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複數選區制 ( Multi-Member District ,MMD),指在一個選區中選出2名或以上議席的選舉制度。 應選名額為2至5位者,為「中選區」;應選名額為6名或6名以上的為「大選區」,而小選區(只有一個選區的)則為 單一選區 。 [1] 概要 [ 編輯] 由於只要擠進應選名額內即可當選,因此相對於單一選區要有利於弱勢政黨以及同黨內不受推舉的被選舉人,同黨自行參選劇烈競爭, 金權政治 以及滋生 賄選 等弊端 [來源請求] ;若是應選名額與參選人數差距過小,甚至是發生 等額選舉 (在選舉法規正常,且採用本選舉制度的國家裡,基本上可能性不高,且可能會規定要比當選名額多幾位才能進行選舉)的情形,容易造成「通通有獎」:素行不良或名聲不良的人容易當選。

  3. 2022年10月5日 · 單一選區制是在一個選區中只選出一位民意代表複數選區制是在一個選區中會選出多個代表過去臺灣的立委選舉是複數選區制目前已改為單一選區制。 單一選區制會放大得票領先的效果,讓國家比較有機會走向兩黨或兩陣營的政治格局。

  4. 複數選區制指在一個選區中選出2名或以上議席的選舉制度應選名額為2至5位者中選區」;應選名額為6名或6名以上的為大選區」,而小選區只有一個選區的則為單一選區

  5. 過去臺灣的立委選舉是複數選區制目前已改為單一選區制單一選區制會放大得票領先的效果讓國家比較有機會走向兩黨或兩陣營的政治格局。 而且因為候選人會想盡辦法擴張選票基礎以求勝選(過 50% 才能篤定當選),所以最後通常不太可能是激進或持 ...

  6. 2024年3月20日 · 1. 單一選區相對多數制. 該選區只有一個應選名額,且採取相對多數決制,也就是得票數最高者當選,所以也稱為第一位領先者當選制度 (the first - Past - the - post, FPTP )。 2. 複數選區相對多數制. 該選區的應選名額卻是複數名額,這樣的選制設計又可以依照選票結構區分為三種: (1) 全額連記法 (block vote) 提供選民與應選名額相同的選票數,目前我國人民團體內部的選舉方式,以全額連記為原則,限制連記為例外。 (2) 限制連記法 (limited vote) 限制連記法則提供選民少於應選名額的選票數.

  7. 複數選區制-大選區制. 一個選區可以選出兩個以上的代表,又可分為兩種:大選區連記制及大選區單記制. 相對多數制. 只要求較多的選票,而不必獲得過半數的選票就可以當選. 即「 領先者當選」. 優點為手續簡單明瞭,缺點則是沒有過半數選票也能當選,有代表性不足的問題存在. 絕對多數制.

  8. 複數選區制Multi-Member District,MMD),又稱「大選區制」(Large-Size District),指在一個選區中選出2名或以上議席的選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