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5月14日 · 最根本的改善方式當然是控制鈉的攝取量,降低鈉攝取可以改善高血壓已是經醫學實證的事實。 但是難免會有不小心吃太鹹的時候,建議可以 多補充「高鉀」食物 ,透過調整鈉和鉀的比例,達到降低血壓的作用。 圖片來源:Heho健康. 一般人腎臟功能正常者,多攝取來自食物中的「鉀離子」,鉀的最低需求量約為一天 2000毫克,當攝取量達到 4700 毫克時有助於改善高血壓;但要特別注意的是,腎臟病患者因無法透過腎臟排除鉀離子,必須嚴格限制鉀的攝取,所以不建議食用以下高鉀食物(每份 > 300 mg) 青菜類: 川七、莧菜、菠菜、空心菜、荸齊、茼蒿、紅莧菜、白鳳菜、韭菜、黑甜菜、青花菜、芹菜、甘薯葉、苜蓿芽、草菇、金針菇、柳松菇、洋菇、猴頭菇. 水果類: 美濃瓜、哈蜜瓜、木瓜、玫瑰桃、奇異果、草莓、聖女蕃茄.

    • 食物購買
    • 食物保存
    • 個人衛生習慣
    • 延伸閱讀

    ◎購買食物時選擇外包裝良好,有信譽商家的產品。當然也要注意一下保存期限。 ◎採購時,生食和熟食就分開放,以免包裝在路途中不小心破損時造成交互污染。 ◎罐裝食品貯放在倉庫或賣場時是暴露在空氣中的,且運送過程中或許有老鼠昆蟲等 爬過,因此罐頭或罐裝食品,開封前應清潔容器外表,以免倒出食物時被外罐污 染。 ◎在戶外不要隨便採集不認識的野生植物食用。

    ◎需冷藏或冷凍的食物,不要脫離低溫太久,盡可能減少儲藏環境溫度的改變。室溫解凍時間也應盡可能縮短,或是置於冷藏慢慢解凍。 ◎炎熱夏季裡,最好食用熟食,易受污染的蛋奶類,盡量煮熟,否則便要慎選信譽良好供應商並挑選品質好的產品。加熱食物也要徹底,大腸桿菌、曲狀桿菌、沙門氏菌這些菌都怕高溫,只要好好加熱,便能殺死這些致病菌。 ◎加熱後的食品應防止二度受污染,意即,加熱完的食物最好立即食用。如果沒吃完,下次食用前又需要再做一次殺菌動作。 ◎生食熟食要分開保存,尤其生食放冷藏解凍時一定要包好,以免解凍時的血水滴漏,污染到其他熟食,也污染冰箱。 ◎吃剩的食物不要長時間置放在室溫下,應盡速放回適宜的溫度下。 ◎在戶外用餐,需冷藏的食物應盡速吃完,不要放在太陽下直射,並最好攜帶保冷袋存放。

    ◎用手拿取食物前一定先徹底洗手,這是最後一道防線。 ◎在戶外時,選擇有乾淨水源附近區域野餐或露營,並攜帶濕式紙巾以防萬一。 ◎加強飲用水的衛生,無論水源或貯水容器都要避免受到污染。有疑慮時,未殺菌過的水(例如山泉/溪澗水)煮沸後再飲用是保險作法。 ◎上完廁所或接觸動物或大腸桿菌等患者後,必須使用肥皂洗手。 燦爛夏日,美好暑假,希望大家都能健健康康地享受歡樂夏日,別讓食物中毒破壞假期興致了。

    Glamping 這個坑好大,進去就出不來了!用這 3 種高 CP 值小物打造高質感「豪華露營」 露營是最好的教育方式!除了讓孩子認識大自然,還能培養「公德心」 曖昧期約會別去電影院了,「野餐」能創造怦然心動的 3 個瞬間! (本文經合作夥伴 OUTSY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戶外咖】杜絕掃興:快樂出遊竟然食物中毒?那怎麼行!〉。圖片來源:Visual Hunt)

  2. 2020年11月24日 · 一般醫師治療大腸激躁症主要均以緩解患者的胃腸道症狀為目標較常開立軟便止瀉藥以及緩解腹痛的解痙攣藥物等。 近年來, 腹瀉和便秘交替出現的混合型大腸急躁症病患, 在比例上增加很多, 在此特別提醒混合型病人遭遇腹瀉情況比較嚴重時, 前往就醫千萬不能只有告訴醫生你一直拉肚子,必須要開立強效止瀉藥;這一類型的腸躁症治療方式需要的是「 健胃整腸調節劑」, 萬一你吃了止瀉藥, 雖然不再拉肚子, 但接下來反而會持續便秘, 變成便秘型腸躁症 。 不管哪一種類型的大腸激躁症, 都要切記不可接觸奶製品,諸如牛奶、奶茶以及豆漿、米漿、含奶咖啡等 ,尤其是腹瀉型腸躁症。 腸躁症症狀經常會為個人參加考試、重大會議或工作等場合帶來困擾,許多病人常會問我到底能不能完全好?

  3. 2015年9月15日 · 衛生局方面會進行細菌檢查過幾天就能馬上得知是否因為餐廳的料理而引起食物中毒由此便可明確判斷責任歸屬是否在店家。 在衛生局的檢查結果尚未出爐之前,若接到顧客詢問:「現在的情況如何?

  4. 2019年6月18日 · 有位好友在看過我發表的有關有機蔬果的文章後,私底下跟我說,既然無法保證買到的是有機的,可否講一講蔬果買回來之後該怎麼清洗或去皮,才能去除農藥風險。 好,首先我必須再次強調,並非只要是有機,就沒有農藥殘餘問題。 事實上,農藥是被允許用於有機農作。 所以, 不管是有機還是無機,都有農藥殘餘的可能性 。 有科學驗證的蔬果清洗法. 再來,網路上教讀者如何清洗蔬果的文章多如牛毛,但絕大多數是自創的,也不知道是根據什麼。 所以在這裡,我要提供給讀者的,是來自較可靠的源頭,例如科學研究報告、大學研究單位、政府主管機關、有信譽的民間研究機構等等。 一、科學研究報告.

  5. 2020年4月6日 · 除了勤洗手戴口罩避免去人潮多的地方,「怎麼養好你的肺也是一種對抗肺炎的好方法!. 這就讓我們一起來聽營養師列出的10種護肺飲食怎麼吃。. (責任編輯:黃懷容). 圖、文/林以璿.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但因是新型病毒,尚無疫苗或藥物 ...

  6. 2020年6月4日 · 1. 緩解緊張. 在三十秒內緩緩吸氣從一數到五再緩緩吐氣從一數到五。 重複三次。 2. 佇足在現在. 凝視一隻手的同時,自問一句:「我是怎麼知道此時此刻,這隻手存在著? 3. 強化內在沉默. 用手機傾聽鐘聲或是聲景(聲音的風景),約十五至三十秒。 4. 提升正向性. 從現在起,努力提高對對方的正面情緒,盡量減少對對方的負面評價。 5. 思考自身認為的「最重要價值」 思索自我內心的價值,和對方對話時所獲得的關係價值,以及溝通的價值。 6. 接觸愉快的記憶. 即內心最舒服的畫面,或是想起對方時所激發的正向情緒。 以上是準備階段,現在要開始與對方的對話。 7. 觀察非言語訊號. 細心留意對方的表情、肢體動作和姿勢。 接著,實踐於對話中,如下步驟: 8. 表達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