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 ,為 臺灣日治時期 掌管全台灣鐵路運輸、通信事業、道路港灣和海運行政等交通事務的部門,成立於1924年12月,設於 台北市 泉町 的 鐵道部 廳舍內其轄下有鐵道部、 遞信部 、 海務部 以及多處所屬機關。 介紹 [ 編輯] 1924年12月,鐵道部、 民政部 遞信局與部分 內務局 合併為交通局,成為獨立的交通部門。 鐵道部掌管鐵路和公路相關事業,遞信部掌管郵便、電信、電話、為替貯金、保險、年金、航空、海事與原屬於土木局的電力與瓦斯事業 [1] 。 1944年,遞信部海事課升格為海務部。 組織 (1944年) [ 編輯] 交通局. 總務課. 遞信部. 總務課. 監理課. 貯蓄課. 工務課. 航空課. 監察係. 鐵道部. 總務課. 經理課. 業務課. 施設課. 工作課.

    • 沿革
    • 建筑特色
    • 参考资料

    1895年5月21日,台湾总督府设有民政局递信部,通信课及铁道课。同年8月6日,递信部废止改为内务部递信课,邮政改由台湾总督府陆军局邮便部负责,掌管各地的野战邮便局。1896年4月,因总督府实施民政,改为民政局通信部,并接管野战邮便事务,改为邮便电信局。1897年11月,通信部废止,改设民政局通信课。1898年6月,民政局改名为民政部。 1899年11月,通信课的铁道挂独立为铁道部。1901年11月,改为民政部通信局。在1901年4月,台湾总督府海事局成立,掌管原由总督府直属的各地的灯塔和测候所。1902年11月,海事局废止,改为通信局海事课,仍掌测候所和灯塔的业务。1919年6月,通信局改制为民政部递信局;同年8月,民政府废止,改为台湾总督府递信局。 1924年12月,递信局和铁道部合并为...

    在递信部成立前,递信局厅舍原位于大和町一丁目3番地(旧总督府前,今中山堂前方),新总督府厅舍于1919年落成时,原规划将递信局纳入总督府内办公,但后来划将在总督府后方另外设立厅舍。递信局厅舍位的基地原是总督府的官舍,递信局厅舍于1923年3月17日动工,而递信局主体建筑在1924年完工,递信局于同年3月迁入办公,但附属设施之工程仍在进行中。 此建筑由台湾总督府土木局营缮课森山松之助设计,外观呈西洋古典样式,结构为铁骨钢筋混凝土混合砖造,外观敷设陶制面砖。一楼为仿石之墙面,北侧正面中央设大圆拱门入口,正面二、三楼外观12根柱子为希腊复合柱式,东侧4根柱子为爱奥尼亚柱式。当时的一楼主要作为仓库使用,二、三楼为办公空间,且每层楼都设有两处消防管间道,直接连结自来水系统,也是日治时期少数配备有升降设...

    ^ 1.0 1.1 國史館:日治時期設備最新穎的辦公建築. 公共电视台.
    ^ 2.0 2.1 递信部. 遞信部事務概要書. 1942.
    ^ 3.0 3.1 3.2 郭, 大玄. 續修臺北市志卷五 交通志郵政與電信篇. 台北市立文献馆. 2015.
    ^ 郵便局. 文化部台湾大百科全书.
  2. 2023年11月26日 · 台湾总督府交通局 台湾日治时期 掌管全台湾铁路运输通信事业道路港湾和海运行政等交通事务的部门成立于1924年12月设于 台北市 泉町 的 铁道部 厅舍内,其辖下有铁道部、 递信部 、 海务部 以及多处所属机关。 介绍 [ 编辑] 1924年12月,铁道部、 民政部 递信局与部分 内务局 合并为交通局,成为独立的交通部门。 铁道部掌管铁路和公路相关事业,递信部掌管邮便、电信、电话、为替贮金、保险、年金、航空、海事与原属于土木局的电力与瓦斯事业 [1] 。 1944年,递信部海事课升格为海务部。 组织 (1944年) [ 编辑] 交通局. 总务课. 递信部. 总务课. 监理课. 贮蓄课. 工务课. 航空课. 监察系. 铁道部. 总务课. 经理课. 业务课. 施设课. 工作课.

  3. 臺灣正體. 工具. 座標 :25°02′23.95″N 121°3038.85E. 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遞信部 台灣 日治時代 台灣總督府 轄下之機關設立於1924年其經辦業務範圍龐大 鐵道部 之外的交通事業皆屬遞信部負責包含全台之 電信 、 郵政 、儲金、匯兌、簡易保險、郵便年金、航空等監督和規劃業務。 二戰後,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交通處接管總督府所屬的交通事業。 於 國民政府 遷台後,遞信部廳舍在1956年至2006年11月間為 中華民國交通部 本部所在,並於1998年被公告為 中華民國古蹟 。 交通部於2006年11月10日遷出後移交 國史館 使用至今。 2010年4月29日,國史館本部(即國史館臺北館區)自 臺北縣 新店市 遷入。 [1] 沿革 [ 編輯]

  4. 概略. 台湾総督府は1895年( 明治 28年)4月17日に調印された 下関条約 によって台湾および澎湖列島は日本へ割譲され日本は台湾を領有することとなった同年6月17日台北において始政式が行われ台湾総督府による台湾統治が正式に開始されたただし台湾総督は 内閣総理大臣 さらにのちには 内務大臣 や 拓務大臣 などの指揮監督を受けることになっており、 宮中席次 でも 朝鮮総督 が第6位なのに対して台湾総督は 親任官 として第11位と、陸海軍大将や枢密顧問官よりも地位が低かった。 初代総督は 樺山資紀 で当初は陸海軍の将官が総督を務めた。

  5.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 (簡稱 鐵道部 )是 臺灣 日治時期 的 官營鐵路 專責機構,隸屬於 臺灣總督府 轄下,為現今 臺灣鐵路管理局 的前身。 其 辦公廳舍 位於 臺北府城北門 旁,目前列為 國定古蹟 保護,並做為 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 使用。 沿革 [ 編輯] 大正時期 職務徽章. 為火車車輪與鐵軌斷面;用於服飾帽章車輪外圍加上櫻葉、櫻蕾合抱桐紋. 明治大正年間(1895-1920) [ 編輯] 明治 二十八年至三十年(1895-1897年),鐵路的相關事務是由 臺灣鐵道線區司令部 管理,是興築台灣軍用鐵道的時期。 主要由日本 陸軍省 與 遞信省 中具備經驗的技師支援本期工程,其中關鍵的來台日籍技師 小山保政 等人皆來自遞信省 [1] 。

  6. 2024年3月9日 · 台湾总督府交通局铁道部 (简称 铁道部 )是 台湾 日治时期 的 官营铁路 专责机构,隶属于 台湾总督府 辖下,为现今 台湾铁路管理局 的前身。 其 办公厅舍 位于 台北府城北门 旁,目前列为 国定古迹 保护,并做为 国立台湾博物馆铁道部园区 使用。 沿革 [ 编辑] 大正时期 职务徽章. 为火车车轮与铁轨断面;用于服饰帽章车轮外围加上樱叶、樱蕾合抱桐纹. 明治大正年间(1895-1920) [ 编辑] 明治 二十八年至三十年(1895-1897年),铁路的相关事务是由 台湾铁道线区司令部 管理,是兴筑台湾军用铁道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