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鹿耳門鎮門宮 位於臺灣 臺南市 安南區 鹿耳門溪出海口南岸,為主祀 鄭成功 的小廟宇 [1] 。. 該廟虎邊的門神與一般廟宇有別,為洋人外表 [1] [2] 。. 原本是赤腳,但在2003年據說有來臺的 荷蘭人 向臺南市政府請求,希望能讓赤腳門神有鞋穿,後來時任市長 許添 ...

  2. 鹿耳門鎮門宮. 鎮門宮側面. 鎮門宮正殿. 鹿耳門鎮門宮 位於臺灣 臺南市 安南區 鹿耳門溪出海口南岸,為主祀 鄭成功 的小廟宇 [1] 。 該廟虎邊的門神與一般廟宇有別,為洋人外表 [1] [2] 。 原本是赤腳,但在2003年據說有來臺的 荷蘭人 向臺南市政府請求,希望能讓赤腳門神有鞋穿,後來時任市長 許添財 主持儀式,火化一雙長筒靴跟兩雙短筒靴獻給門神 [1] [2] 。 沿革. 鎮門宮興建於民國75年(1986年),原是鐵皮搭建的平房式小廟 [1] [2] 。 據說當時有鄭軍士兵託夢,希望能在鹿耳門溪溪口附近立廟供奉鄭成功 [1] [2] 。 之後經 鹿耳門天后宮 媽祖降旨擇定廟地,授名「鎮門宮」,有「鎮守鹿耳門」之意 [1] 。

  3. 2023年11月5日 · 鹿耳门镇门宫 位于台湾 台南市 安南区 鹿耳门溪出海口南岸为主祀 郑成功 的小庙宇 [1] 。 该庙虎边的门神与一般庙宇有别,为洋人外表 [1] [2] 。 原本是赤脚,但在2003年据说有来台的 荷兰人 向台南市政府请求,希望能让赤脚门神有鞋穿,后来时任市长 许添财 主持仪式,火化一双长筒靴跟两双短筒靴献给门神 [1] [2] 。 沿革 [ 编辑] 镇门宫兴建于民国75年(1986年),原是铁皮搭建的平房式小庙 [1] [2] 。 据说当时有郑军士兵托梦,希望能在鹿耳门溪溪口附近立庙供奉郑成功 [1] [2] 。 之后经 鹿耳门天后宫 妈祖降旨择定庙地,授名“镇门宫”,有“镇守鹿耳门”之意 [1] 。

    • 沿革
    • 祭祀
    • 活動、慶典

    舊廟

    根據《臺南土城正統鹿耳門聖母廟廟誌》等書的說法,早在鄭成功來臺之前,北汕(線)尾島上已經有媽祖廟存在[註 2]:30:24。當時廟有三落,前殿供奉水仙尊王、正(中)殿供奉媽祖、後殿供奉佛祖:30。媽祖神像有三尊,是軟身神像:24。另有說法認為鄭成功來臺後,為感謝神恩而重建廟宇,添建兩側廂室,供奉隨艦而來的3尊媽祖神像,土城當地信眾相信這3尊神像便是後來的「文館媽」、「武館媽」與「五角頭媽」:41。 而關於鹿耳門媽祖廟的早期記載,文字記述為《臺灣縣志》的「康熙五十八年各官捐俸同建」,地圖則有〈康熙臺灣輿圖〉(約1699年─1704年)的「媽宮」:25。由此顯示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以前鹿耳門一地已有媽祖廟,可能是民間所興建的小廟:25。《臺南土城正統鹿耳門聖母廟廟誌》則認為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是官員捐俸易地重建:40 據《臺南土城正統鹿耳門聖母廟廟誌》所載,道光十一年(1831年)因曾文溪氾濫,下游支流改道而造成廟宇毀損,因此當地民眾將神尊寄奉於三郊鎮港海安宮,即「海安宮寄佛」:44。同治十三年(1874年),再次發生洪水,導致舊廟遭到沖毀:44。不過對於寄佛與洪水毀滅的...

    保安宮時期

    據《臺灣日日新報》〈鹿耳門浮復〉報導(1914年8月27日刊),日大正二年(1913年),有一王船飄到鹿耳門媽祖廟舊址,眾人不知來歷,後有一土城仔居民起乩,表示乃是船中五王上身,是受到湄洲媽祖之命,來此以重建鹿耳門媽祖廟:29。而轄有土城仔的蕭壠支廳當局原認為是造謠,要將王船燒毀,但當時有一巨蛇自支廳中梁墜下,認為有異,遂准許建廟之事:29。而據《臺南土城正統鹿耳門聖母廟廟誌》所載,該王船來自福建泉州富美宮,途中停靠澎湖馬公海靈殿前之海岸:47。當地信徒原祈求想將王船留下祭拜,但船上五王表示是受鹿耳門媽之邀,不便久留:47。之後眾人乞留一座香爐,將王船放回大海:47。 而據《臺南州祠廟名鑑》所載,大正二年(1913年)王船漂來、「五王上山」後,當地居民郭長、郭尾昂先搭建草寮供奉五王:50。而後據《臺南土城正統鹿耳門聖母廟廟誌》所載,次年(1914年)土城仔、青草崙兩庄八角頭發起建廟,並使用了不少舊鹿耳門媽祖廟的建材,廟成之後迎回舊廟眾神:50。新廟初名「保安宮」,坐北朝南,位在今土城城西街、城北路、安中路交會處:50。有前後兩殿,前殿供奉五府王爺與王船,主殿供奉舊媽祖廟眾神:50...

    鹿耳門聖母廟時期

    二次大戰後,顯宮在民國36年(1947年)建了鹿耳門天后宮,主張開基鹿耳門媽供奉在該廟:31。民國45年(1956年)8月9日臺大楊雲萍教授率學生考察,之後為認為鄭成功登陸於顯宮,且支持顯宮鹿耳門天后宮的主張:31。以此事為開端,引發土城與顯宮兩地的正統之爭:31、32。之後廟方在民國49年(1960年)改名為「正統鹿耳門聖母廟」,以昭顯香火傳承:31、32:50。 民國64年(1975年)聖母廟在今址重建,於次年(1976年)1月21日(農曆十二月廿一)奠基破土:56:32。該工程得臺北木柵指南宮董事長高忠信等執事協助建廟規劃、繪製藍圖,採用仿清代北方宮殿式建築:56:32。之後在民國70年十月廿六(1981年11月22日)舉行神尊移駕科儀,十一月初八(12月3日)舉行安座大典,廟額為「正統鹿耳門聖母廟」:56:32。

    11角頭

    聖母廟11角頭以該廟為中心,廟北為「頂堡」,廟南為「下堡」:34。詳見如下:34─39:

    土城聖母廟三年一科刈香
    土城聖母廟夜市(每週四、六)
    迓春牛遊行暨國際高空煙火秀
    虱目魚節之星光夜跑
  4. 繁體. 工具. 座標 :23°04′04″N 120°07′38″E. 關於在臺灣清領時期遭洪水沖毀的舊鹿耳門天后宮請見鹿耳門媽祖廟 」。 正統鹿耳門聖母廟 位於 臺灣 臺南市 安南區 土城 ,是一座主祀 天上聖母 的廟宇。 聖母廟是當地的公廟(大廟) [1]:23 [2] ,也是台灣最大的媽祖廟 [3]:88,160 [4] [5] [6] 之一 [註 1] 。 因其建築雄偉華麗,亦有「台版 紫禁城 」的美譽 [8] [9] 。 該廟重要的大型宗教活動「 土城仔香 」於2013年1月28日公告為臺南市「直轄市定民俗及有關文物」 [1]:14 ,為 南瀛五大香 中最晚形成者 [1]:14 [10]:318 。 沿革 [ 編輯] 舊廟 [ 編輯] 主條目: 鹿耳門媽祖廟.

  5. 鹿耳門天后宮位於 臺灣 臺南市 安南區 媽祖宮里,是一座主祀 天上聖母 的廟宇,其奉祀之天上聖母亦被稱為「鹿耳門媽」 [3] [1]:198 。 該廟與土城 正統鹿耳門聖母廟 皆主張是傳承自清朝時的 鹿耳門媽祖廟 ,因而有所紛爭 [3] 。 該廟的送神、迎神儀典於2013年被列為臺南的「直轄市定民俗及有關文物」 [2]:16 。 沿革 [ 編輯] 舊廟 [ 編輯] 主條目: 鹿耳門媽祖廟. 關於古 鹿耳門媽祖廟 的由來主要有3種說法 [註 1] [3] ,鹿耳門天后宮主要是採用明永曆十五年(1661年)鄭成功草創,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官方擴建的說法 [1]:198 [2]:42 。

  6. 鹿耳門媽祖廟 是清朝時位於今臺灣 臺南市 安南區 境內 鹿耳門 (現在在土城的城南里境內)一地的媽祖廟,於清朝晚期毀於洪水。 該廟後來又有 鹿耳門天后宮 [註 1] 、 鹿耳門聖母廟 [註 2] 等稱呼。 目前位於土城的 正統鹿耳門聖母廟 與顯宮(媽祖宮)的 鹿耳門天后宮 皆主張是舊廟法脈的繼承者 [1] 。 兩廟對於「鹿耳門媽」(開基媽)的下落說法不同,土城正統鹿耳門聖母廟主張鹿耳門媽寄祀在 海安宮 ,後於日大正七年(1918年)被迎回,而顯宮(媽祖宮)的鹿耳門天后宮則主張鹿耳門媽(開基媽)是被供奉在當地民居,由值班爐主祭祀,現存於該廟之中 [1] 。 為了與現在的鹿耳門天后宮、鹿耳門聖母廟區分,本條目使用「鹿耳門媽祖廟」稱呼此廟。 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