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1月1日 · 對於產業轉型」,由於臺灣是全球供應鏈的關鍵夥伴各界投入低碳科技的關注與資源甚多反而 對於生活轉型的國內倡議聲量較為分散 。 然而,從2021年國際能源署(IEA)發布的研究報告明確指出,低碳科技與行為改變是同等重要,估計淨零路徑中至少約60%的減碳貢獻與消費者選擇和行為改變有關,可以說 沒有公民的支持與參與,全球無法達到淨零轉型的目標 。 因應此議題的重要性,今年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希望登高一呼,引發國內的關注。 在2022年度專刊 《樂淨零:綠色生活 你我同行》 中,率先針對具消費力的民眾進行 淨零永續生活行為調查 為起點,並應用 行為經濟學 的概念,從國內外的企業案例中,解析能促進民眾從意願轉化為行動的產品/服務設計原則,供國內企業學習,以利建構低碳商業模式。

  2. 2022/11/01. 5981. 141. 我們的日常行為方式是驅動能源消費的重要因素不同的行為選擇對我們的能源使用和溫室氣體排放產生影響近年來由於人們對於生活便利與舒適度要求提升產生許多不利於淨零永續的行為趨勢例如更多人更頻繁的航空旅行私人運具擁有率與使用率成長以及降低家庭室內溫度等需要採取對應措施來應對這些趨勢所造成的排放若不能改變民眾能源消費行為,2050 年的淨零排放是不可能實現。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進行《2022臺灣民眾淨零永續行為調查》 1 ,瞭解民眾對20項淨零永續行為傾向,另導入行為經濟學,精選17個企業案例,聚焦便利性、吸引力、社交性與即時性等驅動行為改變的要素,提供政府低碳政策制定與企業開發永續產品參考。 行為改變.

    • 要改變行為,得先滿足需求
    • 善用「預設選項」,移除「惱人因素」
    • 「新穎性」與「誘因機制」提高注意力
    • 「網絡力量」可以促進行為改變的「承諾」
    • 「選對時機」讓行為改變「事半功倍」
    • 政府是淨零永續行為的關鍵推手
    • 科技與east設計架構相輔相成

    行為經濟學的應用極為廣泛,舉凡行銷學的消費行為、金融學的投資行為、社會學的群眾行為,管理學的決策行為等,皆是其熱門的應用領域。近幾年更是成為了政策研究領域的顯學,英國還為此特別成立了行為洞察團隊(Behavioral Insights Team,簡稱BIT),並提出了EAST(Easy, Attractive, Social, Timely)行為改變的設計架構,來改變民眾的特定行為(如改變納稅行為,讓納稅比例上升了5%)。 在淨零碳排的風潮下,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第一次應用行為經濟學的概念,針對18~64歲國人淨零永續的生活行為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國人「淨零永續行為」的形成比率普遍偏低,尤其是18~24歲的年輕人,但在未來兩年內願意落實淨零永續行為的可能性則是高的,顯見民眾在理智上是認同淨零永續行...

    要鼓勵行為的改變,首先就要讓新行為的設計變得更便利。人們有時會有從事某項行為的意圖,但最後該項行為總是難以出現,原因在於從事該項新行為有轉換成本的問題。 解決之道有二:一是善用「預設選項」,如日本驪住株式会社將住宅建材使用的模擬與政府的獎勵補助措施相結合做為系統預設選項,於消費者選定節能建材後,系統自動輸出相關的ZEH(Net Zero Energy House)補貼、長期優房、Flat35、BELS等各種申請表單,以便利消費者申請獎勵補助。 二是移除「惱人因素」,如Citymapper公司高度運用數位工具,結合大數據、智慧運算、連網、GPS定位、數位支付、機器學習等技術,採移動即服務(MaaS)的模式免費提供服務,以減少時間誤差風險,並支援各式交通工具的支付,以減少跨系統與營運商的不便性。

    引導行為改變的第二步是:增加新行為的吸引力,也就是吸引消費者的目光,並設計誘因制度以最大化新行為的出現機率。 行為科學家常使用「顯著性(Salience)」一詞來描述人們對新穎、簡單和易於獲得的刺激會更有可能做出反應的行為,換句話說,要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就要先能吸引他們的目光。 英國倍科公司將節能家電整合為EcoSmart 系列電器,並透過取得歐盟A+++級產品認證,美國ENERGY STAR®年度合作夥伴獎等公部門高能源效率標章認證來吸引消費者目光,透過節能信託基金會的驗證,計算出產品1~10年內每年的能源效率和運行成本,藉由公正第三方的角色彰顯產品節能效益,提高消費者購買誘因。

    人類是社會性的動物,我們都深受周邊之人言行的影響。所以,改變行為的第三步就是善用網絡力量(the power of networks),如透過社群網絡展示多數人已經開始從事新的行為,以促使其他未改變行為的個體做出行為改變;如透過群體激勵每個人對自己行為的改變做出承諾。 美國Love to Ride公司為了鼓勵消費者騎乘自行車,建立自行車騎乘社群,透過設定騎乘目標搭配持續性鼓勵措施與進階用戶激勵初階用戶的方式,進行企業內部單車排名,或跨區域規模相近企業的單車獎金競賽,在互動式平台上發布企業員工或個人團體的單車騎乘動態,分享目標達成方法與騎乘路線心得,以趣味性與社交力量,提高個人使用自行車的頻率與時間。 另外,利用社會關係網路與群體認同,也可降低淨零永續行為實行阻力,如OLIO公司利用「鄰居」提...

    人們對於不同時間出現的相同事件,總是有著不同的反應,且通常也會伴隨著我們既有行為習慣的改變。是故,適時地推出另類滿足消費者所需的產品或服務,將有助於引導消費者既有消費行為的改變。 如日本於311東京大地震之後,能源成本上升,再加上日幣貶值,使得能源支出占所得比重持續攀升,而購置節能建築,是降低民眾能源費用的可行措施。於是日本積水房屋推出了ZEH的租賃與購買服務,及時讓民眾有ZEH的住宅選擇;又如美國Impossible Foods於歐盟即將徵收「肉品稅」的前夕,推出植物肉品,讓人造肉再度成為熱門話題;再如愛爾蘭埃森哲公司在疫情前,有嘗試讓部分的員工進行遠距工作,當COVID-19的疫情爆發時,埃森哲公司利用這個事件成功地讓近 100% 的員工轉換至遠距上班,改變了員工的工作行為。

    政府可以透過政策的引導或規範,讓淨零永續行為得以實現,例如倫敦市在2003年推出交通擁擠稅、2018年禁止高排放汽車進入市區等。除此之外,行為改變所需要的基礎設施與經濟誘因,也需要政府參與方能有效的達成。 美國Love to Ride與Citymapper以科技規劃合適運具,若沒有政府建立的自行車道與大眾運輸系統等基礎設施,其商業模式將無法運作。另外,日本政府對於ZEH房屋與建築節能的修繕補助、美國華盛頓州國王郡(King County)政府對於共乘駕駛與乘客共乘的補助,皆是透過政府補助創造市場需求,方使得企業創新商業模式可以順利運作。 未來,包括2022年歐盟第三季預計公告的《產品維修權法案》、2035年的禁止銷售燃油車輛,預期都會創造出如電動車與資通訊產品維修等市場的成長,進而促使廠商推...

    企業利用EAST架構來設計產品與服務的過程中,科技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透過科技可以讓企業更快速、完整、有效率地瞭解民眾行為的傾向。除此之外,科技也有助於企業開發出符合EAST架構的商品與服務。 日本airCloset運用數位科技,推出以AI演算技術來提供個性化的服裝體驗服務,以吸引消費者使用該公司的服務。CANGO MOBILITY開發非侵入式資料收集方式,進行數據分析與運算,以消除損害責任問題、保修問題或可能的錯誤連接,並推出預測性維護、節能駕駛等解決方案。埃森哲公司運用數位科技,讓員工可將化身帶入虛擬空間中,在這虛擬空間裡可以喝咖啡、演講、聚會、參與學習課程或進行其他遠距協作等,以解決遠距上班衍生的辦公室人際關係疏離的問題。 今年的17個淨零永續個案中,每家公司在推出綠色產品或節能服務時...

  3. 此次未來生活情境之描述主要聚焦於2025年對臺灣相關的三大生活型態數位生活活躍樂齡綠色永續數位生活敘述網路基礎建設行動網路社群平台等如何影響居家環境智慧生活開放式創新終身學習之生活層面。 活躍樂齡,針對高齡族群快樂的基本元素:健康、尊嚴、參與和貢獻,檢視未來相關生活趨勢與需求。 綠色永續則是探索在臺灣自然資源局限下未來如何能透過開源節流再利用讓我們更充分與環境共享資源以達天人合一物我共生的境界。 以下針對前述三大生活型態進一步闡述。 產業痛點 . 如何運用數位化力量改善人們生活? 數位生活型態源起於網路建設發達、行動通訊隨身裝置普及、穿戴式裝置興起,加上網路社群服務興起,人們的生活已離不開數位世界,或稱為虛擬世界。

  4. 通常而言一般民眾不容易改變生活形態政府在制訂相關淨零減排的政策時也需要特別考量民眾的接受程度因此產科國際所於今年4月時針對全國超過1,600位18~64歲的國民調查「 淨零永續行為落實意願 」,期待拋磚引玉持續呼籲以了解臺灣民眾對哪些 綠色生活 的行為改變之重視程度的不同做為政府未來制訂政策以及業者開發產品時的參考依據: 完成2022年臺灣民眾淨零永續 生活行為調查. 篩選民眾 最有意願 執行行為改變措施. 研究國際間促進行為改變發生的 成功案例. 透過焦點團體研討剖析 行為改變因素. 促進民眾行為改變 策略建議.

  5. 若直接利用太陽光,光伏發電可以是主要能源,但假使利用太陽能會促使空氣溫度上升,那 風力發電 就應是首先考慮能源來源。 至於人們居住和工作地方,也必須是具備隔熱設計住宅和建築物(例如 零能耗建築 )。 這些相關設備都必須 連續監控其功能及運行 狀況,這也是 智慧電網 目標。 居住和工作地方也都需要配備適當能源儲存設施,以確保穩定電力供應。 這些問題早在15年前就已被發現,無論是技術面與經濟面都受到阻礙,但隨著近來投資,這些問題將迎刃而解。 此外,汽車和其他交通工具各方面都需要使用先進半導體,這有助於減少交通堵塞和事故。 因此,新興市場交通工具將全面數位化,例如 電動車 ,同時還要優化整個能源網絡(包括電動車)數位基礎設施。

  6. | 眺望2023開幕論壇特刊免費下載. 2023年即將來臨在淨零排放的全球浪潮下產業持續面臨前所未見的考驗同時也是新興科技及產業發展的大好機會2022年度盛事眺望2023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淨零永續 x 產業趨勢為主軸並同時發表樂淨零綠色生活 你我同行專刊帶出永續能源」、「石化」、「特化與綠色化學」、「數位永續」、「永續營運等淨零議題。 為期八天,共16場次的「眺望2023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全場次簡報已上線,歡迎會員多加利用,帶您眺望2023各產業發展大勢及全球布局策略,《樂淨零:綠色生活 你我同行》 專刊全文免費線上看 歡迎分享。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