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11月29日 · 無障礙引路帶防滑規定 檢討4年仍未有定案. 分享: 政府近年在多個政府場地裝設無障礙設施但效果卻可能適得其反審計報告指荔枝角公園在2012年6月裝上輔助視障人士的觸覺引路帶後隨即接獲4宗關於引路帶溜滑的投訴而城門谷公園在同年5至9月期間更發生5宗有關引路帶溜滑的意外。 康文署其後發現另有13個場地亦發生涉引路帶溜滑事件。 建築署事後在該15個場地引路帶髹上防滑層,聲稱可改善表面摩擦力,有效期達5年;惟有5個場地在9至13個月後便已須重髹,更有部分場地防滑效果不理想,最終須拆除觸覺地磚。 而由多部門組成的技術委員會在14年,已開始檢討引路帶防滑規定,惟至今仍未有定案。 審計署 審計報告 無障礙設施 觸覺引路帶 康文署 建築署. 留言 專區. 相關 新聞. 本地. 1星期前. 本地.

  2. 2023年6月25日 · 輪椅使用者就出行有顧慮當中三大主因分別是︰「沒有足夠的無障礙設施」 (81.4%)、「引起店員或其他人不方便」(71.4%) 沒有他人支援或協助」(30%)。 此外,87.5% 受訪的輪椅人士表示因為身體障礙而受到不友善對待」。 香港傷健協會傷健學院項目幹事輪椅使用者伍振熾 ()表示大眾對輪椅使用者可能存在誤解。 (鄭惠文攝) 香港傷健協會傷健學院項目幹事、輪椅使用者伍振熾表示,「10年前等巴士要撞彩,未必每架巴士都能上輪椅,依家大部分都可以乘搭。 」他指現時社會暢通度有進步,但大眾仍誤解輪椅使用者「論盡」,對服務人員造成影響等,這些或影響輪椅使用者的出行意欲。 舊區大部份建築未做到無障礙設計.

  3. 2017年10月4日 · 2017-10-04 11:45:00. 明辨平等: 陳章明. 建設無障礙社會. 分享: 圖片說明建設無障礙社會是各界的義務及責任只要大家以尊重及便利殘疾人士為前提改善無障礙設施他們就可以平等地參與社會且能暢通無阻和有尊嚴地生活! (照片由作者提供) 殘疾人士進出處所如果缺乏無障礙設施不單為他們帶來諸多不便甚至令他們前路受阻無法前行確是令人沮喪。 現時,香港大部分港鐵站內、街市、商場或行人路上,不少都備有無障礙設施,例如殘疾人士車位、引路徑、殘疾人士升降機等,為市民提供無障礙環境。 近年政府積極投放資源,希望在硬件和軟件上,改善和提升無障礙設施。

  4. 2017年4月26日 · 新聞. 2017-04-26 12:00:00. 公屋放題: 房署. 通用設計 建構無障礙家居. 分享: 斜道屬於通用設計有助打造無障礙的居住環境。 (照片由作者提供) 人人都喜歡通達便捷的居住環境,對行動不便或體力不足的人士而言,合適的家居設計及公用設施不單只提供便利,更能幫助他們走入外面世界。 香港房屋委員會 (房委會)早年已開始逐步採用「通用設計」的概念於新建屋邨中,打造長幼傷健共融的居住環境。 房委會自2002年開始,在設計新屋邨的住宅單位及公共地方設施時,已經逐步應用通用設計概念。

  5. 2019年8月29日 · 2019-08-29 20:43:00. 殘障人士出行步步艱難. 分享: (右三)傷殘人士蘇偉健認為市民輕視傷殘人士在公共空間的需要。 「他視點廣告想市民了解到樓梯及罅隙對傷殘人士都是大障礙殘障人士日常生活遇上的障礙健全人士未必感同身受。 傷殘人士蘇偉健指,曾試過在港鐵從月台等升降機上大堂,但因不少市民貪方便,不使用電梯,令他等了26分鐘方可到達大堂;又坦言普通人出行方便,但難以感受「一架輪椅重量高達250磅,有時很怕撞到人,尤其在狹窄的街道上,所以要加倍留意的難處」;他認為市民對傷殘人士的同理心不足,甚至輕視他們在公共空間的需要,故產生不少誤會。

  6. 2020年10月27日 · 新聞. 2020-10-27 18:40:00. 同一天空: 蔡海偉. 樓梯機服務. 分享: 「落得樓樓梯機服務計劃. 香港仍然有不少唐樓年老或行動不便的住戶要走幾十級樓梯卻非易事就是這個原因促使社聯於2018年與幾間社會服務機構合作推行落得樓樓梯機服務計劃這亦是我們首個將樂齡科技應用落地的先導計劃。 長者和殘疾人士透過樓梯機服務往返醫院、診所、長者日間護理中心及復康中心等。 也有部份長者透過服務得以外出飲茶、掃墓、參加婚宴及購物等。 筆者對有幾個個案尤其深刻。 2018年颱風「山竹」襲港,有些屋苑及大廈因水浸導致停電,造成電梯故障。 居住於杏花邨的方先生,因風後電梯故障,無法前往醫院應診,「落得樓」樓梯機服務隊伍隨即出動,協助方先生安全出入大廈。

  7. 2024年5月20日 · 分享:. 港鐵於美孚站A出入口加建第二部連接地面及車站的升降機。. 港鐵現時所有車站均設有無障礙通道包括升降機斜道輪椅升降台等。. 為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