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8日 · 臺灣省 ,簡稱「 臺 」,為 中華民國 已 虛級化 的 省份 ,全省劃分為11 縣 、3 市 ,範圍為 臺灣 本島去除與省同級的 直轄市 [註 2] 以外的地區、 澎湖群島 ,以及鄰近臺灣本島之離島。 全省面積佔中華民國 實際控制國土 面積的69.38%,而人口則佔總人口的30.68% [1] 。 彰化縣 為該省第一大縣、 新竹市 為該省第一大市 [2] 。 臺灣之建省,可追溯至 清朝 1887年(光緒13年)成立的 福建臺灣省 。 中華民國臺灣省於1945年(民國34年)設立時,其範圍包含了臺灣全島及離島與 澎湖列島 。 因臺灣省與1949年 第二次國共內戰 之後中央政府實際控制領土大部份重疊。

  2. 臺灣省是位於 臺灣本島 上的一個省份,地處臺灣本島部分地區及 澎湖群島 ,隔 臺灣海峽 與 中國大陸 相對。. 中部偏西接 臺中市 ,北界 新北市 、 桃園市 ,西南與 臺南市 、 高雄市 相鄰,南連 巴士海峽 與 菲律賓 相望,東臨 太平洋 ,西濱臺灣海峽與 福建 ...

  3. 臺灣(俗字寫作台灣),西方國家亦稱福爾摩沙(葡萄牙語: Formosa ),是位於東亞、太平洋西北側的島嶼,地處琉球群島與菲律賓群島之間,西隔臺灣海峽與中國大陸相望,海峽距離約130公里,周圍海域從3點鐘方向以順時鐘排序分別為太平洋(菲律賓海、

  4. 2024年4月21日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此條目介紹的是 臺灣 及附屬島嶼的行政區劃。 關於 中華民國 全國的行政區劃,請見「 中華民國行政區劃 」。 臺灣 的 行政區劃 範圍包含 臺灣本島 及其附屬島嶼和 澎湖群島 ,起始於 荷蘭與西班牙統治時期 。 現今主要根據 中華民國 相關法律規定,劃分為一 省 六 直轄市 ,即 臺灣省 、 臺北市 、 新北市 、 桃園市 、 臺中市 、 臺南市 、 高雄市 ;臺灣省則下分為11個 縣 、3個 市 。 [1] 臺灣現行行政區劃 [ 編輯] 省、直轄市、縣、市 [ 編輯] 主條目: 省 (中華民國) 、 直轄市 (中華民國) 、 縣 (中華民國) 和 市 (中華民國) 臺灣省 依據《 憲法增修條文 》為中央政府( 行政院 )的派出機關。

  5. 2024年3月14日 · 台灣省 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 法定的34個 省級行政區 之一,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的兩個島嶼省份之一,其轄區包括 台灣 及其 附屬島嶼 ,以及 澎湖群島 。 由於 第二次國共內戰 後 海峽兩岸 事實 分治 的政治格局,除 釣魚臺列嶼 外 [註 4] ,該僅為 法定設置 而從未實際統治。 實際統治臺灣的 中華民國 ,在其 行政區劃 中也設有 臺灣省 ,但兩者轄區劃分有所不同。 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部門在實務中使用台灣省稱謂 [註 5] 。 在 涉台用語 領域,相關名稱有「 中國台灣省 」一詞。 2016年《 新華社新聞信息報導中的禁用詞和慎用詞 》第70條規定,「台灣是中國的一個,但考慮到 台灣同胞 的心理感受,現在一般不稱『台灣省』,多用『 台灣地區 』或『 台灣 』」。 歷史.

  6. 是 中華民國 的 第一級行政區劃 ,與 直轄市 平級,目前設有 臺灣省 、 福建省 。 依照現行制度,不實行 地方自治 ,僅負監督下轄各 縣 市 自治之責。 中華民國建國之初繼承 大清帝國 省制 ,設22 ,後增至35。 在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 ,是最主要的 一級行政區 ,從原先主要設置於 漢地 到推廣至除 蒙古 及 西藏 外全國區域。 1940年代末, 中華民國政府 在 第二次國共內戰 中失利,失去 中國大陸 的統治權,導致的有效設置數量銳減。 1955年 大陳島撤退 後, 有效統治區域 僅餘2迄今,分別為管轄 臺灣 及 澎湖群島 的臺灣省,以及管轄 金門 、 烏坵 與 馬祖列島 的福建省。 中華民國政府遷台 後又於 臺灣本島 劃設數個直轄市,使臺灣省的轄域減少。

  7. 2024年5月13日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此條目介紹的是 中華民國 立國以來的 行政區劃 。 關於 台灣 及附屬島嶼的行政區劃,請見「 臺灣行政區劃 」。 關於中華民國於1936年至2005年間所宣稱的行政區劃,請見「 原中華民國公告疆域行政區劃 」。 關於中華民國領土的變遷與概況,請見「 中華民國疆域 」。 關於中國歷代的行政區劃,請見「 中國行政區劃 」。 中華民國 目前依據《 憲法增修條文 》及《 地方制度法 》來規範 行政區劃 制度。 如按照現行法律定義區劃層級,一級行政區為 省 、 直轄市 ,二級行政區為 縣 、 市 ,三級行政區為 鄉 、 鎮 、 縣轄市 、 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 、 區 ,四級行政區為 村、里 ,五級行政區則為 鄰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