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目次. 序言.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木油桐, 木油樹 ( 學名 : Vernicia montana ),為 大戟科 油桐屬 下的一個種。 俗名千年桐油桐廣東油桐皺桐龜背桐。 生於海拔1300米以下的疏林中。 分布於中國、台灣、越南、泰國、緬甸。 中國分布於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等省區。 參考資料 [ 編輯] 木油桐 Vernicia montana Lour.. 中國植物物種信息資料庫. [2013-01-15]. 外部連結 [ 編輯] 木油桐 Muyoutong ( 頁面存檔備份 ,存於 網際網路檔案館 ) 藥用植物圖像資料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中文)(英文) 分類 : . 油桐屬. 1790年描述的植物.

  2. 學名: Vernicia montana. 英名: Mu Oil Tree、Wood Oil Tree. 日名: カントンアブラギリ. 別名: 油桐、千年桐、廣東油桐、皺桐. 簡介. 油桐屬落葉喬木,雌雄異株,有時雌雄同株異花序,樹高可達20m,原產中國華南各省及中南半島。 葉寬卵形,長8~20cm,寬6~20cm,全緣或2~5裂呈掌狀。 掌狀脈5條,葉柄頂端有一對杯狀腺體。 聚繖花序自當年生已發葉的枝條上伸出,花瓣白色或基部帶紫紅色,花徑4~5cm,花瓣5枚。 雄花有雄蕊8~10枚,雌花有花柱3枚。 核果球狀,直徑3~5cm,有3條縱棱,棱之間有網狀皺紋,果實裡面有種子3顆。 盛花期3~5月,7~9月能少量開花,結果期5~10月。 栽培. 適合全日照且濕潤的山林環境,乾燥地生長不良。

  3. kplant.biodiv.tw木油桐木油桐木油桐

    果實為核果,卵形至扁球形,長約 5~7 公分,徑約 4~6 公分,具三條稜狀突起,稜線間有多數的橫向皺紋;種子 3~4 枚,闊卵形,長 2~2.5 公分,徑 2 公分像似無腳的褐色金龜子背上有花紋種子可榨油稱為桐油。. ‧ 特性:. 木油桐 為大戟科油桐屬落葉性 ...

    • 概觀
    • 基本介紹
    • 形態特徵
    • 生長環境
    • 分布範圍
    • 栽培技術
    • 病蟲防治
    • 主要價值

    木油桐(學名:Vcmicia Montana Lour. )是大戟科,油桐屬落葉喬木,高可達20m。枝條無毛,散生突起皮孔;葉闊卵形,頂端短尖至漸尖,基部心形至截木油桐平;花序生於當年生已發葉的枝條上,雌雄異株或有時同株異序,花瓣白色或基部紫紅色且有紫紅色脈紋,倒卵形;核果卵球狀,有縱棱,種子扁球狀,種皮厚,有疣突。花期4-5月。

    木油桐原產中國北熱帶至中亞熱帶南部,喜歡暖濕潤氣候,適生於土層深厚、肥沃、濕潤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上。木油桐主要是油料樹,因其樹形優美,又可作為風景樹。

    •中文名:木油桐

    •學名:Vernicia montana Lour.

    •別稱:千年桐、皺桐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落葉喬木,高達20m。枝條無毛,散生突起皮孔。

    葉闊卵形,長8-20cm,寬6-18cm,頂端短尖至漸尖,基部心形至截平,全緣或2-5裂。裂缺常有杯狀腺體,兩面初被短柔毛,成長葉僅下面基部沿脈被短柔毛,掌狀脈5條;葉柄長7-17cm,無毛,頂端有2枚具柄的杯狀腺體。

    花序生於當年生已發葉的枝條上,雌雄異株或有時同株異序;花萼無毛,長約1cm,2-3裂;花瓣白色或基部紫紅色且有紫紅色脈紋,倒卵形,長2-3cm,基部爪狀,雄花:雄蕊8-10枚,外輪離生,內輪花絲下半部合生,花絲被毛;雌花;子房密被棕褐色柔毛,3室,花柱3枚,2深裂。

    核果卵球狀,直徑3-5cm,具3條縱棱,棱間有粗疏網狀皺紋,有種子3顆,種子扁球狀,種皮厚,有疣突。花期4-5月。

    木油桐是喜光植物,幼樹耐陰。生長適溫20-30℃,年降雨量750-2200mm,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庇蔭,喜生於向陽避風、排水良好的緩坡。對霜凍有一定抗性,適生於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上。在過酸、過鹼、過黏,乾燥瘠薄、排水不良的地方,均不宜栽植。生長速度快,耐熱、不耐寒。

    木油桐原產中國北熱帶至中亞熱帶南部。垂直分布多見於海拔400-1000m以下的江邊、河谷及丘陵地區,在滇東南金平縣海拔1000-1800m,黔東南榕江縣海拔1100m的山地和廣西樂業縣發現有野生木油桐分布。主要栽培區的廣西、廣東、福建,以及江西南部,湖南南部、浙江南部等地,一般栽培于海拔200m左右的低丘或100m左右的台地,多為村旁、道邊零星種植。廣西全區有分布,以桂南天然分布和人工種植較多。阿根廷、巴拉圭和巴西亦有種植。

    採種與種子處理

    採種應選擇優良種源的健壯的結果樹。木油桐種子一般在10月中下旬陸續成熟,南緣產區稍早,北緣產區稍遲。種子成熟後果皮呈黃色,可採收。用作種子的果實,應直接自桐樹上採摘。桐果採回後,堆置於陰涼通風處,蓋上稻草,並灑適量水進行堆漚,促使果皮變軟而利於剝出種子。木油桐種子不能暴曬,否則易喪失發芽力。桐籽脫殼後,置通風處適當晾乾即可。木油桐種子是大粒種子,每千克300-500粒。不宜長期貯藏,生產上一般是秋季採種,翌年春天育苗。保持種子含水率5%-8%,常溫袋藏、混沙貯藏或冷庫貯藏均可。

    育苗

    木油桐以培育嫁接苗為主,砧木用本砧。苗圃地以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灌溉方便、土層深厚的微酸性土(p小時值5.5-6.5)為好。播種溝寬15cm,深12cm,溝距45cm。每667㎡施腐熟餅肥100kg、過磷酸鈣25kg、草木灰400-500kg作為基肥。2月下旬至3月下旬播種。播種前,種子用冷水浸泡24-48小時,讓其充分吸水,並除去浮在水面的種子,選取沉於水中的種子用於播種。點播,種粒之間相距20-30cm。種子橫臥在泥土上,覆土厚3-5cm。用種量30-40/㎡,種子發芽率約80%。幼苗出土後15天,及時進行鬆土、除草與追肥。當苗高1m左右時,應摘頂,抑制苗木高生長,促進粗生長。砧木地徑粗以2cm為宜,最小不應小於1.5cm。砧木的苗齡,以半年到1年生為好,2年以上的苗不宜作砧木。優良接穗的標準是枝條年齡在1年生以內,且充分木質化;徑粗2cm左右,不大於3.5cm,不少於1.5cm;芽眼飽滿,可利用的腋芽數量多。芽接是木油桐嫁接的主要方法,嫁接適宜時間以春秋兩季為好,此時期樹體的形成層細胞活動旺盛,嫁接易成活。嫁接後至出圃前,每月中耕除草、施肥1次,經常除萌,才能保證培育出符合規格的嫁接苗。

    種植

    木油桐造林整地質量是造林成敗的關鍵技術措施之一,有全墾整地、梯級整地、塊狀整地等幾種方法,造林整地方法選取要有利於幼樹生長,有利於防止嚴重水土流失,同時又要便於經營。生荒地、雜灌地通常採用全墾整地,細緻整地能促進幼樹生長。熟地或農作物的輪歇地上栽種木油桐,可先進行塊狀整地,造林後再結合對幼林撫育進行全墾。木油桐無性系造林密度為6mx8m。造林必須在樹苗萌動前,一般在立春至驚蟄之間進行。

    木油桐病害主要有油桐炭疽病、油桐黑斑病、油桐枯枝病等,蟲害主要有油桐尺蛾、大綿蚧等,其中以油桐炭疽病、油桐尺蛾較為普遍且危害較重。

    油桐炭疽病主要危害木油桐的葉、果,引起早期落葉和落果。開始發病時間廣西為3月下旬。一般是氣溫達18-20℃,相對濕度在70%以上開始發病,7-9月當氣溫在28℃以上,相對濕度80%以上時,病害出現高峰期。油桐炭疽病的防治,應以營林措施為主,結合藥物防治,一是與其他樹種混交造林,避免營造大面積純林;二是在冬末或春初,將桐林中的病葉、落果集中燒毀,減少侵染源;三是在發病初期的雨後或早霧未乾時,撒施草木灰和石灰混合物(草木灰:石灰為3:2或2:2)。也可用抗菌劑1000倍液、70%托布津400-600倍液或炭疽福鎂500倍液噴霧。

    經濟

    桐油具有一系列特殊性能,是最佳幹性油之一,在工業上有廣泛的用途。木油桐是優良的生物能源樹種,可將桐油加工成生物柴油,具有較好的開發利用前景。果皮可提取桐鹼和碳酸鉀。

    觀賞

    木油桐樹體高大,葉片寬闊,根系發達,是優良水土保持樹種;桐花潔白,春季滿樹白花,秋季果實纍纍,也是優良風景園林和道路綠化樹種。

  4. 目录. 序言. 参考资料. 外部連結. 木油桐, 木油樹 ( 学名 : Vernicia montana ),为 大戟科 油桐属 下的一个种。 俗名:千年桐、油桐、广东油桐、皱桐、龟背桐。 生于海拔1300米以下的疏林中。 分布于中国、台湾、越南、泰国、缅甸。 中国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省区。 参考资料. 木油桐 Vernicia montana Lour.. 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 [2013-01-15]. 外部連結. 木油桐 Muyoutong (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 互联网档案馆 ) 藥用植物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中文)(英文) 分类 : . 油桐属. 1790年描述的植物.

  5. 木油桐(Vernicia montana Lour.)是 大戟科 油桐属 的 落叶乔木 植物。 树干高大;叶宽卵形,先端短尖或渐尖;花序生于当年生已发叶的枝条上,雌雄异株或同株异序,萼无毛;核果卵球状,有纵棱;种子扁球状,种皮厚,有疣突。 花期3~5月,果期8~9月。 [6] 木油桐分布在中国浙江、江西、福建、云南等地,越南、泰国、缅甸也有分布。 [7] 木油桐植物喜光、不耐阴、喜暖热多雨气候、不耐寒、抗病性强、生长快。 [8] 木油桐的繁殖方式一般是种子和嫁接繁殖。 [9] 木油桐的根、叶、花、果实、种子都可入药,根味辛,性寒,有小毒;可以消食利尿,化痰杀虫;其花清热解毒可治烧烫伤,新生儿湿疹;果实有毒可治疥癣,烫伤,脓疮;种子有大毒可以催吐,消肿毒,利二便。

  6. 油桐 ( 學名 : Vernicia fordii )是 大戟科 中的一種 落葉樹 (英語: deciduous tree ),原產地為 中國大陸 南方 、 緬甸 、 越南 北部。 亦有很多俗名,如「油桐樹」、「桐油樹」、「桐子樹」、「光桐」 [註 1] 、「三年桐」、「罌子桐」、「中國油樹」等等 [4] [5] [6] ,而油桐才是此物種正式的名稱。 由於油桐可以生產珍貴的 桐油 ,因此油桐顯得很貴重。 油桐是靠樹上產生的種子而繁殖後代的。 直到後來,油桐傳入了 阿根廷 、 巴拉圭 和 美國 ,以繼續加以培植。 油桐最高可達9公尺(30英尺),油桐葉一般有15—25公分(5.9—9.8英寸)長和闊,各部分均含有劇毒性,而其中以油桐種子的毒性最強,人類只要吃下一顆油桐種子就可以致命。

  1. 相關搜尋

    桐油樹油桐樹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