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茵陳蒿的傳統功效. 1. 利濕退黃. 茵陳蒿性寒苦有清熱利濕退黃的功效主治濕熱黃疸小便不利風癢瘡疥等症臨牀上茵陳蒿常與梔子黃柏大黃等同用以增強利濕退黃之效亦可與苦參地膚子等配伍煎湯外洗以解毒止癢用於濕熱蘊於皮膚而致濕瘡瘙癢。 茵陳蒿亦可單獨使用,大劑量煎湯內服,以治療濕熱燻蒸而發生的黃疸。 若小便不利顯著者,又可與澤瀉、豬苓等配伍。 2. 止癢. 茵陳蒿,中醫藥學之良藥,具止癢之效。 含茵陳素、茵陳甙等成分,能擴張毛細血管,增血流量,減輕發炎症狀和瘙癢。 茵陳蒿清熱解毒,疏風利濕,調節內分泌,促進新陳代謝,有助皮膚健康,減輕瘙癢。

  3. 化學成份茵陳蒿含具利膽作用的有效成分蒿屬香豆精即6,7-二甲氧基香豆精含率因季節而異開花期最高達1.98%,以及綠原酸和咖啡酸。 全草含精油約0.27%;果穗中精油較多,含率達1%。 其成分有:β-蒎烯,茵陳炔酮,茵陳烯酮,茵陳炔,茵陳素。 還含脂肪油,其中脂肪酸為硬脂酸,棕櫚酸,油酸,亞油酸,花生酸,褐煤酸。 灰分中含氯化鉀。 種子中也含蒿屬香豆精及氯化鉀。 黃蒿含蒿屬香豆精,含率因部位和季節而異,花蕾中有0.5%,花頭和種子中有2%;開花期全草有0.46%,開花前的花頭中有1.52%,但幼苗中不含蒿屬香豆精而含綠原酸。 全草含精油約0.6%,以開花期含率最高,約達0.95%。

  4. 功效與作用. 燥濕勝熱發汗利水泄脾胃之濕熱淨血解毒改善黃疸的情形利膽保肝降壓抑菌抗病毒抗癌。 為治黃疸之君藥。 用途分類. 祛濕藥(利水滲濕)、利水滲濕藥(利濕退黃藥) tags: 祛濕藥. 利水滲濕藥. 利濕退黃藥. 用法與用量. 內服:6~30克,水煎服。 外用:適量,煎水熏洗。 禁忌. 脾虛血虧而致的虛黃、萎黃,一般不宜使用。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孕婦慎用,不可過量。 什麼是蠶豆症? 蠶豆症患者不能碰這些物品! 哪些蔬菜是0農藥殘留呢? 發燒了該怎麼辦? 6個關於糖~你不知道的事. 立冬進補中藥/食材功效一覽表. 雷射除毛停看聽! 除毛相關注意事項. 春節飲酒不過量,熱量攻略來幫忙! 甩開內臟脂肪,10種燃脂明星食物. 基原.

  5. 2017年7月22日 · 茵陳蒿可以食用, 還能入藥, 藥用功效明顯, 預防疾病的作用。 心血管病人也能食用茵陳蒿緩解作用。 1.茵陳蒿利膽退黃. 茵陳蒿內含有多種利膽有效成分, 如香豆精、綠原酸、咖啡酸和對經基苯乙酮等, 能使膽汁分泌增加, 膽汁中固體物、膽酸、膽紅素含量也一定增加, 因此茵陳蒿對治療各種類型的黃疽、急性傳染性肝炎、新生兒高膽質血症等均一定療效。 2.茵陳蒿抗茵消炎. 茵陳蒿煎劑對人型及牛型結核桿菌、葡萄球菌、痢疾桿菌、溶血性鏈球菌、大腸桿菌均抑制作用, 乙醇提取物還能抑制流感病毒, 揮發油對於皮膚病的病原性絲狀菌很強的抑制及殺菌作用。 3.茵陳蒿解熱平喘. 茵陳蒿中含有揮發油類物質, 具有較明顯的解熱作用.所含的香豆精平喘效果, 現已人工合成治療慢性氣管炎。

  6. 功效】 清利濕熱,利膽退黃。 【主治】 用於黃疸。 本品苦泄下降,寒能清熱,善清利脾胃肝膽濕熱,使之從小便出,故為治黃疸要藥。 若身目發黃,小便短赤之陽黃證,常與 梔子 、 黃柏 、 大黃 同用,如 茵陳蒿湯 ;若黃疸濕重于熱者,可與 茯苓 、 豬苓 同用,如 茵陳五苓散 ,若脾胃寒濕鬱滯,陽氣不得宜運之陰黃,多與 附子 、 乾薑 等配用,如 茵陳四逆湯 。 用於濕溫,濕疹,濕瘡。 取其清熱利濕之功,故亦可用於濕瘡瘙癢,可與 黃柏 、 苦參 、 蛇床子 、 地膚子 等同用。 也可煎湯外洗。 【文獻別錄】 《本經》:「主風濕寒熱邪氣熱結黃疸。 《別錄》:「通身發黃,小便不利,除頭痛,去伏瘕。 《醫學入門》:「消遍身瘡疥。 【用法用量】 煎服,10~3g。 外用適量。 【注意禁忌】

  7. 茵陈蒿 含具利胆作用的有效成分 蒿 属香豆精, 即6,7-二甲氧基香豆精含率因季节而异,开花期最高,达1.98%,以及绿原酸和 咖啡 酸。 全草含精油约0.27%;果穗中精油较多,含率达1%。 其成分有:β-蒎烯, 茵陈 炔酮, 茵陈 烯酮, 茵陈 炔, 茵陈 素。 还含脂肪油,其中脂肪酸为硬脂酸, 棕榈 酸,油酸,亚油酸, 花生 酸,褐煤酸。 灰分中含氯化钾。 种子 中也含 蒿 属香豆精及氯化钾。 黄蒿 含 蒿 属香豆精,含率因部位和季节而异,花蕾中有0.5%,花头和 种子 中有2%;开花期全草有0.46%,开花前的花头中有1.52%,但幼苗中不含 蒿 属香豆精而含绿原酸。 全草含精油约0.6%,以开花期含率最高,约达0.95%。

  8. 現代藥理研究也證明茵陳有顯著利膽解熱保肝降血壓效果對結核菌也有抑制作用。 台灣 的中藥舖所售的茵陳,有「綿茵陳」與「北茵陳」兩類。 北茵陳是 唇形科 植物 牛至 ( Origanum vulgare L.)的乾燥帶花枝葉。 臺灣市售茵陳藥材中,北茵陳佔多數。 此可能是地區用藥習慣。 北茵陳,有清暑解表,利水消腫的功能,民間常作為利尿、發汗劑,與具有清熱利濕作用,為治療黃疸要藥的綿茵陳在功效上有所不同 [1] 。 其他用途 [ 編輯] 在過去 蚊香 和 殺蟲劑 未普及時,老一輩的人常將茵蔯蒿的莖葉曬乾,紮成一束束,放在打過洞的鐵罐子裡,傍晚時分在房間或禽畜的欄圈裡點著,用以驅蚊,人畜都可以有好眠,後來因殺蟲劑普及被遺忘。 參考文獻 [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