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5月3日 · 鴞鸚鵡最喜歡吃紐西蘭的原生植物陸均松 (Rimu tree),而鴞鸚鵡卻只在陸均松結果時才會進行繁殖,所以每兩到四年才會有幼鳥寶寶,導致繁殖的速度緩慢。 這次復育數量的大突破,也歸功於陸均松結果數量的增加。 鴞鸚鵡在1977年時,數量一度只剩18隻,直到目前,成鳥有147隻。 雖然這些新生幼鳥可能無法全都順利長大,但已經讓鴞鸚鵡的復育前進一大步。 新唐人亞太電視 丁雅娜 綜合報導. 【大千世界 Amazing World】YouTube頻道. 按讚加入 新唐人亞太電視台粉絲團. 紐西蘭 | 鴞鸚鵡 | 幼鳥 | 瀕臨絕種 | 動物保育 | 動物奇觀. 呆到差點滅絕! 鴞鸚鵡二度拿獲紐西蘭年度鳥. 2020-11-21 22:25:21.

  2. 2024年5月1日 · 【新唐人亞太台 2024 年 05 月 01 日訊】生態多元的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素有「城市之肺」美稱,不只能賞花、賞蝶,還有螢火蟲復育區,每年4、5月賞螢季,都有機會一睹閃爍螢光現蹤跡,趁著大安森林公園建園30週年,台北市政府,也邀請各國駐台使節,一同喝茶、欣賞螢火蟲飛舞美景。 黑夜中,一點一點螢光在掌心閃爍,螢火蟲重回大安森林公園,台北市長蔣萬安,趁著大安森林公園建園30週年,邀請駐台的各國使節來賞螢。 聖文森及格瑞那丁大使 柏安卓:「台北市之所以能夠,享受今晚的螢火蟲季,是因為這座城市的政治意志,顯示它對自然環境的足夠關心。 台北市長 蔣萬安:「螢火蟲成功地回到大安公園,現在大安公園有完整的生態系,不僅提供螢火蟲,還有蝴蝶和生物棲息。

  3. 2018年12月4日 · 一種被稱為漂浮花園的傳統農耕法,正在墨西哥城進行復興,當地居民意識到城市快速發展所帶來的汙染危害,決定聯合起來疏通運河,復興一種由阿茲特克人流傳下來的古老農耕法,墨西哥是全世界能看到奇南帕農耕法的唯一所在,它具有優秀的土地 ...

  4. 2021年4月30日 ·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04 月 30 日訊】嘉義縣阿里山鄉茶山村鄒族部落,有一個終年不滅的水火同源特殊地景,呼應鄒族人向「天神取火」的神話傳說故事。 目前正是螢火蟲季,茶山社區發展協會推出賞螢、取火遊程,吸引遊客上山體驗原民風情。 黑夜中,遊客高舉火把歡呼,嘉義縣長翁章梁夫婦與遊客們圍著火堆,一起跳舞,場面相當熱鬧! 這個向「天神取火」的傳說儀式,源自於鄒族的古老傳說。 茶山前村長 李玉燕:「很久以前,大地發生了大洪水,那所有的火種我都熄滅了,我大地陷入一片的黑暗。 茶山前村長 李玉燕:「目前只有天上的神有火,所以呢,各位等一下每一個人帶一支火把,我們要假裝到天上取火。

  5. 2019年11月23日 · 更新時間:2019-11-23 16:08:23. The video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新唐人亞太台 2019 年 11 月 16 日訊】紐西蘭年度鳥類比賽結果出爐,今年的冠軍是由不愛交際又瀕臨絕種危機的黃眼企鵝(Hoiho),牠是14 ...

  6. 2021年4月10日 ·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04 月 10 日訊】非洲布吉納法索一名農夫畢生致力於阻止沙漠化,他用一種非洲古老的農耕方法種樹 ,40年來造林無數。 由於對環境改善的巨大貢獻,被聯合國授予「地球衛士獎 (champion of the earth)」的殊榮。 位於撒哈拉沙漠南緣,西非內陸國家布吉納法索一個半農村城市瓦希古亞 (Ouahigouya),原本受到沙漠化影響逐漸一片荒蕪的土地,居然在一位農夫的努力下,開始出現茂盛森林。 薩瓦度哥:「今天在這裡看到的森林,以前真的是一片沙漠。 這裡沒有遮蔭或任何的一棵樹陰。

  7. 2022年9月29日 · 嘉義縣阿里山鄉鄒族原住民石光將,30多年前返回部落定居,期間經歷賀伯颱風,家被土石流沖毀;為了重建家園,他們夫妻倆融合鄒族元素,就地取材打造石頭屋,別出心裁的設計與建築,曾獲得「鄒族部落藝術空間」第一名獎項。 連日本男星福山雅治來台灣,都專程前來住宿。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