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2年4月1日 · 「情緒不懂得紓解,失控表現在外的是暴怒,壓抑隱藏在內的則是焦慮、憂鬱,」長年專注兒童青少年情緒管理的臨床心理師王意中說。 許多人常誤以為情緒管理就是「不要生氣」,但實際上,人人都有生氣的權利,青少年也一樣,只不過每個人表現情緒的方式各有不同,輕則沉默冷戰,重則咆哮喧鬧、甚至傷害自己或別人。 王意中認為,家長從小就告誡孩子「你不應該生氣」,卻從沒告訴他們「生氣時該怎麼辦」,因此孩子只好選擇最安全的方式——模仿。 父母一碰上不順心的事,怒氣沖沖地把電話一摔,或將桌上碗盤統統掃到地上,久而久之,孩子和同學吵架,也出現撕碎對方課本、或以暴力解決的行為。 當家長批評孩子情緒控管差,卻忽略了,自己的行為也相差無幾。

  2. 2023年7月21日 · 陪伴憂鬱症患者,可先建立 與憂鬱者相處的5個心態 : 陪伴先於鼓勵 :同理陪伴取代鼓勵激勵,專注傾聽取代批評建議,避免帶給對方壓力。 重視對方經驗 :對方不要用自己/他人的經驗去說教或試圖藉此淡化對方的感受,每個人的感受都是真實且重要的。 避免進行比較 :避免用「比較」的方式告訴對方狀況並不嚴重、試圖緩解對方感受,不管遭遇如何,他的感受都是真實、不可否認的。 耐心勝於成效 :耐心陪伴,可是若對方狀態未好轉,也不要灰心。 記得量力而為 :對對方表達關心,同時記得量力而為,不要給出自己做不到的承諾。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3. 2016年6月1日 · 2016-06-01. .文 / 孫越. .出處 / Web only. .圖片來源 / Unsplash. 字級. 收藏. 分享. 最近我發現有些很健談朋友,變得不太說話了。 或許是因為年紀大了,講話的機會少,開口又怕得罪別人,就算老朋友聚在一起,再見不到他們談笑風生、眉飛色舞的模樣。 為什麼會這樣呢? 朋友說,有時看到別人亂丟垃圾,很想過去勸勸他,可是一想到或許會被罵、被羞辱,最後還是覺得眼不見為淨,算了。 我覺得這是不對的。 有些事情對就是對,錯就是錯,沒有什麼灰色地帶,如果你不出面指出對方的錯誤,那不就沒有是非了嗎? 只可惜現在願意這樣做的人,實在是太少了。 最令我失望的,是許多人在面對不對、不公平的事時,經常保持旁觀者的沉默。 我不知道這樣的沉默代表什麼意思? 是不以為然?

  4. 2018年4月5日 · 「為什麼我丈夫跟別人聊得很開心,跟我卻無話可說? 學員的這些問題在現實生活中普遍存在,甚至可以說是一種社會現象。 西方國家曾進行過一項關於兩千名已婚人士的婚姻交流狀態的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雖然很多夫妻每天都會見面,但他們之間的交流卻變得越來越少。 除去一起入睡的時間,四分之一的夫妻每天交談時間不到十分鐘;四%的調查對象因為工作太忙,完全忽視伴侶;二五%的人已經記不清上一次與愛人溫馨地共進晚餐是什麼時候;還有三分之二的調查對象表示,相比於與伴侶在家共同做飯、吃飯,他們更享受用這些時間獨自上社交網站。 這樣的情況也同樣出現在臺灣、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調查發現,中年夫妻之間的溝通正變得越來越少,尤其是三十歲~四十歲的夫妻,超過五 %沒有太多的家庭內部交流。

  5. 2024年1月19日 · 2024-01-19. .整理 / 游奕凱. .責任編輯 / 黃玟綺. .出處 / 康健編輯部.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字級. 收藏. 分享. 情緒管理是什麼? 情緒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情感,喜、怒、哀、樂、擔心、害怕、煩惱和嫉妒等都可納入情緒的一環。 情緒是由外界的刺激而來,曾有研究發現人一天中有超過6,000個念頭自腦中一閃而過,足以展現情緒對個體生活的重要性,好的情緒管理對於職場和生活更有正面效益。 國外研究曾發現,不當的情緒管理,對於公司的危害很大。 職場中常見的不當情緒包括憤怒、擔憂、恐懼以及悲傷等,當這些不當情緒缺乏梳理。 長期受困於負面情緒之下,不僅人際關係受影響,更可能使工作績效和員工忠誠度降低,整體產值也將大打折扣。 推薦閱讀:壓力大對身體有7壞處!

  6. 2023年7月6日 · 1x. 心理健康亮紅燈,大多數人卻常羞於求助心理諮商。 心理諮商跟身心科有什麼不同? 心理諮商有健保給付嗎? 自費價格是多少? 本文整理諮商流程、免費諮商資源一次看。 2023-07-06. .文 / 柯勝文. .責任編輯 / 陳祖晴. .出處 / 康健編輯部.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字級. 收藏. 分享. 心理諮商是什麼? 心理諮商(英文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是一門協助個人了解自我,處理生活危機,增進正向改變的專業服務。 但許多人常常混淆諮商心理師、臨床心理師和精神科(身心科)醫師。 至於心理醫生,醫學上沒有這個正式職稱,是大眾誤用,通常泛指心理衛生專業人員、身心相關症狀的治療者。

  7. 2021年11月17日 · 2020年6月,一名21歲、腦部嚴重受損而昏迷的女子,被送進柯曼杜奇的病房。 「所有臨床診斷的測試、實驗,都指出她腦內不存在意識活動。 」女子的病情非常悲觀,家人一度被告知,她很可能永遠不會再醒來。 但當柯曼杜奇使用馬西米尼的新方法,量測該名女子的PCI,所有人都震驚極了。 「只有短短幾秒鐘,我在螢幕上看到,她還在,在她的大腦裡。 」這名女子的PCI顯示,她的腦內仍存在高度整合性,被判定為尚有極低度的意識。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柯曼杜奇因此對復健人員說:「你們現在起要扮演偵探,四處搜尋、把她找回來! (與昏迷的人重新連結,是許多家屬的心願。 圖片來源/Unsplash) 接下來數週,復健人員開始定時去移動患者的手指、手臂、腿部,藉此刺激她的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