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嘉義新港奉天宮 相關

    廣告
  2. 嘉義縣住宿特惠,即上Agoda訂房。 我們全天候為你提供協助,出走都唔會注定一人! ...

    • 香港

      超值酒店,神秘優惠

      先訂後付,節省更多!

    • 折扣優惠

      計劃緊下次旅程?

      我們為你提供最抵優惠!

搜尋結果

    • 1
      觀光旅遊 ·  42 則評論
      西區新港鄉大興村新民路53號
  1. 新港奉天宮的開臺媽祖是全台最早的湄洲媽祖已超過400歷史廟內並保留清末明初珍貴交趾陶藝術及民間歷代信仰文物悠久的媽祖文化結合現代藝術除了每年的媽祖遶境祈福活動之外從民國98年起舉辦第一屆新港奉天宮國際媽祖文化節」,融合媽祖信仰文化及藝術表演將宗教氣氛與媽祖聖德充分發揮並把新港媽祖推上世界舞台。 全台信眾熱烈迴響,之後每年持續舉辦的媽祖文化節,一年比一年盛大創新... 了解更多 > 查看更多. 新港奉天宮的「開臺媽祖」是全台最早的湄洲媽祖,已超過400歷史,除每年的「媽祖遶境」祈福活動之外,並舉辦「新港奉天宮國際媽祖文化節」,融合媽祖信仰文化及藝術表演,將宗教氣氛與媽祖聖德充分發揮,並把新港媽祖推上世界舞台。

  2. 新港奉天宮 ,為 臺灣 一座 媽祖廟 ,位於 嘉義縣 新港鄉 大興村新民路53號,座落於新民路與中山路口,坐北朝南略為偏西,為 嘉義縣縣定古蹟 ,主要奉祀 天上聖母 。 沿革 [ 編輯] 現今新港廟方單方面宣稱1622年(天啟二年),船戶劉定國為祈求新船平安橫渡台灣海峽,至 湄洲媽祖祖廟 請求媽祖神像,供奉於船上,船隻行至 笨港 (今雲林縣北港鎮及 嘉義縣 新港鄉 南港村 一帶),神示永駐此地 [1] 。 海商 顏思齊 率民來台墾拓笨港,十寨居民輪流奉祀聖像。 先民稱之「湄洲伍媽」、「船仔媽」,又因為笨港為台灣島最早開墾的地區,故又稱「開臺媽祖」。 1700年(康熙三十九年),笨港居民集資合建天妃廟,後因天妃晉封而改稱為天后宮,乾隆年間,數次修建。

  3. 新港奉天宮 ,為 臺灣 一座 媽祖廟 ,位於 嘉義縣 新港鄉 大興村新民路53號,座落於新民路與中山路口,坐北朝南略為偏西,為 嘉義縣縣定古蹟 ,主要奉祀 天上聖母 。 沿革. 現今新港廟方單方面宣稱1622年(天啟二年),船戶劉定國為祈求新船平安橫渡台灣海峽,至 湄洲媽祖祖廟 請求媽祖神像,供奉於船上,船隻行至 笨港 (今雲林縣北港鎮及 嘉義縣 新港鄉 南港村 一帶),神示永駐此地 [1] 。 海商 顏思齊 率民來台墾拓笨港,十寨居民輪流奉祀聖像。 先民稱之「湄洲伍媽」、「船仔媽」,又因為笨港為台灣島最早開墾的地區,故又稱「開臺媽祖」。 1700年(康熙三十九年),笨港居民集資合建天妃廟,後因天妃晉封而改稱為天后宮,乾隆年間,數次修建。

  4. 歷史沿革-財團法人嘉義縣新港奉天宮全球資訊網. 1.從湄洲到笨港--護佑先民渡海來台. 本宮開臺媽祖於明朝天啟二年 (西元1622年),先民為求平安橫渡險惡『黑水溝』 (台灣海峽),至湄洲祖廟恭請聖像奉祀船隻上,船隻途經笨港,神示永駐此地。 因隨船渡海來台遂稱『船仔媽』;護佑先民開墾笨港又稱之為『開臺媽祖』。 2.源自笨港--敬遷蔴園寮. 乾隆十五年 (西元1750年),滔滔的笨港溪 (今北港溪)氾濫,將笨港街一分為二,笨北港與笨南港,嘉慶二年與嘉慶六年 (西元1804、1806年)笨港溪橫溢街面,連續的天災人禍不斷衝擊原本熱鬧的笨南港街。 原居地的商民因天災人禍東遷至蔴園寮。 3.奉天宮建廟. 笨南港居民東遷後,將諸神像、文物暫置肇慶堂蔴園寮土地公廟。

  5. 2024年5月23日 · 有著百年歷史的 新港奉天宮 是新港人的信仰中心也是著名的 新港景點 。 奉天宮 為嘉義縣定古蹟奉祀天上聖母是新港人的信仰中心。 也是每年農曆三月間舉行、長達九天八夜的大甲媽出巡遶境的終點。 奉天宮保存著有許多珍貴的無形文化資產,其一特色是將通常擺放於神桌下的「虎爺」供奉於神桌上。

  6. 財團法人臺灣省嘉義縣新港奉天宮. 在地圖上檢視. 寺廟資料表. 寺廟附表. 關連. 基本資料. 資料來源: 政府官方資料. 座標定位方式: GPS 定位. 坐向: 188. 地址: 嘉義縣新港鄉大興村新民路53號. 電話: 05-3742034. 網址: 瀏覽寺廟官方網頁. 主祀神明: 天上聖母. 對主祀神明的稱呼: 開臺媽祖、船仔媽. 陪祀神明: 中壇元帥. 城隍. 西秦王爺. 開漳聖王. 玄天上帝. 五文昌帝君. 關聖帝君. 虎爺公. 聖父母. 三寶佛. 玉皇大帝. 創立起始年: 1622. 創立年代參考文獻: 明天啟二年 (陳清誥,《台灣省嘉義縣寺廟大觀》,文獻出版社,1964) 林德政主修《新港奉天宮志》,財團法人新港奉天宮董事會,1993. 建立沿革:

  7. 建築藝術-財團法人嘉義縣新港奉天宮全球資訊網. 奉天宮位於新港街市中心,創建於清嘉慶 16年(1811年),經多次的興修過程,發展成今日之建築格局。 正立面面寬為七開間,即三川、五門、耳房,全幅長達26.35公尺;深為四進或稱四落,即三川、正殿、後殿、凌霄寶殿,總進深達43公尺進,正殿前有拜亭,亭前留置丹墀,後殿帶左右配殿耳房,前後耳房間隔以東西廂房銜接,屬於街屋式廟宇規模較大的寺廟建築群,集閩、粵建築藝術風格於一身,極為珍貴,不論從縱觀整體或近觀細心品味,處處可見匠師的精藝巧思,與充滿意涵,為宗教建築藝術的瑰寶。 奉天宮現況的大木結構: 後殿乃完整的保存清道光24年(1844年)完成的漳州建築,呈圓而肥的「金瓜形」的金瓜筒。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