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國立臺灣大學昆蟲標本館 ,創立於1936年,位於 台灣 台北市 蟾蜍山 下。 承接自 臺北帝國大學 時代標本室的收藏,館內收藏為數眾多的百年以上之老標本與珍貴標本。 [1] [2] 歷史 [ 編輯] 1903年,當時日本欲在台大力種植水稻,於今 台灣大學公館校區 附近建造的農試所昆蟲部是農試所最早的建物,派了日本昆蟲學家 素木得一 ,1907年來台擔任農試所昆蟲部主管,研究台灣病蟲害長達30餘年。 [3] 皇蛾 針插 標本. 1923年, 裕仁皇太子 至台灣 時,曾至該館視察。 [4] 日治時期 的臺北帝國大學 1928年3月17日設立,初設理農學部及文政學部,當時理農學部農學科中有昆蟲及養蠶講座,日本博物學者素木得一教授,1907年來臺,任總督府農事試驗場事務及昆蟲部長。

  2. 1720年,陳文達和王禮等人合編《台灣縣志》,關於昆蟲的記述達17種,其中關於蜂類已分有長腰蜂 ( 長腳蜂 或 細長腳蜂 )、 虎頭蜂 (雞尿蜂)和 蜜蜂 ,也首次出現蜣螂 ( 糞金龜 )的介紹。. 清朝 乾隆 年間 (1736年-1795年)提及台灣昆蟲的地方志共有八本,但多與前人 ...

  3. 其他人也問了

  4. 國立臺灣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系(英語: Department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簡稱臺動科系,是臺灣重要的動物科學與畜牧學研究單位。 臺動科系的成立可以追溯到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農學科的「畜產學講座」,以及國立臺灣大學早期農學院七中的「畜牧獸醫學系 ...

  5. 帮助 维基社群 方针与指引 互助客栈 知识问答 字词转换 IRC即时聊天 联络我们 关于维基百科

  6. 臺灣正體. 工具.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朱耀沂 (1932年1月15日—2015年3月29日) [1] ,筆名「 痴蟲庵 」,台灣昆蟲學家出生於 台南 ,畢業於台中省立農學院植病系( 國立中興大學 前身), 國立台灣大學 植病研究所碩士、 日本 九州大學 農學博士。 著有多本昆蟲科普著作。 生平 [ 編輯] 曾任 中華昆蟲學會 理事長、中華植物保護學會理事長、亞太昆蟲學會理事長、高考典試委員、農業國家標準起草委員、臺灣省通志審查委員、台糖評議委員。 榮譽 [ 編輯] 國科會 傑出研究獎. 國科會特約研究人員. 教學特優教師. 《人蟲大戰》獲2006年度 開卷 好書獎. 著作及譯著 [ 編輯] 著作 [ 編輯] 《午茶昆蟲學》(玉山社,2002) 《黑道昆蟲記》(玉山社,2003)

  7. 中非大樓 是 國立台灣大學 的建築,是 中華民國政府 推動 農業 外交 的遺跡,原先為 中非技術合作委員會 的中非技術合作大樓後來移轉給臺大現為昆蟲學系及植物病理與微生物學系使用。 位置與樓層配置 [ 編輯] 中非大樓正門. 中非大樓位於台大公館校區,舊門牌號碼為舟山路86號 [1] ,其右側是 知武館 、左側是成排的教職員宿舍。 校園建築編碼為E31。 中非大樓為佔地面積為4307.099平方公尺的灰色建築,地上有4層。 它可分成前棟以及後棟;前棟之一樓有成排的課室和教學實驗室、二樓有2間教學小教室、三樓只有實驗室、而四樓則是研究室。 後棟建築一樓則有系學會辦公室和桌球室,二、三樓有研究室。 [2] 歷史 [ 編輯]

  8. 生態池,右方為生科大樓. 國立臺灣大學瑠公圳水源池 ,又稱 國立臺灣大學生態池 、 水生池 、 水源池 ,是 台灣 台北市 大安區 的一座 人工湖 ,於2003年11月14日啟用,位於 台大農場 旁。. 是 臺瑠公圳復原計畫 的第一期工程,做為該計畫的水源源頭 ...

  1. 相關搜尋

    台大昆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