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12日 · 臺北市第 7 選舉區立委當選:徐巧芯 ① 李承龍(中華愛國同心黨) ② 徐巧芯(國民黨) ③ 羅丹(台灣維新) ④ 陳韋安(無黨籍) ⑤ 許淑華(民進黨) 臺北市第 8 選舉區立委當選:賴士葆 ① 劉佩玲(台灣維新) ② 賴士葆(國民黨) ③ 王閔生 ...

  2. 2024年1月13日 · 收藏. 2024(民國 113)年第 16 任總統副總統選舉、第 11 屆立法委員選舉於 1 月 13 日(星期六)舉行,投票時間上午 8 時至下午 4 時,下午 4 點開始開票。. 開票進度到哪裡了?. 選舉當天的開票直播哪裡能看?. 《經理人》一次整理 16 家線上開票平台、34 ...

    • 怕惹到美國!中芯獨董紛紛出走
    • 蔣尚義揭加入中芯歷史,中芯還未放棄先進製程
    • 中芯:半導體修正期將持續至2023上半年

    翻開中芯目前的董事會名單可以發現,清一色全都來自中國本地的前政府官員、學者或科技公司高管。再加上去年底,來自台灣的蔣尚義、梁孟松等台積老將接連辭去重要職務或離開中芯,不免讓人猜想,中芯是否正極力驅逐外國勢力,降低地緣政治風險。 不過一位匿名的半導體產業人士表示,美國政府給予的壓力,才是導致各國獨董相繼離開中芯的主因。綜觀近期大事件,從美方聯合日、韓、台成立 Chip4、擴大對中方設備制裁的範圍至 14 奈米等,殺招頻頻。產業人士分析,在半導體與政治掛鉤越來越深之際,各方對於對別去招惹美國政府的道理深有共識。 這名產業人士分析:「長期來說中芯肯定會希望都是中國人,但現在把外籍成員都驅離,時間還太早。」這意味著中芯並不會希望在製程技術還有進步空間時,失去來自外籍獨董們的幫助,也就是「趕走非本國獨...

    蔣尚義於 2022 年 3 月,接受美國電腦歷史博物館(Computer History Museum)口述歷史訪談,親自揭露了加入中芯的歷程。蔣尚義指出,他會加入是因為台積電的老同事、前中芯執行長邱慈雲的請求。 「從他(邱慈雲)接受中芯後,這個公司就開始獲利,但他卻還是因為製程研發的落後受到苛責。」蔣尚義說。由於兩人來自同個故鄉,加上雙方父母也都熟識,蔣尚義便希望能夠幫助他。不過,蔣尚義先去見了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稟告此事,最終取得了張忠謀的同意。 當時蔣尚義猶如「投奔敵營」的舉動,在台灣引起了軒然大波,蔣尚義也遭受不少媒體的攻擊。蔣尚義坦言「很受傷」。事實上,在接任之前,蔣尚義不是沒想到政治上的敏感關係,他還因此特意選擇一季只需出現一次的獨立董事職位來加入中芯,認為能以間接的協助幫助到好友...

    不過 7 奈米的出貨似乎並未反映在中芯第二季的財報上,毛利率為 39.4%,與第一季為 40.7% 相比微幅下降,但年增約 9 個百分點,倘若 7 奈米真能量產,毛利率應當會更高。第二季營收則 19.03 億美元,季增 3.3%,年增還來到 41.6%。此外,中芯 Q2 淨利為 5.14 億美元,季增 15%,但年減 25.2%。 對於淨利的下降,中芯表示與中國境內長達三個月的封城有關。該公司也指出,四到六月的獲利與 2021 年同期相比,少了 5.14 億美元。 不過在封城之下,智慧家居晶片收入成長了 42% 至 19 億美元,與手機需求放緩成明顯對比,但獲利能力依然受損。產能利用率則從原先的 100% 下跌至 97%。目前智慧手機營收占比 25.4%、智慧家居 16.2%、消費電子 23...

  3. 2019年6月11日 · 1. 決策效率低落: 過往,郭台銘可以憑藉個人智慧與經驗,在面對市場變化時,迅速做出決策,提早做出防範措施。 如今,9 人小組來自各領域的專家,看事情的角度不盡相同,為找到讓所有人都滿意的解決方案,勢必需要較長的討論時間,可能會錯過決策最佳時機,降低應變的彈性。 2. 個人或群體獨大: 一般來說,集體領導的成員應處於相等的地位,每個人都有充分的機會與時間發表想法。 然而,在實際的決策中通常很難達到平衡,有可能陷入某個較重要的個人或部門獨自決策。 3. 著重個人目標: 小組成員的專業不同,對問題的定義也不同,按常理,人會對與自身相關的議題特別敏感,就可能發生決策目標偏離組織目標、轉向個人目標的情況。 鴻海接下來的經營規畫,正式脫離郭台銘一人決策模式,邁向多人共治的時代。

  4. 2020年6月11日 · 具體執行的方法分為 4 個步驟: 拆解技能種類,盤點中長期人力供給量. 首先,人力資源部門須定義出,公司員工既有的職能種類 。 注意,職能和「職稱」不同,即便是工程師也可能負責不同的職能,像是系統工程師、零組件工程師等等。 基本職能拆解出來後,再依序歸納成職能組、職能群。 例如人力資源「職能群」底下,收整招募與人力規畫、學習與發展、薪酬與福利等「職能組」,其中招募與人力規畫的「基本職能」,包含人力規畫者、前期搜尋人才的專員、面試與聘雇的專員、招募助理等。 歸類在相同職能組裡的基本職能,因工作項目接近,員工只需 3 個月培訓就可以轉換職能。 而在職能組的層級,需 18 個月的訓練才能轉換。 如果想讓員工調往不同的職能群,例如自人力資源轉到工程單位,則要投入近 3 年的培訓資源。

  5. 2017年10月18日 · BCG合夥人兼董事總經理 徐瑞廷. 胡鈺苹 / 製圖. 敏捷開發不只是專案管理法,而是整個組織的變革! 拆解 7 大變革要素.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組織絕對不可能光靠一個又一個的敏捷開發專案,就能打破既有的層級和結構,變得更靈活彈性。 想讓組織變得更敏捷,是一個浩大的變革工程。 上期的文章 裡,我談到企業想要提升組織效率,最快做出符合顧客需求的產品,可以考慮推行「 敏捷開發 」(agile development), 將組織拆分成許多小團隊和部落,在短時間內產出可用、但不完美的產品,直接拿去測試顧客反應,再回頭修改,反覆執行這個循環,加速產品上市。 不過,你一定會說,任何組織絕不可能光靠成立一個又一個的敏捷開發專案,就能打破既有的層級、結構,立刻變得更靈活彈性。

  6. 2017年4月12日 · 1. 專業經理人自己不幹了,畢竟道不同不相為謀。 2. 董事會投票開除專業經理人,找另外的人來幹。 專業經理人能夠影響董事會的不外乎就是 報告營運現況、未來發展、目標達成等,至於相對比較抽象還有不確定的策略 ,都比較像是概要式的報告,董事會一般也不大會想聽得太細,畢竟執行跟報告都會有些落差,董事們只要知道自己的投資是不是獲得相應的回報就夠了。 例如毛利提高、營業額增加、組織人數控制、客戶成長數、客訴頻率多寡等等。 報告內容不佳,董事會不接受,通常還是在董事會上由各董事苦口婆心的跟專業經理人談。 談了沒有用? 那還是得談啊。 董事會既然開了,那就是一場你來我往唇槍舌戰的會議。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