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Image courtesy of timetoast.com

      圖片: timetoast.com

      • 這個病毒已經在中國感染超過2萬人,使得中國部分省市封城,亦有國家關閉與中國的邊境。 但至今,這個病毒仍然沒有一個正式的名字。 在華語世界,很多人會把其稱作武漢肺炎,因為這個病毒最先出現在武漢,當時許多人出現肺炎症狀,但引發起會否令武漢人遭受歧視的疑慮。 大多數英語媒體會稱其為新型冠狀病毒(novel coronavirus),但事實上冠狀病毒本身是其中一類型的病毒。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0年3月20日 · 英國倫敦政經學院媒體傳播博士台灣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羅世宏分析部分台灣民眾堅持稱武漢肺炎是抗中保台的淺意識在發酵另外一部分則是認為只有稱武漢肺炎才能紀念武漢人民的犧牲以及凸顯中國防疫過程出現的人道危機他認為這樣的說法雖然沒錯但是用污名化當代價太大會有很大的副作用。...

  3. 2020年2月12日 · 1月15日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 疾病管制署將其稱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 Severe Pneumonia with Novel Pathogens ) [55],並定義俗稱為武漢肺炎」 [9]。

  4. COVID-19又稱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短短 3個月襲捲全球 逾百個國家, 一隻全新的病毒和新興疾病在世人眼中形成,面對新的考驗,不僅各國衛生政策、防疫措施要快速應變,新的病毒壓迫下,也給科學推進新的刺激。 為什麼沒有症狀也會傳染? 為什麼同一個疾病有多個名字? 天熱究竟會不會成為病毒消失的關鍵? WHO為什麼這麼遲才發布「全球大流行」? 英國提出「群體免疫說」有沒有道理? 緊急傳染病爆發期間為何不要自行就醫? COVID-19開啟了許多公衛與病毒的新認知。

  5. 2020年4月13日 · 最初,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 爆發期間該病毒或疾病通常被稱為冠狀病毒武漢冠狀病毒」, [1] [2] [3] 有時也稱為武漢肺炎」。 [4] [5] 2020年1月, 世界衛生組織 暫且命名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和「2019新型冠狀病毒急性呼吸疾病」。 [6] [7] 它是根據該組織2015年的指南 [8] ,將他們作為病毒和疾病的臨時名稱。 該指南禁止使用地理位置(如武漢)、動物物種或人群作為疾病或病毒的名稱,其中部分原因是為了防止 社會污名 。 [9] [10] 同年2月11日,世衛組織發布了官方名稱COVID-19(2019冠狀病毒病)和SARS-CoV-2。

  6. 2020年2月14日 · WHO日前宣布為了避免某些地區被汙名化因此將武漢肺炎正名為COVID-19」,意思是2019年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疾病正當媒體開始配合WHO將它改稱為新冠肺炎衛福部卻以怕民眾聽不懂或分不清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的區別決定一律仍簡稱武漢肺炎」,而媒體提問說世界衛生組織稱武漢肺炎此名稱恐害特定區域汙名化」,衛福部長陳時中竟說,「那叫做中國肺炎不是更糟糕? 」令人傻眼。 這種對於汙名化一個地區毫不介意的心態毫不可取,過去日本腦炎的命名有歷史背景,但犯過的錯不應再犯。 症狀不只肺炎 WHO命名用disease.

  7. 2020年2月11日 · 「我們必須找到一個名字是不特定指向某一個地理位置、任何一種動物、任何人類個體或群體,而且還要在發音上容易,並且要與這種疾病有聯繫的名字,」世衛總幹事說。 「有這樣一個名字是有意義的,它能避免外界使用其他可能表述不準確或者帶有污名化的名字。 它也能幫我們設立一個標凖命名模式,在日後任何冠狀病毒爆發時有所依據。 李文亮事件後續:更多「吹哨人」遭中國當局打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