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2日 · 鉅亨網. 2024-01-02. 分享本文. 2024 年半導體業將重返成長,業界看好,美、日、中、台與東南亞五地的廠務工程動能將延續,且在缺工環境下,沒有業者願意低價承接訂單,將挹注漢唐(2404-TW)、聖暉 *(5536-TW)、亞翔(6139-TW)、帆宣(6196-TW)等營運。 回顧 2023 ──部分業者暫緩建廠. 半導體業 2023 年受全球景氣低迷、庫存去化等因素影響,部分業者暫緩建廠進度,僅大型業者維持全球擴張腳步,包括台積(2330-TW)與聯電2303-TW)皆分別在美國與日本、新加坡興建新廠,推升漢唐與帆宣今年營收改寫新高,亞翔也同步創紀錄。 立即索取《2024 趨勢觀察報告》 ,電動車推升車用晶片、零配件需求,台灣產業如何切入 ? 2024 動能復甦!

  2. 2020年6月1日 · 2020-06-01. 分享本文. 聯電是台灣第一家晶圓製造廠。 圖片來源: 聯電.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在台灣半導體業中,規模最大的是台積,但開創者則是「聯電」。 聯電成立於 1980 年,是台灣第一家晶圓製造廠,比台積早了 6 年多;聯電也是台灣第一家上市的晶圓製造廠,第一家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台灣半導體廠。 雖然聯電規模相對較小,但聯電在「面板驅動 IC」擁有全球最高的市占率! (責任編輯:郭家宏) 聯電成立於 1980 年,是國內首家晶圓製造廠,並曾創下多項紀錄,但目前晶圓代工市占率 7.9%,落後台積,不過在務實策略下,聯電於面板驅動 IC 領域仍居世界第 1。 在面板驅動 IC 領域,聯電市占率全球第 1.

    • 中國強攻成熟製程,全球「衝」最快的前段班
    • 用政策拚自製率,聯電的「陸客」紅利將不再
    • 延伸閱讀

    以賽亞調研統計,未來 3 年,全球 28 奈米成熟製程的擴產競賽上,中國的晶圓代工廠是「衝」最快的一群業者,其中,又以中芯為最。預估到了 2024 年,中芯的成熟製程產能將較今年增加 2.4 倍,而排名第 2,則是隸屬華虹集團的「上海華力」,預估產能將成長至多 120%。 儘管同一期間,聯電未來 3 年成熟製程產能,也將較目前增加 70%,只是,在此消彼漲態勢下,目前在全球晶圓代工業排行第 4 的聯電,與緊追其後、排行第 5 的中芯,雙方差距有望從目前的 2%,逐步往「一字頭」縮小,「頗有坐五、望四,搶三的姿態。」有台灣媒體如此解讀。 這代表什麼?「不進則退,當一家公司的市占率往下掉,它未來的成長動能、市值都可能會跟著下降。」一名外資分析師直言。 不過,也有反對聲音認為,台灣半導體廠的技術、...

    這一切,得從中美貿易戰說起。 3 年前,美國對中國樹立關稅屏障後,緊接著,就輪流把對岸 IC 設計的龍頭海思、晶圓代工的龍頭中芯,先後納入貿易黑名單,導致這兩家公司不但無法再向技術具「美國成分」的晶圓代工廠、如台積電投片,更不能採購先進製程的設備,如艾司摩爾的 EUV(極紫外光)顯影設備,自此,這場貿易戰也升級為科技戰。 (閱讀全文….)

    一間房子,毁掉一個夢想!為還房貸我犧牲了什麼…看完這個故事,你還要買房嗎 面對老闆的降級、逼退,他服安眠藥苦撐 5 年也不肯離職:逼不走,老闆還是要給我錢! 贊助女兒女婿出遊,她連包都捨不得買!其實多愛自己一點,子女才會更愛你 (本文經合作夥伴 今周刊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聯電的「陸客」紅利不再!中國官方砸 150 億助中芯背後,台灣半導體業者該省思的事〉。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3. 2021年9月16日 · 《財訊》報導指出,身為全球第三大晶圓代工廠的聯電,長期處於台積巨大光環形成的陰影下,產業地位和影響力明顯遭到輕忽,然而在這波晶片缺貨潮卻扮演著關鍵的角色。

  4. 2021年6月10日 · 然而,聯電、格羅方格等晶片廠卻放棄先進製程研發,集中資源投資成熟製程領域(28 奈米以上晶片),這是為什麼? 其實晶片不是愈小愈好,下文帶你了解成熟製程領域晶片的應用場域與競爭優勢。

    • 2303聯電1
    • 2303聯電2
    • 2303聯電3
    • 2303聯電4
  5. 2021年10月25日 · 2021-10-25. 分享本文. 全球晶圓代工產能吃緊,半導體大廠的全球佈局也引起各界關注。 消息 指出 , 聯電內部正計畫擴大海外布局,有意斥資超過千億元在新加坡興建第二座 12 吋新廠,串聯兩岸與新加坡產能優勢,搶攻晶圓代工供不應求商機 。 聯電本來在新加坡就已設廠,目前新加坡當地最先進製程為 40 奈米,外界推估,聯電這次可能採用 40 奈米以下、如 28 奈米製程生產,而在當地再蓋一座 12 吋新廠,也能提升技術與資源等營運綜效。 究竟新加坡有什麼優勢能吸引聯電駐廠呢? 昔日的半導體業先驅,如今落後中韓台. Business Times 指出 , 新加坡曾是昔日的半導體王者,僅次於台灣,是第二個進入半導體代工產業的國家。

  6. 2022年6月6日 · 5 月 23 日,「晶圓二哥」聯電宣布以 9.5 億新台幣,租用新加坡 1 塊 11 多萬平方公尺的土地,用以在該國興建新廠;這個總投資高達 50 億美元、換算新台幣逾 1450 億元的新廠房,預計 2024 年底進入量產,首期月產能將達 3 萬片。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