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7日 · 能從洞穴一窺峽谷美景的九曲洞被土石堆疊掩埋可以一睹多樣植物與岩石褶皺的砂卡礑步道發生山崩面目全非從燕子口能夠看見峭壁溪谷形成的一線天景色如今步道也殘破不堪史蹟保存區的錐麓古道更是柔腸寸斷被土石覆蓋小錐 ...

  2. 4日上午共有6支特搜隊200人在公路局太魯閣工務段集結準備進入中橫山區要在中午將九曲洞隧道內受困的29名天祥晶英飯店員工救出目前無人機也拍攝到了民眾現場的狀況另外還有將布洛灣16名攀登錐麓古道的遊客平安接送下山而隨著台8線道路

  3. 2024年4月3日 · 花蓮縣長 徐榛蔚:「土石的崩落所以有3位在錐麓古道這個受到我們山崩的部分也目前已經OHCA。 」 這起強震光在蘇花路廊就帶走多條性命包含台9線台8線台11線坍方災況都很慘重不少民眾也因此受困像是在太魯閣包括園區遊客在內有近千人還無法下山而受困在匯德隧道北端的40位遊客公所派車接駁沿途更看見地面有長長裂縫。 公視記者 溫嘉楷:「 (遊客)他們並不是願意離開,因為他們在考慮,自己的車困在隧道內,想說等路通了之後可以接,但是警方最後是考量他們的安全,以強制力希望他們能夠上車,現在目前全員都在撤退中。 」 「強制他們上車,移送到安全的地方收容。 」 員警不停勸說,因為有10幾人一度不想離開,只見對方不配合,警方最後動用公權力,把人撤離到安全區域。 收藏: 分享:

  4. 這是一條橫貫中央山脈的百年古道從花蓮玉里直通南投的東埔它就是八通關越嶺古道。 客家人大量來到後山,是光緒元年隨著吳光亮「開山撫番」而來的粵軍,他所率領的飛虎軍,全是從廣東招募來的客家子弟。 吳光亮(1833-1898),字霽軒,廣東英德縣人,原任福建福寧鎮總兵,同治十三年,經臺灣鎮總兵張其光推薦,由沈葆楨奏調來臺,其所率粵勇千名,稱「飛虎軍」左翼、右翼兩營。 光緒元年(1875),吳光亮率粵勇二千人,負責中路「開山撫番」的任務。 吳光亮領兵開闢台灣第一條中部橫貫道路,由林圮埔(竹山)開山東進,經大坪頂、鳳凰、牛轀轆(原隸鹿谷1955年改隸水里現稱永興村)、茅埔、楠仔腳萬、東埔社心、八通關、大水窟、以迄璞石閣(玉里),在同年11月完工。

  5. 為了維護臺三線上沿途的樟之細路古道客委會繼去年與新竹縣政府及民間團體合作修復關西鎮的渡南古道之後今年也與桃園市客家事務局合作選定龍潭區的挑擔古道林埤古道伙房崎古道打牛崎古道及小粗坑古道5條古道要進行修復工程預計9月完工希望重現早期桃園客庄生活記憶及山林史跡。 眾人上香,象徵浪漫臺三線計畫「樟之細路」龍潭段修復工程正式動工,在地居民與地方人士都相當期待,希望未來可以重現當年,挑擔古道人文歷史。 當地居民 鍾先生:「當然啊! (修復)最好的啊! 這外地人來,這假日你知道嗎? 很多人下去(走)。 龍潭文史工作者 徐榮俊:「這用老的方式,將這舊的東西整修回去,的確不會這樣崎嶇不平,這主要大家走起來安全,是我們最(在意)主要的地方。

  6. 2022年11月17日 · A. 【 劉宜頻 蔡奕輝 桃園.新北 】 2022-11-17. 在國外有許多步道都會以步道護照的方式設立集章處吸引健行者駐足停留由客委會推動的國家級綠道樟之細路」,今年也推出樟之細路古道護照以22條古道特色設計出22款特色印章而因應護照推出後獲得熱烈響應客委會目前又追加了2500本。 拿著辛苦獲得的古道徽章開心合影,客委會今年推出樟之細路古道護照,讓山友健行時,也能享受集章樂趣,日前位於龍潭的小粗坑古道工作站,也受理首對,完成集章任務的夫妻。 龍潭小粗坑古道工作站站長 曾新蔘:「11月14日那天早上的時候,有人來到這裡蓋章,他說現在我在這裡蓋章蓋好囉,我就要來你這邊領勳章,勳章在哪邊,我請他等一下,我叫工作人員拿出來給他。

  7. 日治時期為了通報族群民情的電信線設施由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設立的森林三角點基石這些都是古道留下的歷史遺跡高雄市客委會表示未來會找出聚落與道路的故事讓更多人看見右堆客庄的文化深度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