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臺灣文學作家

      Image courtesy of video.trend.org

      圖片: video.trend.org

      • 廖鴻基,臺灣文學作家。 曾從事漁撈,執行鯨豚海上生態調查,規劃及推行賞鯨活動,籌創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任創會董事長,隨遠洋魷釣船遠航,執行繞島計畫,隨貨櫃船航行歐洲航線,執行黑潮101漂流計畫。
      www.wikiwand.com/zh-tw/廖鴻基
  1. 其他人也問了

  2. 廖鴻基 (Liao Hung-Chi),1957年生,台灣 花蓮市 人, 花蓮高中 畢業。 曾經做過水泥公司採購員,也曾經到 印尼 養蝦。 1992年,不顧親友的異樣眼光,成為職業討海人,並且開始寫作。 1996年,提出「花蓮海域鯨豚調查計畫」,受「洄瀾有線電視台」、「自由時報」資助,以及向「晨星出版社」預支版稅,自行籌募計畫經費,組成「台灣尋鯨小組」,以「漁津六號」鏢漁船為工作船,自6月25日至9月5日在台灣東部海域從事鯨類海上調查,調查計畫為期兩個月又十一天,合計三十個工作航次,共記錄了八種鯨豚。 小組裡其他成員包括漁民、影像工作者和文字工作者。 1997年冬,為成立海洋文教基金會,四處奔走籌募基金。

  3. 2022年3月26日 · 起初廖鴻基單純只是想記錄生活,「海上風景漁人故事甲板上翻騰的魚一切都是新鮮陌生的,」想讓更多人讀到海洋記事廖鴻基每回出海口袋總備著幾張紙與筆,「我怕忘記要隨時memo下來哪些是可寫的故事。. 廖鴻基謙稱既非科班出身 ...

  4. 2015, 12 月號2021/08/25 更新. 廖鴻基海洋太遼闊它是一生也寫不完的書。. |錢麗安・攝影|Uliz Hung. 已複製連結. 已複製連結. 他曾是討海人,以民間之力,推動以賞鯨替代捕殺,為台灣海洋教育打開一扇窗;他投身海洋文學創作,為被海洋環繞,卻匱乏的 ...

  5. 2019年12月20日 · 年輕時廖鴻基曾是國營事業的小職員也管過印尼的釣蝦場還曾擔任議員助理但總覺得這些都不是真正能讓自己安身的地方特別在政治圈時人際關係角力和複雜的利害場很快讓廖鴻基感到厭倦每當心煩的時候廖鴻基會一個人在海邊走一晚一整天甚至更久那些鬱悶的情緒會在海浪的拍打聲中慢慢舒緩。 為了逃開陸地上的紛擾,他申請了漁民證,時不時跟著漁船出海。 「遇到不想去的應酬,我就可以藉口說明天要出海得早點休息,而且海上沒有訊號,誰也連絡不到。 35歲時,他認真考慮做一個在海上生活的討海人,總是溫柔接納他所有不愉快的大海,似乎成為他唯一的去處。 「回想起來,是這段流浪和探索的過程,形塑了現在的我,如果少了任何一段,或許就不會把我帶到這裡。 不需要語言,海得用身體理解.

    • 廖鴻基是誰?1
    • 廖鴻基是誰?2
    • 廖鴻基是誰?3
    • 廖鴻基是誰?4
  6. 2019年12月21日 · 有一段時間廖鴻基為了進一步實踐理念當過議員助理參與洄瀾文教基金會編輯本土叢書寫作環保花蓮》,進入民進黨議員辦的花蓮族當編輯認識本土文學作家陳列生命力旺盛活躍的程度和先前坐辦公室大大不同廖鴻基也曾短暫從事政治工作中央社記者吳家昇攝然而政治也許能改變社會但改變不了廖鴻基參與政治久了強烈的禁錮感又勒住了他的手腳或者應該說勒住了他的鰭。 於是,這個小公務員準備出海了,他不曉得海裡有什麼、漂流會發生什麼事,但他決心成為一個真正的討海人。 生命再轉彎 從陸地奔向大海. 35歲那年,廖鴻基不顧親友反對,申請到船員證後跳上船,從此當個真正的討海人,不願再被陸地上的事物羈絆。

  7. 2022年3月10日 · 廖鴻基謙稱既非科班出身更不是文藝青年,「我和寫作唯一的連結可能只有學生時代的作文課吧自己也相當缺乏文學知識,」最初執筆廖鴻基亦不清楚散文與小說的分野,「之所以投稿散文只是因為字數剛好達標。 」單純以自己說故事的方式寫下海上生活經驗廖鴻基從 《討海人》 、 《鯨生鯨世》 、 《漂流監獄》 、 《來自深海》 等散文作品,到如今出版第一本長篇小說 《最後的海上獵人》 ——以存放心底多年的「鏢魚」作為故事主線。 「鏢魚是在我心裡放了二十多年的畫面,」五年討海生涯中,廖鴻基曾參與鏢魚相關作業,因產業與環境變遷,這項技術經驗並重的差事正逐漸失傳,在此之前,廖鴻基以文字記錄他所珍視的古老技藝。 「小說規模比較大、寫起來更過癮,但也必須突破。

  8. www.wikiwand.com › zh-tw › 廖鴻基廖鴻基 - Wikiwand

    廖鴻基 (1957年11月11日 — ), 臺灣 文學作家。 曾從事漁撈,執行鯨豚海上生態調查,規劃及推行賞鯨活動,籌創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任創會董事長,隨遠洋魷釣船遠航,執行繞島計畫,隨貨櫃船航行歐洲航線,執行黑潮101漂流計畫。 美國休士頓台灣文物學會 (THSH)講座, 香港浸會大學 「國際作家工作坊」訪校作家,海洋生物博物館駐館作家, 國立東華大學 駐校作家, 靜宜大學 訪校作家、「夏日作家書房」展示及講座, 海洋大學 駐校作家,新加坡文學論壇「 文學四月天 」主講作家, 國立東華大學 兼任授課教師,美東南區中華學人協會第四十屆年會暨21世紀智慧城市—科技與城市創新國際論壇及亞特蘭大華僑文教中心講座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