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2年5月4日 · 高額的年終獎金背後反映的正是航運產業在2021年的高營收高獲利在今年數位時代》「高價值企業100強調查中並未納入航運業因為它的好表現主要跟新冠疫情產業循環2大因素有關並非有突破性創新或轉型作為。...

  3. 2024年5月14日 · 在2021年航海王時代整個航運當沖盛行成交量佔台股曾高達40%。 在貨櫃三雄飆升兩倍的4月~6月間,電子股有三個月的時間受資金排擠,股價下跌。 前陣子營建大漲,法人買盤主要來自投信,外資沒有太大動作,但最近航運動了,外資就坐不住,一周內大買陽明及萬海13萬張,創下今年最大買超手筆。...

    • 船高了,那裡水漲?
    • 「長榮」Vs.「長榮航」差一個字,差很多!
    • 國際油價助攻
    • 宅經濟發威
    • 當心貨航轉折點

    春暖花先開,經濟復甦,航運股先漲。領先反應後疫情經濟復甦的股票,就屬航運類股最具指標價值。截至2021年1月4日,交通運輸及航運類股股價在過去60天漲了45% ,是台股最強類股。 航運股大漲,是「悲極生樂」的結果。 疫情初期,全球大封鎖,全球9條主幹航線綜合停班率一度高達74%,所有的航運業者都悲觀地預期全球貿易將大受打擊,因此減少船隻、貨櫃等供應量。沒想到亞洲各國經濟從2020年下半開始強勁復甦,造成供不應求。亞洲需求比預期高,連帶排擠歐洲航線的供給,造成11月起,全球航運供給大緊縮。 疫情下缺工、缺櫃又缺船,讓航運合約價格大漲。因為漲得太快,本來每月報價的船商,還要改成每週報價。 法人研究單位紛紛上修航運股的獲利預估,造成市場搶進航運股,股價大漲。法人預估,到2021年第一季,美洲線運價...

    不是所有的航運股都會漲。「長榮」股價飆漲,但是「長榮航」表現就普通。為什麼差一個字差這麼多? 航運類股又可細分為五大子類股:貨櫃航運、散裝航運、海陸空貨運承攬、貨櫃運輸集散及倉儲、海陸空大眾運輸。 從五大子類股漲幅,也可以看出本次反應主要的還是缺櫃,而非貿易復甦。 因為「散裝航運」成本較低,主要運送的是煤礦、鐵礦沙、化學原料、穀物糧食等大宗貨品。推動散裝獲利的因素更偏向基礎建設、民生物資等硬需求,但此類股的平均本益比較貨櫃航運低。 至於「航空股」主要由華航和長榮航「航空雙雄」領軍。航空股獲利受到客運的影響較深,在全球邊境管制尚未恢復的不確定性下,股價表現較差。(延伸閱讀:大型客機空蕩蕩,航空公司為什麼還增闢航班?)

    油價佔運輸業總成本比例約10%至40%,幫助航運獲利的一項重要因素,就是維持低檔的國際油價。 2020年初油價崩盤後,讓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其夥伴國(OPEC+)達成減產協議,美國原油開發商也削減投資,在下半年終於穩住油價在50至55美元間,有助於航商維持低成本。 不過隨著航運需求爆發,油價止跌回升,超低油價恐怕不復見。法人普遍預估,2021年的國際油價將維持在60至70美元間,等同於2006年的原油價格,對航運公司來說,成本負擔並不大。 在疫情壓抑航空需求下,國際油價可能在2021上半年都不會有「報復性反彈」,因此對航運股來說,也是一記利多。

    疫情讓全球的外出旅遊消費轉往零售商品消費,宅經濟刺激貨櫃航運需求。歐洲、美國的零售業銷售指數都已從谷底回升,並開始補庫存。 台灣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出口減進口)因此在下半年開始暴增。對美國出超在2020年10月來到1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2.4%。1至10月累計出超更超過50%,顯示美國的需求大爆發。同時台灣對歐洲出口也是正成長。 美國在2021年還會出台已通過的財政法案,其中包括現金支票、失業救濟金、薪資補助等,有助於支撐未來美國的消費市場。法人預估,到2021年2月農曆年前,歐美的航線需求都不會掉。

    不過回到基本面,即時宅經濟發威,但全球貿易並未如航運股前景樂觀。世界貿易組織(WTO)預測,2021年的貨物貿易量年增7%,從2020年的年減-9.2%轉正,但仍無法回到疫情前水準。且新冠疫情在英、歐都有惡化的跡象,WTO認為,如果疫情再度擴大,2021年貿易量可能會年減4%。 投資貨櫃海運類股,要關注的是TEU(20呎標準貨櫃)運量數據。10月時,統計網站CTS的進出口量及價格指數都創下近期新高,現在進場,很可能已是追高。 國際貨櫃運輸量 另一個要小心的是,航運類股的融資餘額(投資人借錢來買股票)在12月29日超過50萬張,10月29日僅25萬張,2個月增加1倍。融資餘額是判斷市場投機的重要指標,投資人不可不慎。如果未來疫情變化,也要注意TEU是否受到打擊,轉折點可能就是出場時機。 缺櫃行...

  4. 2023年12月21日 · 2021年長榮海運的長賜輪擱淺在蘇伊士運河一週竟引發一整年的運價暴漲以及半世紀以來最嚴重的通貨膨脹顯見這條運河的重要性。 (本圖為示意,非擱淺船隻) (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撰文者:韓化宇. 商周頭條 2023.12.21. 摘要. 長榮、陽明近一個月大漲30%,沈寂已久的航運股再次翻紅。 以哈戰爭的負面效應正在擴大,導致蘇伊士運河運輸中斷,船舶被迫繞道非洲好望角,使營運成本大增。 股民一致的疑問:這波航運股行情,可以跟嗎? 「航海王」要重出江湖了嗎? 近一個月,全球航運股齊聲反彈,長榮、陽明、馬士基、以星等,漲幅都高達3、4成。

  5. 2023年12月19日 · 儘管2021年2022年的營收獲利依然很好但是股價已經回不到過往高點要知道市場會是以長期的角度來評估公司現在的股價簡單來說大家知道航運短期的供不應求跟運價飆漲已經差不多了只能這樣高不起來市場沒有期待所以從圖片也可以看到航運的股價通通跌落。 作為巴拿馬運河全球貿易的重要水道,全球約有6%的海運會通過巴拿馬運河,正面臨嚴重的乾旱,因此不得不實施限制船隻通行減少,進而影響到全球海上貿易。

  6. 延續到 2021 全球海運類股業績持續爆發」,光是台股的貨櫃三雄仍然翻倍地漲 2021 年封關日的收盤價來看: 長榮以 142.5 元作收、下跌 1.5 元,全年漲幅 2.50 倍

  7. 2021 年是台股航運族群爆發的一年其中更以貨櫃航運為領頭羊股價屢屢突破各大券商目標價網路上也紛紛出現許多航海王的投資朋友透過投資相關類股身價暴漲究竟這個曾經只是景氣循環股的產業到底在夯什麼運價又會漲到哪裡去? 本文帶你一次揭曉! 上海出口貨櫃運價指數 SCFI 翻黑,一舉跌破 1,000 點至 999.25 點,週跌幅 3.33%。 貨櫃航運介紹. 貨櫃航運屬於三大航運產業(海運、空運、內陸運輸)中的海運業。 海運業又依照貨品種類以及船舶設備的不同,可以再分為「貨櫃航運」以及「散裝航運」兩類。 我國貨櫃航運的代表企業為長榮( 2603-TW )、陽明( 2609-TW )以及萬海( 2615-TW ),合稱貨櫃三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