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中元普渡的由來與意義. 佛教中元普施盂蘭盆法會的傳統,起源自《佛說盂蘭盆經》。. 目犍連尊者藉由供佛齋僧之威德力,須臾間超薦墮落在鬼道的母親得生善趣。. 因此,普度蘊涵著孝親報恩、上供下施的大功德。. 普度的真義是一切皆普、一切皆度,冥陽 ...

  2. 2023年8月21日 · 中元節的由來是什麼? 農曆七月十五日是傳統民間重要節慶。 在古代,這一天會以剛收成新穀祭拜祖先,而掌管地府中元地官在這天壽誕,所以道教將之稱為「中元節」;而 佛教「盂蘭盆節」也在同一天,又相傳農曆七月是鬼月,在這個月中「好兄弟」們會回來人間受人祭拜,因此僧道俗三流合一,最終融合成為今日大家所稱「中元普渡」。 (延伸閱讀: 「中元節」也是孝親節?...

  3. 農曆七月的中元普渡,是華人的重要節日,各地方上的普渡陸續舉行長達一個月。農曆七月十五的“鬼節”,又稱“中元節”或“盂蘭盆節”。關於鬼節的傳說很多,到了... 農曆七月普渡 在早期的台灣社會中,孤魂野鬼被視為社會不安的源頭。

  4. 普渡的由來與意義. 農曆7月15的盂蘭盆法會(盂蘭盆節,又稱佛歡喜日),即將來臨。. 民間的風俗認為七月十五地獄門大開,閻羅王放假,餓鬼統統被釋放,所以便燒冥紙,燒衣服,殺牲口來拜祭鬼神,稱為中元普渡。. 因此,一般人都誤認此日是替亡者超度的 ...

  5. 2021年8月3日 · 普度儀式. 中元祭祖. 其實中元除了普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習俗那就是祭祖了,祭祀祖宗除了有延續香火的概念,還體現了我們飲水思源、知恩圖報、不忘本的孝心。 在古代的農耕社會,每到七月就有不少的農作物都成熟了,人們收割農作物後會祭祀天地拜祖先,也就是所謂的「秋報」。

  6. 2023年8月15日 · 中元普渡的由來有著悠久的歷史。 相傳,中元節源自於道教的經典《太上感應篇》。 該經典中描述了陰間在農曆七月十五日開放的情景,並提到人們應該超度亡靈以緩解他們的苦難。

  7. 普度原意是超度四方孤魂野鬼,以宮觀寺廟為中心來舉行法會,日夜誦經,普度亡魂,餓鬼囚徒亦可得到解脫。 因此, 道教 的中元節原本是祭祀地官並超度亡靈餓鬼的節日。 但在魏晉之後,佛教信仰引進中國,其盂蘭盆節普度眾僧的習俗,結合道教中元節普度餓鬼的祭典,形成集佛、道思想於一體的 中元法會 [3] 。 日期 [ 編輯] 參看 [ 編輯] 中元節與盂蘭盆節. 盂蘭盆節. 參考資料 [ 編輯] ^ 《禮記.月令》:「是月也,農乃登穀,天子嘗新。 《春秋公羊傳》:「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嘗,冬曰烝」 《詩經.小雅.天保》:「禴祠烝嘗,於公先王。 」漢.毛亨.傳:「春曰祠,夏曰禴,秋曰嘗,冬曰烝。 《 春秋繁露 》:「古者歲四祭。 四祭者,因四時之所生熟,而祭其先祖父母也。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