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2年6月24日 · 常見腦出血手術方式包含:開顱手術血塊清除顱骨減壓手術。 如今也有一些微創手術,像是利用內視鏡將血塊移除,或是使用溶血藥物將血塊溶解引流出來,達到減輕腦壓。 這些手術需要精密的儀器,有經驗的醫師以及開刀房人員的配合。 1.採訪專家:嘉義長庚外科部副部主任、嘉義長庚神經外科科主任 李明學. 文、王芊淩/圖、何宜庭. 延伸閱讀. 納豆腦出血再動刀!

    • 碰撞後頭痛

      而陳昇瑋的案例,推測是屬於撞到頭之後出血速度很快的情況 ...

  3. 2022年1月25日 · 視丘或腦幹出血,除非產生水腦症,需做引流手術外,以不採開顱手術為原則。 其他的手術療法,如內視鏡或立體定位手術等可能可施用於視丘或腦幹出血,但需有更多的臨床證據來支持。

  4. 前言. 自發性腦出血主要原因為長期的高血壓,而東方人及黑人較白種人的發生率高。 近年來台灣地區隨著醫療進步,血壓獲得良好的控制,腦出血的比率已逐年下降,目前35 歲以上每10 萬人口每年約有73人,佔所有中風患者的22%[1] ,但其死亡率則較腦梗塞高出許多,發病一個月內的死亡率約26-30%[1,2]。 為追求更好的治療方法,故台灣腦中風學會彙集專家討論出一共識,以作為醫師治療此疾病時之參考。 一、 腦內出血的診斷及病因探討. 臨床症狀:突發的局部神經症狀,常併有頭痛(40% )、噁心嘔吐(35% )、血壓偏高(87%)、意識障礙(50% ),少數會有癲癇發作現象(6.1%)[2,5] 。 約35%的病人早期症狀會有惡化的現象,此乃發作6 小時內持續出血而致血塊擴大[2,3]。

  5. 2022年5月17日 · 腦幹中風出血的手術治療 助於改善預後提升病人照顧品質. 腦血管中風意外分為梗塞型(約佔70%)與出血型(約佔30%),梗塞型中風輕微時並不會有症狀或是僅有暫時性症狀,且致死率不高。 出血型中風若為動脈瘤出血、大面積出血或是腦幹出血者,致死率高達50%以上。 【急診醫師的複利健走法🌟超早鳥37折🌟保證最低價】讓熱血俠醫帶你從肌少到登百岳,姿勢矯正、全身燃脂、防跌不傷膝👇. 由於神經細胞無法再生的特性,所以神經受損的程度以及恢復的可能性均在中風發生的當下就已決定,手術的目的是取出血塊減壓,僅是救命及避免神經功能持續惡化。 基於以上理由,當病人昏迷指數太差(一般來說總分6分以下者)不建議手術,因為後續清醒機會實在太低,雖然也有手術後清醒的奇蹟,但多半需長期臥床無行動工作能力。

    • 概觀
    • 病因及常見疾病
    • 鑑別診斷
    • 檢查
    • 治療原則

    腦幹出血占臨床腦出血病例的10%左右,發病率雖然不高,但腦幹出血起病急,病情兇險,預後較差,是所有腦卒中中病死率最高,預後最差的疾病。腦幹出血占腦出血的5.0%~13.4%,多發於腦橋,常於基底動脈供應腦橋的穿通動脈破裂所致。

    原發性腦幹出血多由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引起。

    繼發性腦幹出血繼發性腦幹出血的發生與腦幹周圍組織對腦幹壓迫的速度,及周圍組織病變的部位、大小、性質都有關係。繼發性腦千出血多發生於中腦及腦橋上段。約半數患者繼發於大腦半球深部出血。腦梗死繼發腦幹出血:腦梗死後由於腦水腫等導致腦幹受壓、變形、移位致使腦幹內徽小穿動脈、靜脈及毛細血管被牽拉、破裂而出血。

    (1)起病突然,進展迅速,表現較重,常有昏迷;

    (2)呼吸不規則:可表現為吹氣樣、嘆息樣、潮式呼吸等呼吸衰竭現象;

    (3)瞳孔針尖樣縮小:約70%的病例表現瞳孔針尖樣縮小,對光反射存在,因為當腦橋、延髓受損害後眼交感神經麻痹,副交感神經尚未受損害或損害較輕,表現瞳孔縮小,但對光反射存在;

    (4)消化道出血:病情越重,意識障礙也越重,消化道出血的發生率也越高,與胃十二指腸黏膜受損害,胃黏膜屏障功能降低和顱內壓增高等因素有關;

    (5)交叉性癱瘓:腦幹出血後,上行、下行傳導束衝動阻斷或受損,某些神經核團受損傷或破壞後,出現不同程度的病變同側周圍性腦神經癱瘓和病變對側中樞性膠體偏癱;

    (6)頗腦CT掃描或顱腦MRI檢查:能準確地做出定位診斷,為臨床提供可靠的診斷及判斷預後的依據。

    顱腦CT掃描、MRI檢查對腦幹出血的診斷價值:現如今多數學者認為顱腦CT掃描對診斷腦幹出血仍作為首選,能明確出血的部位和量,而且對預後也能做出較正確的評估。必要時做腦幹CT薄層掃描。

    腦幹出血的治療要及時,爭分奪秒,控制血壓是最重要的一環。迅速地把血壓降低到正常水平或稍微偏高水平,能有效的預防再出血,也就能避免病情的進一步發展。冬眠也是很重要治療方式。冬眠能有效降低新陳代謝,降低腦細胞耗氧和能量消耗,保護了腦細胞。同時使病人鎮靜,使整個機體的耗能都降低了,增強了身體儲備。對於出血量大、昏迷的病人,要及時行側腦室外引流,降低顱內壓,預防腦細胞繼發損傷和腦疝形成。如有肺部感染、要立即行氣管切開,不要猶豫,糾正肺功能。對於併發症的治療要積極,不能姑息,否則會出現嚴重的後果。同時給予重症監護、吸氧、降顱壓、止血、防治胃潰瘍、保護腦組織及其他輔助治療,定能夠挽救大部分腦幹出血病人的生命。病人一旦生命體徵平穩,要早期功能鍛鍊,促進機體各功能的恢復。出院後也要給於生活輔導,養成良好的、...

  6. 前言. 當醫師診斷您的親人有嚴重腦部損傷,經過醫師全力治療,並評估未來意識恢復狀況不樂觀,即使再施以治療的效果也是非常有限,接下來要面臨是後續照護方式的選擇。 是要繼續長期照護;還是選擇拔管後,尊重病人的疾病自然發展,本表單將會幫助您瞭解有哪些治療選擇,並請您想想什麼是您的親人所期待的治療方式,為您的親人做出最適合的選擇。 適用對象 / 適用狀況. 嚴重腦損傷發生後已經過急性期完整的評估與處置,昏迷指數小於等於8分,並經臨床醫師判定為末期病人,且有不可逆之損傷。 腦損傷:包含外傷、缺血性或出血性腦中風、缺氧性腦病變。 疾病或健康議題簡介. 嚴重腦部損傷是指病人發生腦部梗塞,自發性、外傷性的出血以及缺氧,腦部重要功能損傷,同時影響到病人的意識狀況。

  7. www.stm.org.tw › stm_health14 › UploadedFiles腦出血手術 - STM

    1.小出血(<10cm3)或神經症狀很輕微者,但需注意觀察超急性腦出血 (<3小時) 常會有擴大情況。 2.昏迷指數(GCS)<5,表示已太嚴重,手術效果均不好。但若為小腦出血壓迫腦幹時,就另當別論,需緊急開刀。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