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1
      觀光旅遊 ·  27 則評論
      石岡石岡區豐勢路1238號
  1. 石岡壩是台灣 經濟部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局所管理的攔河堰,於1977年完工營運,位在大甲溪下游,屬於臺中市境內,南岸屬石岡區,北岸為東勢區,流域面積1,061平方公里,約佔大甲溪全流域面積之85%,為大甲溪流域下游水資源運用樞紐;主要功能在於調節 [1]

  2. 石岡壩是台灣 經濟部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局所管理的攔河堰,於1977年完工營運,位在大甲溪下游,屬於臺中市境內,南岸屬石岡區,北岸為東勢區,流域面積1,061平方公里,約佔大甲溪全流域面積之85%,為大甲溪流域下游水資源運用樞紐;主要功能在於調 ...

  3. 冈坝是台湾 经济部水利署中区水资源局所管理的拦河堰,于1977年完工营运,位在大甲溪下游,属于台中市境内,南岸属冈区,北岸为东势区,流域面积1,061平方公里,约占大甲溪全流域面积之85%,为大甲溪流域下游水资源运用枢纽;主要功能在于调节大

  4. 2014年6月18日 · 台灣水壩列表 列出了 台灣 本島、 澎湖縣 、 金門縣 、 馬祖 ( 連江縣 )地區的 水壩 與 攔河堰 。. 由於台灣地勢陡峻,河川河床比降大,遇雨山洪暴漲,氾濫成災,逢旱則乾涸見底,用水缺乏,為了有效治理河川,攔洪蓄水,調節盈虛,增加 灌溉 ...

    名稱
    位置
    流域
    壩高 (m)
    宜蘭縣 羅東鎮
    1.5
    基隆市 安樂區
    66
    基隆市 暖暖區
    29.57
    基隆市 暖暖區
    1.5
  5. 葫蘆墩圳 ,又稱 貓霧捒圳 ,是 臺灣清領時期 的重要 水利工程 ,位於 臺中市 豐原區 ,包括上埤、下埤與下溪洲三個獨立水圳,是豐原地區重要的 灌溉 水源 [1] , 台灣中部 最老的灌溉水圳之一,為 清代 以來臺中地區 農業 生產命脈,也是 台中盆地 河川 的主要 源頭 [2] 。 歷史 [ 編輯] 康熙 年間漢人治臺,大陸移民漸至邊緣從事墾荒,由於開墾需要水源,在當時 岸裡社 (今 神 )並無水利灌溉設施,五穀難育 [3] 。 1723年( 雍正 元年),下埤圳由岸裡社通事 張達京 採「割地換水」方式獨資興建,圳水八份歸私用,二份歸熟蕃灌溉,以漢八平埔二的比例分水 [4] [1] 。 1733年( 雍正 十年),岸裡社第三代總 土官 潘敦仔 欲鑿圳卻無資力,於是求助於 張達京 。

  6. 分類:臺中市水壩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說明. 「臺中市水壩」分類的頁面. 此分類包含以下 4 個頁面,共 4 個。 天輪壩. 石岡水壩. 青山壩. 馬鞍壩. 分類 : . 台灣水壩. 臺中市公有建築. 台中市旅遊景點.

  7. 設置於大甲溪的石岡水壩因位於車籠埔斷層帶上,右岸壩及第16、17、18號溢洪閘門毀損。 民國99年(2010年)12月25日,臺中縣市合併改制為直轄市臺中市,臺中縣石岡鄉配合縣市合併,乃改制為臺中市「石岡區」 [5]。 地理 [編輯] 地形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