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6月15日 · 大眾對於COVID-19疫苗施打順序的3個常見問題. 隨著疫情發展,疫苗排序不斷滾動式調整,接種單位應變不及所導致的混亂與不便,在在引發民眾對疫苗施打決策的不信任。 這衍生出幾個嚴肅的問題,必須思考。 問題1:為什麼需要遵守疫苗施打的優先排序? 犧牲小我可以換來什麼? 首先,在人人自危的情況下,假如有機會先,為什麼有必要堅守疫苗施打的優先順位,讓排序在前面的人先呢? 5月8日諾富特飯店群聚感染之後,病毒迅速傳播的教訓,提醒我們兩件事: 一者,由於這波流行的變種病毒的高傳染力,只要台灣有人還有感染的風險,就沒有任何人可以高枕無憂。

  2. 疫苗施打率疲軟,為了迅速消化即期疫苗,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12月5日至9日在台北車站大廳提供疫苗隨到隨,並發放100元禮券,首日就吸引大量人潮。

    • 疫苗施打順位人數1
    • 疫苗施打順位人數2
    • 疫苗施打順位人數3
    • 疫苗施打順位人數4
    • 疫苗施打順位人數5
  3. 2022年1月20日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1月7日宣布,因應社區風險提升,鼓勵第二劑疫苗接種超過12週的民眾,儘速接種第三劑疫苗,雖然也出現「三劑搶潮」,但最應優先強化保護的75歲以上高齡者, 二劑接種率 僅68%、65~74歲也只有8成接種,始終未能有效提升 ...

    • 疫苗施打順位人數1
    • 疫苗施打順位人數2
    • 疫苗施打順位人數3
    • 疫苗施打順位人數4
    • 疫苗施打順位人數5
  4. (攝影/張家瑋)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高端二期解盲,食藥署也公布國產疫苗EUA標準,但怎麼和AZ「PK」? 多專家揭開數據幕後及未來挑戰。

  5. 2022年3月29日 · 2021年6月15日,台灣開始為各縣市75歲以上老人施打COVID-19疫苗。. 圖為當天接種的民眾。. (攝影/楊子磊). 全台近8成的民眾接種COVID-19疫苗,也在短時間內,出現不少接種後疑似不良反應的個案,而通報個案中有約2成、逾4千件提出疫苗受害救濟申請 ...

  6. 2021年6月12日,依疫苗接種狀況進行不同檢疫: 1.接種1劑疫苗且滿2週,採3+11; 2.未接種疫苗者或接種1劑未達2週者,為5+9(5天居家檢疫、9天加強版自主健康管理); *隔離滿14天且PCR檢驗為陰性才能進入社區。

  7. 2023年6月9日 · The Real Story. 你接種過HPV疫苗嗎? 當時怎麼評估要不要施打? 全球有126個國家以政府預算替9~14歲的女生接種預防子宮頸癌的HPV疫苗,但有一群少女,卻在施打後出現疑似嚴重不良反應;台灣自2018年起針對國中女生全面公費接種,但也是同一年,出現第一起HPV疫苗受害救濟的訴訟案。 7年前,才14歲的貝拉(化名)接種疫苗後陸續出現不明疼痛,貝拉的爸爸四處求醫,最後被診斷為「幼兒型多發性關節炎」,但沒有相關病史為什麼會生這樣的病? 為了尋找答案,他們決定站出來向衛福部尋求受害救濟,影響32名女孩也通報疑似不良事件,另有7女孩提出訴訟。 貝拉的官司持續了5年,她的「痛痛」症狀也時好時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