來的親辜認識台灣呢跟著編輯精選TOP 10大美食吃好吃滿! 地標必去:台北101

  2. 2019年11月1日 · 近期日本旅客來台偏好體驗文化的特色行程除了運用短短三個小時的 ,拜訪香火鼎盛的龍山古廟等地之外,像是親手做珍奶這類充滿樂趣的文化體驗活動,也是日本近期 之後,十足吸引日客的行程。

  3. 2017年12月21日 · 在台灣有一群飲食史研究者不只討論菜系由來更全方位地從產地到餐桌拿著名為歷史的放大鏡探索各種食物的來龍去脈其中一位是中研院臺史所曾品滄副研究員。 邀你一同透過 Q&A 訪談,了解曾品滄如何踏入飲食史世界、艱辛過程與研究發現,這不是一篇會讓人食指大動的部落客食記,但唯有了解自己吃了什麼、食物從哪來,才能吃得長長久久。 人們不太關心放進嘴巴的食物從哪裡來,只在意餐桌上是什麼菜色、口味如何。 但將時序拉長來看,每一種飲食消費方式都改變了整個社會行為、改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 中研院臺史所 曾品滄. 研之有物:多久以前的資料才算歷史? 曾品滄:以前發生過的就叫作歷史,但是歷史會經過篩選、重新詮釋。

    • 疫情過後,超過 5 成新加坡人想出國旅行
    • 新加坡人對台灣美食情有獨鍾
    • 推薦閱讀

    商業與公共政策研究公司 Blcakbox Research、數據平台 Dynata 與翻譯公司 Language Connect ,公布 17 個國家與地區共 1 萬 195 名受訪者針對後疫情時期的旅遊調查。 根據調查, 66% 受訪者認為自己的國家或地區已為恢復旅遊做足了充分準備; 56% 受訪者願意在旅遊限制解除後的一年內旅遊。 這項調查發現,受訪者希望在未來 3 個月到 6 個月內先在自己的國家旅遊。 如以年齡層分析, 25 歲至 40 歲的受訪者最希望出國旅遊,其中約 71% 受訪者可能會在旅遊解除限制後一年內恢復出國旅行。這個結果分別高於 58% 的 41 歲至 55 歲受訪者,以及 49% 的 56 歲至 65 歲受訪者。

    在跨境旅遊部分,新加坡媒體聯合早報引述調查指出,如果解除旅遊禁令,新加坡是印度、印尼、泰國、香港與菲律賓旅客最嚮往旅遊的目的地之一。 另外,這項調查也發現,新加坡本地有 62% 受訪者希望能在未來一年內出國,前往包括台灣、日本、澳洲、馬來西亞與泰國旅遊。 對於這項調查結果,熟悉台灣旅遊市場的新加坡旅遊業者指出,台灣的天然美景與人文氣息長久以來都是新加坡人的最愛,對台灣的美食情有獨鍾。這次的疫情嚴重打擊全球觀光旅遊,希望疫情逐漸受到控制,各國儘速解除旅遊限制,重振觀光產業鏈。

    【台灣國旗被消失】好萊塢為中國 14 億票房「自我審查」,演員只能愛黨、反西藏 西裝白領滑手機,流浪漢異味躺街頭,疫情之下,舊金山政府要如何「清理」城市裡的流浪漢? 【台美關係的小黃金時代】川普是最親台的美國總統,2 年通過至少 5 個友台法案!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 新加坡人未來1年最想去的國家 台灣登最愛之一 〉。首圖來源:pixabay,CC Licensed。)

  4. 2020年6月23日 · 何時開始出現一個名詞,專門指稱台灣這個地方的特有菜餚?. 「台灣菜」(Taiwanese cuisine)這個概念何時誕生?. 雖然在 19 世紀之前的漫長時間中,島上的人群來來去去,在口語交談中或許也曾出現一些詞彙用來指稱台灣的食物,但從文獻的考察看 ...

  5. 2020年9月8日 · 牽亡歌陣是台灣民間一種超渡亡魂的喪葬陣頭只出現在喪葬場景中。 不過這項文化活動是如何進行,演出型態又有什麼特別的? 一起來看作者的解釋。 (選書編輯:徐子捷) 文/吳碧惠. 「牽亡歌陣」不是單純的陣頭! 分解 6 步驟讓你一次看懂. 傳統觀念中認為人有三魂七魄,在死亡、或屍體腐爛時,七魄也隨之飛散,剩下三魂,這三魂的名稱一說為胎光、爽靈、幽精;一說是:生魂、覺魂、靈魂等,這三魂其中一魂會下地府接受審判並輪迴轉世,一魂歸入肉體,會跟著屍體下葬,一魂則會依附在神主牌裡接受親人供奉祭祀(註 1)。 牽亡歌陣的場次安排在協助這第二、三條靈魂去到該去的地方,帶第一條靈魂通過地府陰間路,拔度往生樂土。

  6. 2017年2月8日 · 報橘. 洗腦統治的祖師爺是他──鄭成功消滅荷蘭的殖民文化,卻為原住民帶來更無情的漢文化霸權. Mata Taiwan 2017-02-08.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鄭成功趕走了荷蘭人的殖民,卻同時帶來更強勢的漢人政權,明鄭在台灣的教育、屯墾、政治制度,都使原住民受到更嚴重的文化霸凌。 無法習慣這種新文化霸權的平埔原住民,只能開始逃入深山,以隔絕自己被漢文化迫害。 (責任編輯:蔡沛宇) 1662 年,尼德蘭人投降於鄭氏軍隊。 (來源: Wikimedia Commons / Public Domains ) 文/ Po-Wei Chen (西拉雅族人,研究 17 世紀尼德蘭在福爾摩沙與福爾摩沙民族的歷史、文化、政治、法理等脈絡的自由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