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1 EUR =

    35.183 TWD

搜尋結果

  1. 2022年9月12日 · 06:28.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文. 德國之聲. 發布時間:2022-09-12. 瀏覽數:11292. 自今年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歐元兌美元匯率大幅下跌最近更一度跌破心理學上重要的與美元平價水準日前歐元跌破0.99美元大關為近20年來首次創下2002年12月以來最低水準歐元為何下跌面對不斷上漲的天然氣價格和對俄羅斯會永久停供天然氣的擔憂歐元區景氣預期普遍惡化從而拖累歐元這一單一貨幣。 德國和義大利等大經濟體對俄天然氣的過度依賴令投資者不安。 經濟學家預估,歐元區的經濟衰退將比美國更快、更痛苦。 此外,美國和歐元區之間存在利率差異。 美國聯邦儲備局在抑制通膨方面出手更快,更堅決,大幅提高利率。

  2. 2023年2月1日 · 天下Web only. 發布時間:2023-02-01. 瀏覽數:3087. 壞消息黑天鵝滿天飛的2022年終於結束總結過去一年歐元區經濟成長居然出人意外的超車中國和美國後疫情時代新冠持續擾亂全球成長的傳統模式。. 歐盟公布第四季的經濟成長與前一年同期相比 ...

  3. 1998年6月1日 · 本日焦點. 財經焦點. 歐元將取代美元歐洲統一貨幣自明年元旦開始實施, 將創造出全世界第二大經濟區, 貿易量與國內生產毛額和美國不相上下。 它將帶來富足與繁榮,投資與購併, 也將引出失業與民族主義的幽靈。 文. 賓靜蓀. 天下雜誌205期. 發布時間:1998-06-01. 瀏覽數:345. 在歐洲史上,第一個發行共同貨幣、流通全歐的政權是羅馬帝國。 歷經無數戰火摧殘,二十世紀末,現代歐洲十一國:德、法、西、義、愛爾蘭、荷、奧地利、比、芬蘭、葡、盧森堡,也將組成一個「沒有羅馬的羅馬帝國」。 十一國政府放棄象徵國家主權的貨幣發行權,放棄以貨幣貶值來刺激投資或增加出口,放棄以增加財政支出來振興經濟的手段。

  4. 2022年7月14日 · 歐元與美元的平盤反映了哪些問題? 未來還會更低嗎? 針對這個問題野村貨幣策略分析師羅徹斯特Jordan Rochester接受彭博電視專訪時分析歐元這波急貶主要反映了兩大問題第一反映了歐洲地區的經濟風險尤其是俄羅斯暫停對德國供給天然氣對經濟的影響。 德國電價1年間大漲近5倍,拖累德國經濟和歐元前景. 德國是歐盟最大的經濟體,因為烏俄戰爭和後續對俄羅斯制裁導致的天然氣供給問題,已經對德國經濟造成巨大的影響,也拖累了歐盟的經濟前景。 根據《彭博》6月底的報導,德國目前的電價已經高漲到每小時每千瓦262歐元。 根據數據平台Statista的統計,去年5月德國的大宗電價每小時每千瓦才不過平均53歐元。 也就是說,1年多一點的時間內,德國的電價大漲了4.9倍。

  5. 2017年9月25日 · 天下Web only. 發布時間:2017-09-25. 瀏覽數:5848. 受歐元區景氣回穩及歐洲政局趨於穩定的帶動年初至今歐元兌美元匯價已累計升值14左右9月24日德國聯邦議會大選前最後一個交易日歐元匯價還一度站上1.2美元大關歐元走勢反映歐元區經濟復甦力道. 「今年歐元兌美元升值反映了歐元區的經濟成長勢頭,」歐洲中央銀行理事會官員愛沙尼亞央行行長韓森表示。 轉強的經濟為今年的歐元走勢帶來了可觀的支撐。 9月7日,歐洲央行會議上修今年度對歐元區的經濟成長預測,由1.9%上修至2.2%,是自2007年以來的最大增幅。

  6. 2017年9月5日 · 財經焦點. 歐元今年是在強什麼一路向上今年的歐元只有這四個字可以形容兌美元從年初的一歐元對1.0455美元到現在 (9月5日)的一歐元對上1.1906美元升值超過13%本來不在亮點區的歐元區為何甩開美元英鎊脫穎而出? 圖片來源:黃明堂. 編譯. 黃維德. 天下Web only. 發布時間:2017-09-05. 瀏覽數:9769. 今年前8個月歐元大幅走強,原因在於歐洲經濟意外活躍、政治風險下滑,以及對手貨幣走弱。 1月至今,歐元對美元已升值13%,並於週二打破了1.20美元兌1歐元的重要關卡。 歐元對英鎊升值8.4%,對瑞士法郎升值6.6%。 這是個十分戲劇性的轉變。 2017年初,經濟學家預測歐元會繼續陷於苦痛之中,部分觀察家甚至質疑它的存活能力。

  7. 2012年10月3日 · 最近幾週,義大利與西班牙的公債利率下跌。 西班牙首相甚至表示,希望不必接受紓困。 雖然問題國情況還是很艱困,但有ESM和歐銀購買公債做後盾,市場總算找回了信心。 《經濟學人》一直認為單一貨幣如歐元,需要一個最後借款人。 現在,終於出現了。 但還是有很多事情可能會出錯。 萬一某些國家改革不力時,歐洲央行會不會停止買進債券? 若真如此,原該防範市場恐慌的歐洲央行,反會變成市場恐慌的來源。 但如果歐洲央行無條件地買進,又會讓自己抱了滿手壞帳。 這種兩難,勢必會導致與德國央行的緊張關係。 如果,歐元區的危機只依靠歐洲央行的這些做法,而缺乏進一步整合的政治性進展,那麼國家與銀行間的緊張,勢必無法避免。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