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7月17日 · 12小時的進食窗口對健康的好處縮短到11小時會增加1倍縮短到10小時之後再增加1倍以此類推直到達成8小時窗口。. 對於我們許多人來說,在8小時或更短的時間內進食,只有幾天或許還辦得到,要連續維持幾個月或幾年相對很難達成。. 12小時窗口 ...

    • 三餐不忌口,小心體脂肪與血脂肪找上你
    • 改變用餐順序,脫離胖胖危機
    • 「蔬菜→蛋白質→澱粉」,這樣吃才對
    • 外食族進餐順序建議
    • 書籍介紹

    各位平時如何解決一日三餐呢?早上急急忙忙趕著出門,早餐買了就狼吞虎嚥(有時甚至還不吃早餐);午餐和同事訂便當(三配菜、一湯、一主食,吃得超滿足)。下班後吃晚餐更不忌口,三天兩頭與朋友相約,燒烤、火鍋、吃到飽,如此隨心所欲的飲食方式,長期下來,體型自然越來越圓潤。 身體必需的三大營養素為:醣類、蛋白質、脂肪。其中的醣類經過消化、吸收後,會使血糖攀升、刺激胰臟分泌胰島素。胰島素就像一把開啟細胞大門的鑰匙,可使血液中的葡萄糖進入細胞、用以維持人體必要機能,而在細胞利用完葡萄糖之後,血糖值便會逐漸下降、趨於恆定,胰島素分泌也會跟著得到控制。 若長期攝取過量醣類或高糖分(即高GI值)食物,血液中的胰島素便會持續呈現高濃度狀態,以促進體內各式生化反應的合成,減重者最討厭的體脂肪與血脂肪也是由此而來。因此...

    其實,只要改變進食順序、了解食物的營養成分、吃對分量,就可逃離胖胖危機,還可協助調整餐後的血糖平衡。 例如,餐前先喝一碗250毫升的清湯,可有效減少胃部容積,接著再吃青菜與低脂肉類、海鮮、蛋、豆製品等,利用膳食纖維與蛋白質增加飽足感,最後才吃飯、麵等主食。 2011年發表在學術期刊《Asia Pacific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的研究指出,用餐時先讓受試者吃蔬菜(包心菜與牛番茄),再吃碳水化合物(米飯),可優化餐後30分鐘與60分鐘的血糖控制,更可降低糖化血紅素(HbA1c)。2015年7月發表在《Diabetes Care》期刊的研究也顯示,受試者先吃蔬菜(番茄生菜沙拉佐義大利醋、奶油花椰菜)與蛋白質(去皮烤雞腿肉),之後再吃碳水化合物、果汁(麵包與...

    上述兩篇研究都顯示,用餐時先吃生菜沙拉再吃米飯,能有效控制餐後血糖。其他國外文獻更指出,生萵苣(60公克)、橄欖油(10公克)與醋(10公克)一起食用,能夠緩和餐後血糖上升、抑制食慾。主要的原因是,生萵苣中的水溶性膳食纖維具高黏性,能延遲、降低胃排空速率(拉長消化時間)、抑制血糖上升速率。此外,生萵苣的非水溶性膳食纖維,也能改善體內胰島素阻抗,使血糖變得更容易控制;橄欖油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簡稱MUFA,能強化胰島素敏感性,並刺激胰高血糖素樣肽-1(Glucagon Like Peptide 1,簡稱GLP 1,迴腸的分泌物之一)分泌;醋則能有效減緩消化速率、抑制餐後血糖上升。 此外,用餐時先吃蔬菜,可因青菜中所含的膳食纖維提高飽足感,...

    由於現在人的生活型態改變,外食的機率大增,在不知不覺中就攝取過多的鈉、油和糖,讓身體負擔增加。因此以下特別針對外食族,提出關於進食順序的建議: 1. 吃西餐時 到西餐廳吃排餐時,大多數人都會習慣性的按照上菜順序食用。若想減重,可以試著依照前面介紹的進餐順序,先吃生菜沙拉、牛排,最後再喝濃湯(若店家提供的是清湯,可改至用餐前食用)、吃鐵板麵。飲料則可選無糖果汁或是無糖的原味茶,但建議還是以白開水為主。 1. 吃中式料理時 先喝蛋花湯、豬血湯或味噌湯等湯品增加飽足感,接著點一盤燙青菜(如地瓜葉、大陸妹、豆芽菜、空心菜等,約25大卡至38大卡),並請店家不要在上頭淋滷汁或醬料,以免吃進不必要的油脂。接著再吃含蛋白質的豆腐、魚、蛋類、肉,例如,一顆滷蛋、粉肝、腱子肉等,最後可吃小顆水餃(7顆至8顆為...

    《不斷醣、降三高的七七七飲食法:貪吃的營養學博士這樣吃,遠離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體檢數字全正常。》,大是文化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作者:楊惠婷 作者楊惠婷,現為臺北醫學大學食品安全學系副教授,專長為精準營養、食品安全及保健食品研發等,是營養與食品雙專業的跨界教師。 雖然學的是營養,偏偏楊惠婷從小就是易胖體質,血壓、血脂、血糖更是經常超標赤字。但自從她獨創七七七飲食法,並親身實證:每天70公克醣、餐餐七分飽、七天為一循環,不只成功降三高(健檢指數完全正常),甚至體脂肪率迅速下降。所謂70克醣是多少食物、七分飽是哪種程度,怎麼辦到?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2. 2020年7月17日 · 一開始先建立12小時進食窗口持續一兩個星期然後再嘗試每週將進食時段遞減1個小時這麼做是因為最佳的進食窗口是在8到11小時之間12小時的進食窗口對健康的好處縮短到11小時會增加1倍縮短到10小時之後再增加1倍以此類推直到達成8小時

  3. 2020年7月17日 · 營養科學. 生理時鐘. 限時進食. 進食時間. 卡路里. 生活作息. 喝酒. 吃零食. 限時進食絕對跟計算卡路里無關只是讓你對吃東西的時間更有紀律我們發現在89小時內進食可以達到最佳的減重效果你可以維持這種進食模式直到獲得自己滿意的結果

  4. 2018年9月20日 · 外食族進餐順序建議 由於現在人的生活型態改變外食的機率大增在不知不覺中就攝取過多的鈉油和糖讓身體負擔增加因此以下特別針對外食族提出關於進食順序的建議: 吃西餐時 到西餐廳吃排餐時大多數人都會習慣性的按照上菜順序食用

  5. 2020年7月17日 · TNL精選書籍,讓你站上文字巨人的肩膀,遠眺世界。. 訂閱作者. 收藏本文. 限時進食絕對跟計算卡路里無關只是讓你對吃東西的時間更有紀律。. 我們發現在89小時內進食可以達到最佳的減重效果你可以維持這種進食模式直到獲得自己滿意的結果 ...

  6. 2016年4月11日 ·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正確的飲食型態才是體內淨化的關鍵除了慎選食材細嚼慢嚥外進食時盡可能將水果和正餐分開吃。 作者:楊定一(洛克斐勒大學分子免疫及細胞生物學系兼任教授,現任長庚生物科技董事長,致力提倡預防科學,著有暢銷書《真原醫》) 多年來,常有朋友提問:「斷食與灌腸對健康是否有幫助? 」我總是與他們分享奧地利名醫馬耶爾醫師(Dr. Franz Xaver Mayr)的名言─與其教導人們如何斷食,我們更該教人們如何正確飲食! 也就是說,雖然適度斷食的確是淨化體質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正確飲食型態才是健康的根本。 Tags: Dr. Franz Xaver Mayr. 健康. 斷食. 有機. 楊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