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 5月19日起

      • 口罩令將全面解禁了! 目前醫院、診所及老人福利機構等仍列為應強制戴口罩場所,衛福部疾管署今(8日)開會討論,確定5月19日起調整醫療(事)機構、老人福利機構為「建議」而非「強制」戴口罩場所,也就是民眾可考量個人狀況,沒戴不會觸法被罰錢了。
  1. 其他人也問了

  2. 隨著疫情趨穩,世界恢復正常秩序,民眾出國旅遊日漸頻繁,台灣口罩禁令也持續放寬。 4月17日開始,進出醫療照護機構、救護車需配戴口罩

    • Candy Chung
  3. 2024年5月8日 · 調整說明如下: 一、民眾. (一) 有疑似/感染呼吸道傳染病 (如:流感、COVID-19)或出現發燒、呼吸道症狀 (流鼻水咳嗽或打噴嚏)非必要請避免進入醫療照護機構如有必要進入於有症狀期間及症狀緩解後5日內進入醫療照護機構應佩戴口罩並遵循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及落實手部衛生。 (二) 過去一週內曾與感染呼吸道傳染病患者有密切接觸、本身為免疫力低下 (如:移植或血液腫瘤等病人)或是具有其他流感、COVID-19重症高風險者、探視或照護疑似/感染呼吸道傳染病患者,進入醫療照護機構應佩戴口罩,落實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及手部衛生,並遵循醫療照護機構內部相關規定或國家防疫政策佩戴口罩。

  4. 2022年7月19日 · 指揮中心呼籲,防疫工作人人有責,請民眾自主落實防疫措施,維持個人衛生好習慣,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出入公共場域落實體溫量測等相關措施,下載並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共同維護國內社區安全,並籲請尚未完全

  5. 2023年2月19日 · 時隔800天以上,台灣終於迎來室內口罩大鬆綁。 自明(20日)起,室內除醫療照護相關、公共運輸空間2類場所仍須戴口罩外,其餘由民眾自主決定。

  6. 2023年2月20日 · 指揮中心指出室內場所、室內空間,2/20起民眾可自主決定戴口罩,不過下列指定場所之室內空間須按規定全程戴口罩。 (一)醫療照護機構:醫療、醫事、老人福利、長期照顧服務、榮譽國民之家、兒童及少年服務、身心障礙福利機構。 (二)公共運輸及特定運具:車廂、船舶、航空器等運具及場站。 得於上列指定場所不戴口罩的例外情形:飲食、拍照、不適合或無法戴口罩之檢查、治療或活動。 下列特殊情境建議要戴口罩: (一)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 (二)年長者或免疫低下者外出時。 (三)人潮聚集且無法保持適當距離或通風不良之場合。 (四)與年長者或免疫低下者(尤其是未完整接種疫苗者)密切接觸時。 延伸閱讀: 口罩令解除,為何還想繼續戴? 不用化妝、免吸髒空氣,還是容貌焦慮症? 「脫與不脫」的N個理由.

  7. 2022年11月28日 · 考量國內疫情趨緩、呼吸道傳染病流行情形平穩,為兼顧防疫、經濟及社會運作,維持國內防疫量能與有效控管風險,指揮中心宣布,適度放寬戴口罩等防疫措施。 哪些場合不用戴口罩? 在室外空間及場所、外出有飲食需求,取消全程佩戴口罩的規定。 搭乘大眾運輸需戴口罩嗎? 違規開罰? 室內場所(包括車廂、船舶、航空器等運具之內部空間)維持現況,因此搭乘公車、捷運、計程車等大眾運輸,仍需配戴口罩。 若違規是否會開罰? 指揮中心表示,現在以自主防疫為主,勸導為優先,若惡意違規也會查阻。 室內場所的定義? 目前出門進入室內空間仍需要戴口罩

  1. 相關搜尋

    台灣口罩解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