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3月10日 · 抗生素藥水是為了預防感染;類固醇藥水可減輕發炎反應、幫助視力恢復;人工淚液能夠改善乾眼的不適。 在術後照護期間,請多多休息,並按照時間回診檢查! ※本文由 照護線上 授權使用,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 原文出處:https://www.careonline.com.tw/2023/03/smile-pro.html.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2. 2023年12月23日 · 黃斑病變,眼科醫師圖文懶人包一次交給你. 圖片來源:《Freepink》 照護線上 更新於 2023-12-23. 看留言討論.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黃斑部是視網膜中相當敏感的感光區域,當黃斑部發生病變,可能會對視覺造成視線中心出現黑點、扭曲、模糊、顏色黯淡等衝擊。 趙效明醫師指出,常見的黃斑部病變,包含: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部退化病變(Neovascular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nAMD )與糖尿病黃斑部水腫(Diabetic Macular Edema, DME )等。 趙效明醫師說,隨著年紀增加,黃斑部容易發生病變,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病變(nAMD)的罹病風險也可能隨之提升。

  3. 2023年8月31日 · 書田診所眼科主任醫師顏敏芳表示,教育部統計國小學童有4成5近視,且比例隨年齡成長,高中以上更高達9成有近視,台灣近視比例世界第一,可說是一種新國病,近視矯正需求相當大。 她警告,千萬別放任近視度數持續增加,也別誤以為視力可以靠成年後再做近視雷射手術回復原狀,因為手術能改善視力,卻不能降低因高度近視所引起的眼睛病變風險。 近視2傷害無法靠雷射挽救. 「近視不只是看不清楚要戴眼鏡,而是一種疾病。 」顏敏芳提醒,近視達500度以上就是高度近視,台人高度近視的比例也相當高;其中以學齡兒童(~20歲前),近視度數增加的速度特別快,這也代表若是從年紀越小開始得到近視,越容易演變成高度近視。 因此,近視後如何避免度數快速增加,是不可輕忽的重要課題。

  4. 2021年2月2日 · 經驗豐富的眼科醫師用眼底鏡及細隙燈生體顯微鏡檢查,多數就可以篩選出青光眼的可疑病人,要更進一步確定,可以利用眼底攝影和近十年來發展的定量測量視神經纖維儀器。 進行視野檢查評估視野缺損. 王清泓主任解釋,青光眼病人的神經細胞要損失40%以上,才會出現視野變化,多數視野缺損是從週邊先發展出來,再慢慢侵犯到中心,最後危及視力。 因此病人自己不容易早期察覺,何況兩眼視野有相當大部分互相重疊,當只有一眼有問題時,更不容易自己發現,只能依賴眼科定期檢查,才能早期發現。 視野檢查只是青光眼追縱和治療的一部份,並不是青光眼最找早期的診斷方法,但是它協助醫師對病情基礎的建立,判斷是否惡化,擬訂或修改治療方針方面,還是很重要,並可幫助和其他疾病並作鑑別診斷。

  5. 2021年2月19日 · 最常用的包括局部使用乙型腎上腺素受體阻斷劑、甲型交感神經促進劑、局部使用或口服全身作用性碳酸酐脢抑制劑、前列腺素衍生物、仿副交感神經傳導物,也有複方藥的選擇,可以增加使用上的方便性。 王清泓主任分享,目前國際各青光眼協會最推薦的第一線用藥是前列腺素衍生物,因為它降壓效果好、一天一次方便使用且全身性副作用少,但是也有少數病患效果不佳、或引起不良副作用,因此仍需由眼科醫師做個別評估後再使用。 目前也有單支裝、不含防腐劑的藥品問世,可以減少病人的不適感與副作用。 王清泓主任提醒, 青光眼是一種需要長期用藥的慢性疾病,患者若無法承受藥物的副作用,應及早與醫師溝通,更換其他藥物,切忌自行停藥。

  6. 2024年4月29日 · 大家一定要多關心眼睛的健康! 當白內障已經對日常生活造成影響時,便會建議接受治療。 何明山醫師指出,放任白內障惡化,除了影響視力之外,還會影響眼睛的健康,因為過熟的白內障可能造成青光眼,嚴重會導致失明,而且當白內障過熟時,也會增加手術的困難度、增加出現併發症的風險。 利用人工水晶體解決近視、老花與散光. 在白內障早期,可能會使用眼藥水,幫助延緩白內障惡化。 何明山醫師說,待白內障成熟時,便需要利用手術移除混濁的水晶體,然後放入人工水晶體。 人工水晶體的選擇,主要由患者的用眼需求來決定。 何明山醫師說,如果有近視、老花眼、散光等狀況,現在也可以一併用人工水晶體來矯正。 傳統的單焦點人工水晶體可以提供遠距離視力,而中、近距離便需要配戴眼鏡。

  7. 2022年9月20日 · 其實眼科醫師都會針對孩子的年齡、生活習慣、獨立性、試戴狀況等綜合評估,並由專業人員指導,確保孩子能學會自行配戴及取下。 林日蘋醫師觀察到,由於近視控制日拋是軟式的隱形眼鏡,異物感較低,多數小朋友蠻快就能夠上手了。 而且近視控制日拋不需要清洗保養,用過即丟棄,家長也不用擔心清潔問題,只要記得提醒孩子配戴前洗淨雙手,既能訓練其獨立性,家長也很輕鬆! 不過還是要記得定時回診,以掌握近視控制狀況以及角膜健康程度。 近視控制日拋不是上學才需要,正確配戴才能有效減緩近視度數增加! 林日蘋醫師特別提醒,配戴近視控制日拋,除了可以矯正看遠視力之外,重要的是其周邊離焦的設計,可以讓孩子減緩近視加深的速度,長期遵醫囑配戴,才能達到良好的控制效果。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