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9月21日 · 童年是塑造人格的重要時期,如何好好教導孩子,讓他們能夠成長為一個健康、快樂的人? 可以參考由哈佛醫學博士Daniel J. Siegel提出,有助於小孩大腦發育的8件事。

  2. 2016年5月31日 · BO 導讀:. 1980 年出生的陳潔皓,童年經歷許多創傷,後來他以「陳三郎」之名,參與多場社會運動。. 他撰寫「不再沉默」這本書,紀錄自己過去,希望告訴所有童年曾遭創傷的倖存者,只要勇敢去追尋,就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 回憶:苦難的開始 ...

  3. 2018年5月28日 · 生活中或工作上,身邊總有很多「挑刺狂魔」,不管你怎麼做總被他們嫌得體無完膚。. 其實了解這類人的心理狀態,你會發現有些狀態根本與你無關,你無須必苛責自己。. 先看看身邊朋友是不是經常這樣對你。. (責任編輯:黃彩玲). 文/科普心理學家 海苔熊 ...

  4. 2019年6月14日 · 「因為童年時不被父母疼愛,我現在才這麼沒自信。」「因為我個性內向不善交友,所以到現在一直沒談戀愛。」我們經常以「因果論」來解釋自己現在不幸的狀況:因為過去有這樣的心理創傷,或因為某個先天的特質,導致現在我們有悲慘的人生。

  5. 2018年1月29日 · 1. GIVING INTO EVERYTHING. 給予所有. 被寵壞的人永遠不懂界限為何物。 父母親與朋友總是迎合他們所有的想法,這些孩子一鬧彆扭,就會得到他們想要的。 成年後,他們的脾氣變得更暴烈與不穩定,舊有的行為模式- 「只要我喜歡,我就可以得到」 。 由於他們習慣使用這種手段獲得他們所想要的東西,只要有任何人不順從他們的要求,便會被他們折磨。 被寵壞的人有時瀕臨心理疾病的困擾,因為他們無法看清妄想的慾望與現實的差異。 (譯註:他們覺得所有人都該滿足他們,即使是自己的幻想也是,因此看不清現實的限制。 親愛的,雖然你無法將時光倒流回他們的童年,但你可以設置一個自己的底線。 「不」這個詞必定會激怒他們,但你一定要持之以恆的幫助他們意識到自身行為是很重要的(對他們的心理健康也很是)。

  6. 2021年9月15日 · 27歲的主角妙子,如同大部分的上班族,在生活節奏緊湊的東京踏實地生活著,工作雖繁忙卻也帶來充實感。 然而b日子快速地轉呀轉的,有時也會不禁想:「這真的是我真正想要的生活嗎? 從小就嚮往著鄉村生活的妙子,有天興起了想體驗悠閒生活步調的念頭,於是向公司請了十天的假,到姊姊嫁去的小城鎮裡幫忙採摘染布料用的紅花、展開愜意悠閒的假期。 「你的過去對你來說還真是個沉重的包袱呢。 出發前一晚,妙子一面收拾著行李,一面和姊姊回憶著彷彿才相隔不久的童年往事,聊起那些有些好笑又好氣的兒時記憶,姊姊在電話那頭悠悠地和妙子這麼說。 有時候也未必真的發生了什麼事,過去的回憶卻在心底某處不顯眼的角落,老早就被深深地雋刻了下來似地,某些時刻就這麼提醒著我們:「這些事都發生過。 圖片來源: 《兒時的點點滴滴》

  7. 2019年7月29日 · 覺察內心冒出來的想法. 一位女性在結束二十年的婚姻和一場煎熬的離婚官司後,終於準備好再度展開新戀情,她在網路上認識一位看起來很不錯的對象,兩個人約在一間酒吧見面,她對於第一次約會非常期待,但就在見面十分鐘後,對方告訴她:「我覺得我們並不適合」,然後就離開了。 這位女性非常難過,於是她打給一位朋友訴苦,電話中朋友說:「不然呢? 妳的身材這麼差、又一點都不有趣,妳覺得怎麼有人會喜歡像妳這麼糟糕的人? 這是美國心理治療師居伊‧溫克博士(Guy Winch)在一場演講中提到的個案例子,當我聽到這裡時,心裡覺得很非常驚訝:這位朋友怎麼這麼糟糕、說出這麼慘忍的話? 溫克博士繼續在演講中說:其實,這些話不是朋友說的,而是這位女性對自己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