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3月20日 · 金泳三所屬選區釜山市及鄰近的馬山市(現昌原市)的學生、市民在1979年10月16日發動大規模示威,20日遭政府鎮壓,26日朴正熙遇刺身亡,後續的 ...

  2. 2020年5月18日 · 1980年5月18日,位於南韓西南部的光州市民不畏前日頒布的緊急戒嚴令,發起大規模民主示威,卻遭獨裁軍頭全斗煥派遣陸軍空降部隊武力鎮壓,抗爭由18日延燒至27日,期間全斗煥數度下令增兵、封鎖全城,至少造成241名平民與27名軍警死亡,數千人受傷,遭逮捕入獄者更是不計其數,許多人至今下落不明,實際死傷人數恐成為永遠的謎團。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3. 2018年2月27日 · 當你的國家遭到侵略佔領,淪為他國的殖民地,你會屈從於殖民者的統治,還是奮力對抗?. 駐台北韓國代表部24日舉辦「韓國、台灣增進友好活動 ...

  4. 2018年6月25日 · 位於南韓慶山北道慶山的大邱大學,是南韓第1個在校園內設立和平少女像的大學,該校校長洪德律強調,慰安婦議題不是「個人問題」,「因為 ...

    • 昌原市, 大韓民國1
    • 昌原市, 大韓民國2
    • 昌原市, 大韓民國3
    • 昌原市, 大韓民國4
    • 昌原市, 大韓民國5
    • 上海法租界的臨時政府
    • 國民政府幫付房租
    • 建築幾經滄桑

    1910年,大日本帝國代表寺內正毅與大韓帝國總理李完用簽訂《日韓合併條約》,強行將朝鮮半島與日本合併,朝鮮半島淪為日本殖民地。隨後日本廢除「大韓帝國」政府,設立「朝鮮總督府」, 總督由日本人擔任,直隸於天皇,在當地擁有立法、司法、行政及軍事大權。 1919年,韓國爆發「三一運動」,數十萬韓國民眾高喊「大韓獨立萬歲」,集體反抗日本統治。孫秉熙等民族代表簽署獨立宣言書,並經人轉交到朝鮮總督府。但最終運動被當局武力鎮壓,功敗垂成。事後不少有志之士流亡海外,相當一部分人來到了中國。 「三一運動」的教訓讓一些韓國志士意識到,必須有組織地抵抗日本統治。1919年4月,一些人來到上海,在法租界成立了臨時議政院和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制定了臨時憲法。在此前後,流亡俄國和留在韓國的志士們也分別在海參崴和漢城(今首...

    1921年,孫中山在廣州成立護法政府,韓國臨時政府立即派專人向其提出合作請求,孫中山答應,臨時政府進駐廣州的代表由護法政府承擔一切公務和生活開支,其後第四期還吸收了一批韓籍學生。 1925年國民政府成立後,又與朝鮮民族革命黨黨首金元鳳(金若山)及臨時政府合辦多個軍事人才培訓項目,為臨時政府軍隊「光復軍」的成立打下了基礎。 30年代,由於日本在中國的步步緊逼,國民政府從南京轉移到武漢,1937年底又搬到了重慶。大韓民國臨時政府也被迫幾經輾轉,先後搬遷至杭州、鎮江、南京、長沙等地,並於1940年來到了重慶市渝中區七星崗蓮花池38號,同時還在當地設立了光復軍司令部。 《重慶晨報》曾經報導過,臨時政府辦公室所在的地方是當地商人范伯溶的房產,當時韓國人沒有財力支付一年40萬法幣的租金,還是從國民政府處...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臨時政府成員以個人名義回國。 臨時政府和其他有關的建築則留在了中國。這些建築也經歷了不同的保存和修複過程。 根據《重慶晨報》報導,1991年,中韓兩國尚未建交,研究臨時政府歷史的韓國教授趙東傑組織了一次在中國境內的考察。來到重慶時,他激動地發現臨時政府的舊址保存完好,但同時也得知該地已被列入某集團的舊房改造計劃,隨時準備拆遷。趙東傑回到韓國後,立刻向韓國政府匯報了此事。 此後中韓幾次就此展開談判,終於在1994年達成協議,修複該舊址,建立重慶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陳列館,現歸重慶市文物局管理。 有些建築就沒這麼幸運了。 《重慶日報》2010年的報導顯示,韓國臨時政府主席李東寧舊居曾被「誤拆」。作為重要抗戰遺址,該建築此前已被納入《重慶抗戰遺址總體規劃》...

  5. 2015年8月9日 · 贊助本文. 南韓已故前總統朴正熙(取自網路). 南韓大韓民國)自1948年獨立至今,先後11人出任總統,其中超過半數下場淒慘:1人(李承晚)被 ...

  6. 2020年1月19日 · 北韓的生活水準高度貧窮,甚至曾導致33萬人活活餓死,這樣「險惡」的暴虐政權,卻仍在世上屹立不搖。. 圖為2019年11月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視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