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0月6日 · 台灣第一家砷化鎵元件製造廠漢威光電日前決定切出 4 吋廠獨立引資或出售據了解陽明交通大學終身講座教授張翼新創立的易達通科技等都有興趣其中又以易達通最受矚目

  2. 2023年12月5日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材料與工程學系吳欣潔教授投入熱電材料研究多年,研發出將熱電優值(又稱 ZT 值,數值越大代表熱電效益越佳)提升的製程,其研發出的高 ZT 熱電材料也有著極高的轉換效率。 究竟熱電材料的運作原理與特色為何? 吳欣潔解析:「簡單來說就是源自半導體材料內的載子特性。 載子由高溫往低溫移動,使材料在高低溫端具有數量不同的載子,進而出現電位差且產生電流.這個是由德國物理學家湯馬斯‧塞貝克(Thomas Johann Seebeck)在 1821 年首次描述的現象,後來被稱為賽貝克效應(Seebeck effect)。 」另外,熱電材料只要有溫差存在就能產生電位差,而且材料本身或模組皆是全固態,使用上更為穩定且安全,使用壽命也較長。 熱電材料的應用實例.

  3. 2022年7月11日 · 鉅亨網. 2022-07-11. 分享本文.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經過多次的延期, 10 日陽明大學 ARRC 團隊在屏東旭海,終於成功發射火箭。 這是世界第一個具導航控制系統的混合式火箭,混合式火箭相對液態或固態式成本較低,成為台灣太空研發主力。 這次試射在太空技術層面上有重大的意義,未來會如何影響台灣太空科技發展? (責任編輯:洪郁萱) 科技部選定屏東牡丹旭海村作為科研火箭發射場域,10 日清晨由陽明交通大學前瞻火箭研究中心 ARRC 發射團隊完成執行首次發射任務,在上午 6 時 12 分順利發射,科技部預期,本次發射準備作業、飛行過程中數據,都可做為下一階段飛行測試參考,並有助提升我國太空科技能量。 ARRC 火箭發射計畫數度被延後.

  4. 2017年9月7日 · 外國網站 Lens Rentals 表示 ,在拍攝日全蝕的時候,需要幫相機的鏡頭加裝特別的濾鏡來過濾太陽的強光與熱,然而許多的網友卻是直接拿著手中買來或租來的高級相機,對著即將發生日全蝕的太陽就是一拍……來看看這些相機變成了什麼樣子: 被燒毀的相機們。 圖片來源: Lens Rentals 。 是的,他們的相機內部都被燒掉了。 GIF來源: Youtube 。 從這些案例,我們可以看到若是直視太陽,不管是眼睛或是相機,都會產生毀滅性的結果,以下也有國外的 勇者 網友親自示範的 Youtube 影片 ,實驗在沒有濾鏡的狀況下直接將相機對準太陽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How to MELT your camera shooting the eclipse! Watch on.

  5. 2020年6月17日 · 七星山為台北市第一高峰有各式有趣的走法依照攀爬困難程度分為長程緩坡短程陡坡甚至還有陽明山東段大縱走! 七星山上有許多地質景觀,成為天然的地質教室!

  6. 2020年2月11日 · 「太陽能」電池,顧名思義,是一種靠陽光發電的裝置;然而加州大學的教授 Jeremy Munday 顛覆傳統認知,研發出一款能夠在「晚上」發電的太陽能電池。 Munday 將研究論文發表在 ACS Photonics 期刊上。 論文 傳送門. 這款太陽能電池,在夜間可藉由輻射電磁波發電. 傳統太陽能電池藉由吸收陽光,將光能轉換為電能,但只要沒有陽光(晚上)或是陽光太弱(陰雨天),它就無法發電。 而 Munday 的太陽能電池會在白天吸收陽光熱能,當夜晚來臨,太陽能電池的溫度就會高於環境溫度,放出熱能,並輻射出紅外光電磁波。 Munday 說明,傳統的太陽能電池會吸收陽光,產生電流;而這款新型的太陽能電池則是放出紅外光,同樣也產生電流,只不過電流與電位方向與傳統的太陽能相反。

  7. 2021年5月7日 · 因為每克都很貴. 每發射 1 公斤衛星上太空,約需花費 300 萬元新台幣,要將數量眾多的衛星打上太空,就需要對發射成本「斤斤計較」,降低成本的關鍵就藏在衛星的「重量」與「體積」。 來自台灣的張量科技,其王牌產品:球型馬達,這項全世界絕無僅有的秘密武器,可望省下微型衛星 20% 的重量與體積, 被認為有望改變現在的太空產業結構。 今年 6 月,張量科技的球型馬達控制系統,就要和 SpaceX 的合作夥伴、波蘭衛星商 SatRevolution 一同搭著 SpaceX 發射火箭,上太空驗證。 球型馬達:4 名高中生從「科展題目」發想的創業點子.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