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銅鑼圈 ,是 臺灣 苗栗縣 三灣鄉 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鄉北部。 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為銅鏡村不含沙坑溪及 峨眉溪 左岸部分。 歷史 [ 編輯] 台灣清治末期至日治初期銅鑼圈地區為一街庄稱為銅鑼圈庄」,隸屬於 竹南一堡 。 該庄北邊西側較大段與 珊珠湖庄 為鄰,北邊東側較小段及東北邊隔陸地及 中港溪 支流 峨眉溪 與 富興庄 為界,東與 十二藔庄 為鄰,南邊東側較大段隔陸地及峨眉溪支流沙坑溪與 崁頂藔庄 為界,南邊西側較小段及西邊隔沙坑溪分別與 北埔庄 、 三灣庄 為界 [1] 。 1901年(日治 明治 三十四年)11月,全台廢縣廳改設二十廳,該庄隸屬於 新竹廳 。 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10月,合併二十廳為十二廳,該庄隸屬不變。

  2. 2 天前 · 苗栗縣 ( 客家話 : Mèu-li̍t-yen ; 臺灣話 : Biâu-li̍k-kuān ; 道卡斯語 :Bari),是 中華民國 臺灣省 的縣,位於 臺灣 西北部 ,地理位置上屬於 中部 ,東倚 雪山山脈 ,西濱 臺灣海峽 。 縣治位於 苗栗市 ,苗栗縣內轄有2市、5鎮、11鄉(含1山地鄉),共有18個鄉鎮市, 頭份市 為縣內最大城市。 縣內北部 中港溪 地帶與 新竹縣 市 接壤形成竹苗生活圈,南部 大安溪 地帶則與 臺中市 互動頻繁。 居民主要族群為 客家人 ,為臺灣客家大縣。 苗栗縣有「山城」之別稱,全縣地勢崎嶇且多山地阻隔,交通便道受限,地理因素而使縣內大部分的鄉鎮多以村里層級交流互動。

    • 歷史
    • 政治
    • 經濟
    • 教育
    • 交通
    • 旅遊
    • 外部連結

    銅鑼鄉開拓始於清乾隆初年,粵人藍之貴率族人三十餘戶,墾荒地、斬荊棘、闢田園,結廬舍於竹仔林(現在的竹森村一帶)。 乾隆十年(1745年),彰化豪強王桂麟嫉其有成,乃向官府偽報藍之貴為匪首,其廬全為匪窩,即率領官兵征剿。因寡不敵眾,所過之處被焚掠一空,最後殘餘廬舍三棟,故有「三座屋」之稱。 乾隆十二年廣東嘉應州鎮平人,吳士貴、吳榮芳,繼藍之貴之後,廣招移民,跟循其墾闢舊跡,由芎蕉灣(今朝陽村)向南擴展,至田洋(今銅鑼火車站前,尖豐公路以南地方)樟樹林等地,一面將居住於該地原住民驅逐於雞隆深山,一面開墾田園,逐漸形成村落。同年,廣東陳國興與曾朝速、巫朝剛、曾俊珀、曾東興等人組織「五大股」,開闢牛角坑、早坑、山水坑、長潭坑(均在九湖村)等地。 乾隆年間 (1736~1795年),廣東吳潮光率吳、彭...

    鄉政組織

    銅鑼鄉公所是銅鑼鄉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鄉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縣政府及中央機關委辦事項,銅鑼鄉的自治監督機關為苗栗縣政府。鄉長由全體鄉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銅鑼鄉公所並置鄉政會議,為鄉政最高決策機構,在鄉長之下,設有4課4室等8個內部單位及2個附屬機關。 銅鑼鄉民代表會是銅鑼鄉的最高民意機關,代表銅鑼鄉全體鄉民立法和監察鄉政。鄉民代表由公民直選選出,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銅鑼鄉民代表會共有11位鄉民代表,分別為第一選區3席鄉民代表、第二選區2席鄉民代表、第三選區3席鄉民代表、第四選區2席鄉民代表、第五選區1席鄉民代表,主席、副主席由11位鄉民代表互選產生。

    行政區

    銅鑼鄉的行政區劃轄有九湖村、福興村、新隆村、興隆村、盛隆村、朝陽村、竹森村、銅鑼村、樟樹村、中平村等10村,共計218鄰。

    工業

    1. 銅鑼工業區 2. 中興工業區 3. 竹科五期-銅鑼科學園區

    商業

    1. 銅鑼老街-福興村附近一帶。

    國民中學

    1. 苗栗縣立文林國民中學 1.1. 文隆分校

    國民小學

    1. 苗栗縣銅鑼鄉銅鑼國民小學 2. 苗栗縣銅鑼鄉中興國民小學 3. 苗栗縣銅鑼鄉興隆國民小學 4. 苗栗縣銅鑼鄉九湖國民小學 5. 苗栗縣銅鑼鄉文峰國民小學 6. 苗栗縣銅鑼鄉新隆國民小學

    鐵路

    臺灣鐵路管理局 1. 臺中線:銅鑼車站

    主要道路

    1. 國道一號(中山高速公路) 1.1. 銅鑼交流道(140):於2012年11月21日下午3點正式通車 2. 台13線 3. 台72線(東西向快速公路 後龍-汶水) 3.1. 銅鑼交流道(20) 4. 縣道119線:後龍鎮-西湖鄉-銅鑼鄉-三義鄉 5. 縣道119甲線:客屬大橋-公館沿山道 6. 縣道128線:通霄鎮-西湖鄉-銅鑼鄉-公館鄉

    客運

    苗栗客運 1. 5814苗栗-銅鑼-通霄-苑裡-大甲 新竹客運 1. 5664苗栗-銅鑼-三義 2. 5658苗栗-銅鑼-新雞隆

    景點

    1. 臺灣客家文化館:隸屬於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原名「苗栗客家文化園區」,位於銅鑼科學園區南側。 2. 桐花樂活公園(貓貍影城 桐花樂園):位於台72線23公里處119甲平交路口(客屬大橋方向)出口處,園內設有客家大院。2011年台灣燈會主燈「玉兔呈祥」保存於此。 3. 銅鑼自行車道:媒體曾報導過且形容為台灣最高的自行車道(苗38-1沿線)。 4. 銅鑼五福廟:主要供奉五嶽大帝及地藏王菩薩,位於福興村中山路4之2號。 5. 銅鑼鄉綜合觀光農園 6. 大補內彈珠汽水觀光工廠,位於銅鑼村民生路11號。 7. 銅鑼九華山大興善寺:位於九湖村九湖183號,以持咒加持的水聞名。 8. 九龍山天寶寺:昔稱「古蓮寺」,位於九湖村九湖61號,主神被稱為「火觀音」。 9. 銅鑼天后宮:主祀天上聖母,創立於道光二十五年,位於福興村復興路48號。 10. 銅鑼鄉重光診所:位於銅鑼車站附近,苗栗縣歷史建築。 11. 微光書旅:獨立書店青旅,住宿獨享24小時書店,二樓平台追火車是一大特色,是全台唯一鉄道旅店。獨立書店假日下午二點到六點營業,可享用小農菊花茶及肉桂卷等甜點,是苗栗新興文青旅店。 12...

    自然生態

    1. 銅鑼公園:位於縣道128線、銅鑼地政事務所旁,上方至高處觀景台,可眺望公館鄉及中平村。 2. 雙峰山:座落銅鑼鄉樟樹村,標高538公尺,於銅鑼台地東南隅,原為關刀山山脈的支稜,被三義斷層於南端橫斷後,形成四周低陷,山體凸起的突出地貌,由苗栗平原南望,雙峰並峙,竣峭美麗,拔地而起,氣勢雄偉,在昔亦為雙峰山苗栗八大景之一。 3. 石虎(保育類動物)

    苗栗縣銅鑼鄉公所全球資訊網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體中文)
  3. 臺灣正體. 工具. 苗栗陶瓷博物館 (Miaoli Pottery Museum),位於 台灣 苗栗縣 公館鄉 ( 苗栗縣旅客服務映象園區 ),隸屬苗栗縣政府國際文化觀光局館中展示區有苗栗窯之生態陶瓷文物和陶瓷百年風華等主題展覽室陳列集結逾千件以上 陶瓷 作品,呈現苗栗 裝飾陶瓷 與 酒甕 等特色與多元發展。 歷史 [ 編輯] 2005年12月「苗栗縣旅客服務映象園區」開幕。 包含陶瓷博物館在內的苗栗縣旅客服務映象園區,係利用 陸軍 維修廠公館營區基地規劃而成,包含遊客服務資訊中心、陶瓷博物館、陶瓷工坊、美食街、特展長廊、停車場等空間,提供苗栗旅遊資訊服務。 2006年重新公告招商營運,2007年2月重新開幕,舉辦迎春活動和苗栗陶紀念特展。 館藏特色 [ 編輯] 參觀資訊 [ 編輯]

  4. 後龍鎮 、 西湖鄉 、 銅鑼鄉 、 公館鄉 、 頭屋鄉. 網站. http://www.mlcg.gov.tw/. 苗栗市 ( 臺灣客家語 四縣腔 :meuˇ lid sii),舊稱「貓裏」、「猫狸」,得名自 平埔原住民 道卡斯族 「貓裏社」 [1] ,前身「苗栗鎮」,位於 臺灣 苗栗縣 中部,為苗栗縣 縣治 所在地 ...

  5. 2024年5月3日 · 苗栗縣 ( 客家话 : Mèu-li̍t-yen ; 臺灣話 : Biâu-li̍k-kuān ; 道卡斯語 :Bari),是 中華民國 臺灣省 的縣,位於 臺灣 西北部 ,地理位置上屬於 中部 ,東倚 雪山山脈 ,西濱 臺灣海峽 。 縣治位於 苗栗市 ,苗栗縣內轄有2市、5鎮、11鄉(含1山地鄉),共有18個鄉鎮市, 頭份市 為縣內最大城市。 縣內北部 中港溪 地帶與 新竹縣 市 接壤形成竹苗生活圈,南部 大安溪 地帶則與 臺中市 互動頻繁。 居民主要族群為 客家人 ,為臺灣客家大縣。 苗栗縣有「山城」之別稱,全縣地勢崎嶇且多山地阻隔,交通便道受限,地理因素而使縣內大部分的鄉鎮多以村里層級交流互動。

  6. 芎蕉灣 ,是 臺灣 苗栗縣 銅鑼鄉 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鄉最北端的 後龍溪 西岸地帶。 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為朝陽村東北大半部、福興村東北部。 歷史 [ 編輯] 台灣清治末期至日治初期,芎蕉灣地區為一街庄,稱為「芎蕉灣庄」,隸屬於 苗栗一堡 。 該庄北與 南勢坑庄 為鄰,東北與 維祥庄 為鄰,東隔 後龍溪 與 中心埔庄 為界,南邊為 七十份庄 ,西邊為 銅鑼灣庄 、 三座厝庄 、 五湖庄 [1] 。 1901年(日治 明治 三十四年)11月,全台廢縣廳改設二十廳,該庄隸屬於 苗栗廳 。 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10月,合併二十廳為十二廳,該庄改隸屬於 新竹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