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1年5月6日 · 為了培育中國半導體產業北京政府上海政府武漢政府成都政府廣州政府莫不掏腰包支持中芯的發展無奈中芯營運不見起色大股東拍板決定張汝京為中國半導體產業扎根蓋廠的階段性任務已經完成

  2. 2012年6月20日 · 十二月初中芯國際集成電路總經理張汝京從上海返台出席全球半導體產業策略研討會。 他一現身,在場記者蜂擁而上,鎂光燈閃動如驟雨落下。 「阿扁不過如此,」有人當場打趣。 張汝京顯然並不習慣起初不多話還要求不拍照不過他的企圖心很快超越一切溢於言表:「我知道我們要與台灣的頂尖公司競爭,」張汝京在隨後的專題報告中明確指出。 首先赴大陸設廠,張汝京的行動不啻使半導體╱大陸的議題白熱化。 企業私下評估大陸投資早是公開的祕密,「他卻是指出國王新衣的那個小孩,」一位業界人士貼切形容。 以世界為戰場. 對張汝京自己,則像是失手掉槍的將軍,整軍重返戰場。 前年底,世大剛剛轉虧為盈,當時被收購的傳聞甚囂塵上,「這是收割的時候,」他對媒體澄清,語氣中難掩三年有成的欣慰。

  3. 2019年12月10日 · 半導體人才流向大陸的歷史可追溯至2000年其中張汝京在台灣創建的半導體廠商被台積電收購後帶領數百名部下前往大陸在上海成立了中芯國際積體電路製造簡稱中芯國際SMIC)。中芯國際如今在半導體代工領域排在世界第5位在中國是最大

  4. 2012年6月20日 · 瀏覽數:28406. 半導體界最近的焦點話題莫過於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與聯電董事長曹興誠再度意見交鋒。 交鋒的重點,在晶圓廠該不該赴大陸? 對岸一連串動作是導火線。 繼宏仁集團董事長王文洋主導的宏力半導體與前世大總經理張汝京掌舵的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在上海動工後北京隨後又有兩家晶圓廠要破土。 大陸直接挑戰的,正是台灣半導體的骨幹——晶圓代工。 一九九九年的數字,台灣半導體業產值是四千兩百億台幣,佔國民生產毛額二十分之一。 其中製造業佔了一半,晶圓代工則佔三分之一。 二 年,這個比重更高。 面對大陸動作頻頻,想在半導體上急起直追,台灣的下一步又該怎麼走? 短期內,台灣在半導體業有先佔優勢,大陸很難趕上。 去年,台灣的晶圓產出僅次於美、日,設備投資成長率更居世界第一。 台灣有先佔優勢.

  5. 2022年3月25日 · 經濟日報. 發布時間:2022-03-25. 瀏覽數:2041. 大陸力拚晶片供貨能達成自給自足的目標根據去年11月發布一份半官方報告預測到2023年的半導體人才缺口達到200,000大約是整個行業總就業人數的四分之一中芯國際創辦人張汝京去年演講時表示大陸半導體發展的最大挑戰不是缺乏資金或政策支持而是缺乏經驗豐富的人才。 為緩解人才荒,大陸在境內各地廣設半導體工程學校,另外,上海市在內的地方政府提供慷慨誘因,吸引半導體人才到當地工作。 在太平洋彼岸,拜登政府也努力提振國內晶片產量,因此創造出新的人力需求。 美國智庫CSET分析師William Hunt說,美國很難找到具晶圓代工廠經驗的人才,求才範圍有必要擴大到台灣和南韓。

  6. 2023年7月11日 · 台積電2000年併購世大半導體後世大總經理張汝京出走台灣在上海創立中芯國際立刻邀請曾合作過的朋億和住友協助建廠。 「當時想說中芯可能蓋一兩個廠而已沒想到後來在上海北京天津成都武漢深圳都有建廠大多數化學品供應系統都是我們幫它建的,」馬蔚指出由於當時中國半導體產業鏈並不成熟朋億趁機取得住友授權開始跨足設備生產在上海成立子公司冠禮控制科技生產住友的設備直接供應給中國客戶。 廣告. 直到現在,朋億接下聯電、美光、勞斯萊斯在新加坡的生意,也是採用住友設計、朋億製造安裝的模式。 打出口碑的朋億持續在兩岸、新加坡三大市場攻城掠地,像是聯電、旺宏、穩懋等半導體業者,以及友達、華星光電面板廠,都成為長期合作的客戶,一筆筆實績也成了替朋億爭取訂單最有力的背書。

  7. 2010年1月27日 · 去年十一月十一日台積電與中芯達成訴訟和解號稱中國半導體之父的張汝京黯然離職中芯主動邀請台積電入股一 %。 「中芯持續虧損九年對岸的股東幾乎都想夾道歡迎台積電,」一位資深法務長評論。 產業大咖動作頻頻. 十二月九日,一向專注本業的台積電再度出招。 花不到台積電去年資本支出的十分之一,持股台灣太陽能龍頭茂迪二 %。 引得台灣太陽能小廠心驚膽顫,航空母艦來跟小漁船搶魚。 三天後,鴻海集團旗下群創發動突襲,以低於友達三成以上的價格併購奇美電,三合一的新奇美已拿下新力五百萬片面板大單、囊括近半三星LED TV訂單。 已在全球最大電視單一市場中國扎根通路的鴻海,將擁有產能優勢的奇美娶進門,締下一門策略互補的婚事。 年底,台灣產業的「大咖」們動作頻頻,看得大家眼花撩亂。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