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意為「歸依蓮華上之摩尼珠」,即西藏佛教徒向蓮華手菩薩(梵 Padma-pāni)祈求未來往生極樂之時所唱之六字明咒。 西藏佛教徒相信此菩薩在極樂世界(藏 bde-ba-can)之蓮台救濟祈禱者,令出離生死,故不問僧俗,盛行口唱此明咒。
  1. 其他人也問了

    • 概觀
    • 基本介紹
    • 六字大明咒
    • 咒語介紹
    • 六字真言
    • 結印方法
    • 大明咒歷史
    • 大明咒功德

    唵嘛呢叭咪吽是藏傳佛教的咒語,又稱六字真言。漢語音譯為唵、嘛、呢、叭、哞、吽、。是藏傳佛教中最尊崇的一句咒語。 唵ōng)、嘛(ma)、呢(nī)、叭(bēi)、咪(mēi)、吽(hōng) 藏傳佛教的手印及咒語等,常令人感到十分神秘而深不可測。我們常常聽到觀音的咒“唵瑪呢啤咩吽”,但各人有各人的讀音,令人混淆。

    •中文名:唵嘛呢叭咪吽

    •別名:六字大明咒

    •所屬宗教:藏傳佛教

    •梵文讀音:Om Mani Padme Hum

    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是觀世音菩薩慈悲的咒語,三昧是正定正受。在《圓覺經》中說,有三法門,皆是圓覺親近隨順,十方如來 ,因此成佛,十方菩薩,種種方便,一切同異,皆依如是三種事業,若得圓證即得圓覺。那就是奢摩他、三摩缽提(猶三昧)、禪那。若諸眾生修三摩缽提,先當憶想十方如來十方世界一切菩薩,依種種門,漸次修行勤苦三昧,而修持六字大明咒就是屬於三昧法門的範疇。

    那么,六字大明咒的修學就必須有正確的見解,通過正見的原則使得心中貪、嗔之念消滅無餘,這是清淨意業的功夫。不說妄語、綺語、惡口、兩舌等話傷害到眾人,這是清淨口業的功夫。確的行為,一切行為都要符合佛陀的教導。不作殺生、偷盜、邪淫等惡行,這是清淨身業的功夫。身口意業的清淨正是三昧正定的表現。

    毫不懈怠地修行以達到涅盤的理想境地,繫念正道,不起邪念,即是以持念六字大明咒方法,攝心制心,使之不受外物慾念所動搖,專心致志地修習三昧正定,於內心靜觀四諦真理,以進入清淨無漏的境界。

    從修學六字大明咒進入三昧境界,自然擁有無量福德可以施濟萬方,以慈悲心施財、施法門、施寶、施智慧於無數眾生,行解並重,就能達到進入菩薩果地,那是六字大明咒三昧法門經典之功。

    介紹

    大明六字的梵文讀音為Om Mani Padme Hum,是觀音大士的名號 。“瑪呢”解作如意寶珠,指觀世音大士之悲心,令所有願求都能如意得成;“啤咩”解作蓮花,指觀世音大士如蓮花一般清淨不染與其清淨智。念誦本咒即特別啟請大悲觀世音菩薩的加持。六字大明咒是“唵啊吽”三字的擴展,其內涵異常豐富、奧妙無窮、至高無上,蘊藏了宇宙中的大能力、大智慧、大慈悲。此咒即是觀世音菩薩的微妙本心,久遠劫前,觀音菩薩自己就是持此咒而修行成佛的,佛名正法明如來。

    讀音

    嗡(ōng)嘛(mā)呢(nī)叭(bēi)咪(mēi)吽(hōng) 嗡:讀(ōng 嗡),是藏語系佛教的讀法。漢語系佛教讀“唵”。ōm 是正確讀音,OM=AUM,最後要閉唇。 呢:nī 是捲舌音,發音時舌尖要上翹頂上齶,然後放開發?ī音。 叭:bēi 咪:mēi 其它寫法有[口+彌]、[口+迷]等。要讀成mēi,不能讀成 mī,由梵文詞的位置格變化而來。 吽:發音為(hōng轟),也有書注音為(hòng)。發一聲還是四聲都可以,可根據場景與意願自行覺定。

    咒語象徵意義

    唵 “唵”字能減除天界眾生之痛苦;天界的眾生得享長壽及福樂,故少會想及死亡及未來生之事情。在命終前,他們身體會失退光澤、體生臭味、遭其友人遺棄而生極大的痛苦。在念誦這一個音節時,修持的人會想及天界眾生的痛苦而發心令他們離苦。

    六字真言:藏傳佛教名詞。從字面上解釋,六字真言是“如意寶啊,蓮花呦!”這一感嘆語句。據說是佛教秘密蓮花部之“根本真言”。它包含佛部心、寶部心、蓮花部心及金剛部心等內容。具體解釋是:

    “唵”,表示“佛部心”,謂念此字時,自己的身體要應於佛身,口要應於佛口,意要應於佛意,認為身、口、意與佛成一體,才能獲得成就;

    “嘛呢”,梵文意為“如意寶”,表示“寶部心”,據說此寶出白龍王腦中,若得此寶珠,入海能無寶不聚,上山能無珍不得,故又名“聚寶”;

    “叭咪”,梵文意為“蓮花”,表示“蓮花部心”,以此比喻法性如蓮花一樣純潔無瑕;

    “吘”,表示“金剛部心”,祈願成就的意思,即必須依賴佛的力量,才能得到“正覺”,成就一切,普渡眾生,最後達到成佛的願望。

    藏傳佛教將這六字視為一切根源,主張信徒要循環往復吟誦,才能積功德,功德圓滿,方得解脫。據說,藏學家的最新研究成果,認為六字真言的意譯為“啊!願我功德圓滿,與佛融合,阿門!”還有的藏醫學著作認為六字真言的詩意解釋是:“好哇!蓮花湖的珍寶!”

    石碑護身符是密宗佛教和南傳佛教常用的符咒儲藏器物。將符咒儲藏後可以隨身攜帶。如同轉經輪,方便生活中一邊勞作一邊做佛教功課。

    大明咒石碑護身符組成方法解析

    (石碑護身符組成之一雲海石)唵為白色,象徵本尊之智慧,屬於禪定波羅蜜多,能除傲慢心

    (石碑護身符組成之一四葉幸運石)嘛為綠色,象徵本尊之慈心,屬於忍辱波羅蜜多,能除嫉妒心。

    (石碑護身符組成之一蜜蠟石)呢為黃色,象徵本尊之身、口、意、事業、功德,能除貪心。

    (石碑護身符組成之一靛藍晶)叭為藍色,象徵本尊之大樂,屬於布施波羅蜜多,能除痴心。

    釋迦牟尼佛住世時,有菩薩名除蓋障—八大菩薩之一,懇求釋尊傳授六字大明咒,釋尊云:“我於過去世,曾經向蓮花象王佛學習此咒。”而蓮花象王佛又從何處學習此咒耶?

    原來蓮花象王佛經歷無數世界,學習此咒不得結果,及至西方極世界,謁見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乃請觀世音菩薩傳授,當時大地震動,天雨寶華,種種神變瑞相現前。蓮花象王佛獲咒後,普度眾生,無量無數。

    釋尊在過去世,未成佛前,曾得蓮花象王佛傳授此咒,而成佛後,亦曾傳授此咒多次。惟當除蓋障菩薩請求傳授,釋尊卻云:“印度某大城中,觀音菩薩化身為一居士,彼起止污穢,且有妻有兒,但不可輕視,彼實為觀音菩薩化身也”。

    除蓋障菩薩於是率領千二百名羅漢,旨謁居士。居士傳授六字大明咒之後,即示現種種神通變化,除蓋障菩薩以瓔珞供養居士,居士卻之云:“我不須要供養,你供養釋迦牟尼佛可也”。

    功德與世俗之福德相異,福德乃有漏,有限制者;功德則無漏,無限制也。以六祖壇經而言:平等是功,現性是德。

    功德偈:

    功超有漏證無漏

    德轉凡心為佛心

    此謂每日均須改造人心,若不改造,則無功德,始終輪迴也,發願小者將人心改造為羅漢心,亦有改造為緣覺心,或菩薩心者,而無上正等覺三字遂改為無上菩提心。

    四聖甚好,仍以佛為究竟。

  2. 由. jessie 焦潔西. - 2020 年 9 月 17 日. 0. 2789. 淨空法師這樣念才會靈. 念佛持咒能消除疾病是有此一說靈不靈就要看你自己。 這個話怎麼說? 念佛你會念嗎? 你會念就靈,你不會念不靈。 不會念的人有口無心,這個不靈,會念的人是心口一如,口裡有阿彌陀佛,心裡有阿彌陀佛,這個靈,這個行! 念咒也一樣。 念咒一定要有老師教導,咒屬於密法,咒講求三密相應,你只有口,沒有身,沒有意,三樣缺了兩樣,那個咒念得不靈;三個條件具足,這個咒靈。 譬如說,現在密教裡面,大家念得最普遍的是觀世音菩薩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叭、咪、吽」,念這個咒的人很多。 我們只有口念,我們身密、意密沒有,怎麼念功夫也不得力。

  3. 2017年7月13日 · 唵嘛呢叭咪吽音譯自梵文ॐ मणिपद्मे हूं (oṃ maṇi padme hūṃ),是佛教中最簡短但卻意義重大的一個咒語。 這六字真言究竟意義何在? 《佛光大詞典》給出的釋義為:原為喇嘛教徒所稱唱之觀世音菩薩之心咒,後廣為一般佛教徒所誦持。 即指「唵嘛呢叭 [口*爾](咪)吽」六字真言,乃表示「歸依蓮華上之摩尼珠」之義。 此真言為阿彌陀佛讚歎觀世音菩薩(蓮華手菩薩)之語,為一切福德智慧及諸行之根本。 x. 許多資料都指出,「六字大明咒」的內涵異常豐富,奧妙無窮,當中醞藏了宇宙的大智大能,時常念誦,能救一切病因,能除一切災禍,具有不可思議的功德。 這是何等神秘又奇妙的力量,如訴諸科學必然無法得到合理的解釋,也是因為這個緣故,此類宗教咒語一直都被列入為神秘主義的範疇。

  4. 念一些嗡嘛呢叭美吽」,這些僅是我們凡夫人平時力所能及的在倒剩飯剩水丟口水鼻涕鼻血大小便等之時念誦觀音心咒嗡嘛呢叭咪吽捨將其佈施給常時飽受飢渴巨苦的餓鬼道眾生因觀音菩薩及心咒的加持即使一粒米一滴水也會利益恆河沙數的餓鬼。 我們做為釋迦牟尼佛的弟子,受過佛所制的戒律,不論出家人還是居士,自己有一些食品的時候,應該經常念一些觀音心咒佈施餓鬼。 當我們吐口水或丟鼻涕之時,甚至大、小便時,都有成千上萬餓鬼在準備食用,所以念一些觀音心咒,對他們會有很大利益。 因為有些餓鬼因業力的關係,乾淨的食品沒辦法享用,只能享受不淨的東西,而且爭奪得很厲害,如果念觀音心咒加持,可使它們各個有份,減少爭奪,少受一些痛苦。

  5. 2007年8月19日 · 仁波切和雨揚老師教大家如何正確發音唸六字箴言~嗡嘛呢叭咪吽~

    • 1 分鐘
    • 196.2K
    • shirly168
  6. 基本介紹. 中文名 :嗡嘛呢叭咪吽. 別名 :六字大明咒. 代表 :觀音(四臂觀音)關閉六道之門. 名稱 :六字真言. 來源,意義, 中國人對觀世音菩薩的信仰由來已久,認定他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尊者,因此自古以來持誦觀世音菩薩聖號者眾多。 現代有更多的人因緣福報具足聽聞到觀世音菩薩的心咒--「嗡嘛呢叭咪吽」六字大明咒。 這六個字稱作:六字真言又名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唄咪吽)像征一切諸佛菩薩的慈悲和加持,特別祈諸觀世音的加持,因此在藏民心中有著無可比擬的神聖感,觀世音菩薩深深關愛眾生。 藏文“六字真言”是梵文的轉寫,開頭的嗡 (aum)是代表眾佛“身密”的種字,是多數密咒共有的前置詞,也稱“持寶”字。 結尾的吽 (hum)是代表眾佛“意密”的種字,共有五個部分組成此字,象徵“五種佛智”。

  7. 2012年12月13日 · 一團再好的食物掉在地上都不應撿起來自己吃而應念嗡嘛呢叭美吽施於灶邊或牆角下的餓鬼一般的寺院中每天晚課時都作蒙山施食施於餓鬼南方城鄉大部分地方有這樣的習俗晚上不作聲施一點東西在路口或一個固定的地方念一些觀音名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