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9月8日 · 此一研究引起性取向的生物起源、臉部辨識技術的道德質疑,以及這種軟體恐侵犯個人隱私,或遭反LGBT (男女同志、雙性戀者以及跨性別者)團體濫用的問題。 這項研究以一個美國約會網站3萬5,000多名男女會員的臉部照片為樣本,測試結果刊登在「人格與社會心理學期刊」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由「經濟學人」 (Economist)週刊率先報導。 研究員柯辛斯基 (Michal Kosinski)和王依倫 (Yilun Wang,音譯)使用「深度神經網路」從照片擷取各個特徵,以精密的數學系統分析龐大數據所收集的影像。 研究發現男同志和女同志傾向有「性別非典型」特徵、表情和妝扮,亦即男同志看起來較女性化,女同志則較男性化。

  2. 2022年10月5日 · 第一,有報告表明習近平和中國共產黨知道並瞭解,公然入侵台灣會是一項艱難的戰略任務,並且將無法再回到戰前的狀態。 這樣的戰爭可能持續數年到10年,中國可能受到美國而且可能是多邊的制裁,或甚至遭到美國封鎖。 中國共產黨的國內合法統治基礎將從1978年以來強調的經濟成長,轉移到聚焦於台灣與中國「統一」的民族主義上。 第二,自美中於1979年關係正常化以來,中國的政治目標一直是要保留與台灣在未來某個未定時間點進行政治統一的可能性。 北京一直在透過加速與台灣的經濟整合,來實現這項目標,直到疫情爆發後。 中國過去加強擴大兩岸的旅行交流,每年有數百萬中國遊客到台灣,並有數百萬台灣人在中國工作。 不過,自2020年以來,中國與台灣的旅遊禁令與隔離措施,已經大幅降低兩岸的旅行人數。

  3. 2024年2月12日 · 美國參議院11日更接近於通過一項對烏克蘭、以色列與台灣的953.4億美元援助方案,這顯示出儘管面臨共和黨強硬派與前總統川普 (Donald Trump)的反對,兩黨合作並未減弱。 民主黨主導的參議院11日以67比27的票數,清除了一項程序性障礙,使得這項海外援助計畫將在未來幾天獲得最終批准。 18名共和黨議員支持這項法案,在此之前,目前在共和黨總統初選取得領先的川普,於社群媒體上批評這項法案,稱這項海外援助將採取貸款形式。 川普也表示,他將鼓勵侵略那些未履行財政義務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NATO)盟友,此舉在海內外引發了憤怒。 幾個月來一直在尋求這項援助案的民主黨籍總統拜登 (Joe Biden)9日表示,如果國會未能通過這項措施,將犯下「過失」罪。

  4. 2024年1月19日 · 中國研究團隊研發出致死率達100%的新冠狀病毒,引發國際關注並批評可怕又無意義。 (Pixabay) COVID-19 (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仍未平息,但中國學術與醫療單位合組的研究團隊本月初發表論文指出,藉由疫情前在穿山甲體內首次發現的毒株,已研發實驗鼠致死率100%的新型冠狀病毒。 論文預印本網站bioRxiv於本月4日刊登論文「與SARS-CoV-2相關穿山甲冠狀病毒GX_P2V(short_3UTR)造成轉殖人類ACE2基因小鼠致死感染」 (Lethal Infection of Human ACE2-Transgenic Mice Caused by SARS-CoV-2-related Pangolin Coronavirus GX_P2V (short_3UTR))。

  5. 2022年6月14日 · 路透社今天 (14日)報導,天主教教宗方濟各 (Pope Francis)對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發出新的抨擊,指俄國軍隊野蠻、殘忍和殘暴,同時也讚揚「勇敢」的烏克蘭人為了生存而奮戰。 不過,教宗方濟各5月接受耶穌會媒體「公教文明」 (Civilta Cattolica)期刊編輯訪問,而於今天發表的談話文本中,指戰爭情況不是非黑即白,並指戰爭「可能以某種方式被挑起」。 方濟各表示,在譴責「俄羅斯軍隊的殘暴與殘忍的同時,如果我們希望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就不能忘記問題的真正根源」,其中包括軍需工業是引發戰爭的因素之一。 他表示:「俄羅斯人認為這一切會在1週內結束,但是他們失算了,他們遇到一個勇敢的民族,一個為生存而奮鬥的民族,他們有奮鬥的歷史。

  6. 2024年1月22日 ·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全年鎵出口額下降2/3、鍺出口額下降8%,分析稱「下降可能只是報復的起始點」。 據南華早報報導,中國在鎵、鍺兩個材料市場均擁有主導地位,鎵的產量占全球95%以上、鍺的產量占全球 60%左右。 北京於去年8月起,對鎵、鍺實施出口管制,明顯是針對美國限制中國取得先進技術的反制手段。 報導提到,早在去年7月,中國就停止對美國出口鎵、鍺。 綜觀去年一整年,鎵對美國的出口額較同期下降超過20%,金額35萬2710美元(約新台幣1093萬元)。 然而,鍺對美國的出口額相較於同期卻大幅增加了51%,金額達698萬美元。 中國對日本出口鎵、鍺的降幅更大,其中鎵的出口額較同期衰退近3/4,僅368萬美元,鍺的出口額下降約1/3,約剩下376萬美元。

  7. 2023年12月1日 · 中國的碳排放量高,主要原因在於煤炭一直是主要能源,中國國內煤炭的消耗量占全球的二分之一以上。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20年宣布中國將在「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值、2060年前碳中和」的氣候目標,並且為了達到碳峰值與碳中和的「雙碳」目標,中國國內政策近來逐步強化核能發展。 中共兩會今年3月於北京召開期間,強調核能在提供零碳排 (zero-carbon)和可靠能源方面的重要性,以及預計每年至少允許建造10座新核能反應爐。 中國核學會 (Chinese Nuclear Society)揭示目標,預期到2035年,中國核電裝置容量將達到150GW (gigawatt,百萬瓩),佔國內能源需求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