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聯合報最初由民族報發行人 王惕吾 邀請經濟時報發行人 范鶴言 、《全民日報發行人 林頂立 共同合作推出民族報全民日報經濟時報聯合版》,創刊於1951年9月16日總社設於 臺北市 西寧南路33號創刊首日發行12248份。 [來源請求] 1953年9月16日,《民族報全民日報經濟時報聯合版易名為民族報全民日報經濟時報聯合報》;1957年6月20日又更名為聯合報沿用至今。 1958年2月,《聯合報》總社搬遷至臺北市延平南路83號。 1959年8月,《聯合報》總社搬遷至臺北市 康定路 26號的新大樓。

  3. 總主筆. 總編輯. 工會. 1988年3月27日台北市聯合報股份有限公司 產業工會 正式成立。 [11] 1996年2月10日,訂定勞資雙方團體協約。 [12] 報紙版面. 《聯合報》目前有五個區塊 [13] ,分別為: A疊:要聞、焦點、話題、生活、文化、社會、兩岸、國際、財經要聞、財經話題、民意論壇.

  4. 聯合報系 ( 英語 譯名: United Daily News Group )(通稱 UDNG 、 聯合報系媒體集團 、 聯合媒體集團 ) 臺灣 一個 中文報業集團 ,以1951年9月16日創刊聯合報 》為核心事業發展而成,由《民族報》負責人 王惕吾 、《經濟時報》負責人 范鶴言 、《全民日報》負責人 林頂立 等人共同創辦,目前共發行五份 報紙 ,並擁有多家關係事業。 聯合報王惕吾家族 家族企業 。 [1] 歷史 [ 編輯] 時間軸 [ 編輯] 1952年9月16日,由王惕吾、范鶴言、林頂立等人,於台北市西寧南路創辦《民族報、全民日報、經濟時報聯合版》(為聯合報的前身)。 第二份報紙《 經濟日報 》在1967年4月20日創刊。

  5. 媒體轉型、永續經營是聯合報系共同努力目標。在數位及數據驅動下,我們提供新聞、資訊、分享與體驗全方位服務。2012年5月1日創立,承襲聯合報系最專業醫藥新聞內容傳統,由新聞部元氣中心、聯合新聞網元氣網及健康事業部共同組成。

  6. 雖為民營媒體 王惕吾 發行人是國民黨中常委因此常被認為是中國國民黨的御用報紙黨報。 在李登輝執政期間,聯合報以反李立場塑造“在野”形象,反對淡化兩岸關聯,所以立場較接近其他泛藍政黨如 新黨 和 親民黨 ,而非泛綠的 民進黨 。 2000年民進黨執政、李登輝脫離國民黨後,《聯合報》對民進黨政府全力批判,評論走向 深藍 立場更加深明;聯合報在政黨輪替前就常評民進黨、政黨輪替後就失去大量泛綠之市場。 對於大陸,聯合報支持西進政策,樂見在馬英九進行的“兩岸和解”合作。 對於中國大陸的經濟起飛,聯合報亦持較為“樂觀”和“讚許”。 副刊.

  7. 自由中國發行人雷震涉嫌叛亂被捕,《聯合報作為民營第一大報隨即發表三篇社論指出當局不應箝制言論興文字獄」,雖引發時任總統蔣中正不悅軍方發起退報運動本報仍貫徹正派辦報初衷守護自由監督權威桃園中壢爆發縣市長選舉塗抹選票糾紛選民群情激憤當局要求各報淡化處理」,聯合報仍以三版全版詳實報導紀錄事件真相。 創辦人王惕吾當時已作好覺悟等待傳喚,直到確定當局未再追究,才安心下班。 1992. 1997. 2001. 走過退報 撐起新聞自由. 58篇社論 修憲不可毀憲. 新聞獨立 拒總統要求. 時任總統李登輝不滿《聯合報》刊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環「反對台獨」的談話,認為本報「向中國傾斜」,號召全社會一起退報。

  8. 1951年9月16日民族報全民日報經濟時報三報成立聯合版」,這是聯合報的前身當時發行量只有12000份到了1986年聯合報發行量突破150萬份成為當年台灣發行量最大的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