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20日 · 經理人最實用的管理知識交流和學習平台,提供主管和上班族專業的工作心法及職涯提點,陪伴領導者管理組織、帶領團隊、提升績效。.

    • 技巧一:多蒐集談資,增加腦中儲備知識
    • 技巧二:多準備「Why」「How」延伸性問題
    • 技巧三:多訓練邏輯,臨場追問展現個人專業
    • 技巧四:穿著必須合適,妝容必須得體
    • 技巧五:多用肢體語言展現溫暖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與企業大老或知名專家學者對話,最忌諱對於他們的豐功偉業、擅長領域一知半解,或是去問一些 Google 也查得到的基本問題資料。 這不僅對於對方有失尊重,也顯示出自己的懶(居然連 Google 也不願查),有損專業,尤其是對方時間寶貴,每分鐘可能幾萬美元上下,如果他發現時間居然花在回答你的無知與懶惰,心裡肯定不舒服。所以,對話的第一步,絕對是清楚掌握對方的相關資料,以及有興趣的議題,像是他對於個別議題的態度與論述。 另一方面,由於知名人士大多已有媒體相關報導他們的豐功偉業,此時就可以善用「萬能的小問題」:詢問對方的成功經驗,作為雙方談話前的破冰。 人類本就具有喜愛分享的特質,特別願意與他人說自己比較擅長的事物。尤其身經百戰的企業領袖們,多是走過風雨、胼手胝足打拚才有今日...

    接下來,我會將蒐集來的對方資料進行分類,再把與談話主題相關的部分記錄下來。 舉例來說,專訪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先生時,我查到新聞提到他關心青年職涯發展,這就可以存入談話情資,「青年創業」會是延伸提問的好主題。 接著在問題設計時,我先查詢青年創業的現況,再加入自己對於青年困境的觀察或新聞資料,運用啟發性提問公式 =What / When / Where / Who+Why / How,多提出「Why」「How」的問題,就可以擬出具有深度和意義的提問,不僅能使談話內容更深入,也能讓對方更有發揮空間,熱絡對話。

    追問是讓受訪者對自己印象深刻的好方法,一個好的追問會顯示出提問者優異的邏輯與豐沛的知識。 平常可以多訓練自己的邏輯思考能力,特別是「三角邏輯提問法」,透過將每個主題拆解為「Why」「Why So」「So What」,幫助自己習慣去了解每項議題背後的邏輯架構,應用在實戰時,就能成為反射動作。 我高中時曾擔任辯論社社長,為了幫助自己習慣邏輯思考,在沒有辯論賽的閒暇時間,我會利用報章雜誌的論述來做思考訓練,特別是針對評論文章中寫的論述,去思考為什麼他這樣說?他的立論根據何在?可不可行?能否解決根本問題?(也就是「三角邏輯提問法」的「Why」「Why So」「So What」。) 介紹完 3 個內層面的準備技巧,接下來談到外層面。所謂外層面指對外展現,包含溝通與表達兩部分,我會做兩種準備。

    人要衣裝,佛要金裝。我的穿衣哲學是「適切」最重要,因此我通常會依照談話內容主題與對方所在領域文化挑選衣服,例如:新創圈習慣輕鬆年輕的穿著,科技大老偏好正式氣質,金融圈習慣知性專業,藝文圈可以流行一點,外加使用配色,讓對方第一眼見到我就感到舒服不刺眼。 我曾在一個金融圈場合,見到某位與會者身穿時下流行服飾,還畫了橘色眼影,說真的,在以專業職場人士打扮的聚會裡,她顯得格外突兀,而這樣的突兀並沒有加分效果,反而容易讓人質疑她的專業。 在講求個人特色的時代,衣著品味固然重要,但我認為在不同場合也得穿上符合該場合特性的衣著,而非一再強調自己的獨特性,比較容易與對方溝通。畢竟在職場上,特別是與專業人士對談時,多為商業考量,要溝通的是商業主題,而不是你的個性。因此千萬別讓衣著反客為主,成為溝通焦點,讓主題...

    再好的詞句與提問內容,如果沒有配合肢體語言,也無法讓對方留下好的感受。如同我們之前所提,肢體語言占溝通的 9 成,地位至關重要。 與重要人士訪談,我會特別留意自己的肢體語言,除了注意自己的手勢不要太多,也會用眼神注視對方。 不少人直接看著對方的眼睛,會覺得害羞,尤其對方若是位高權重的大師級人物,內心會更緊張。其實,你可以試著看對方的眉心,會是比較安全的做法。不過我個人還是習慣直視眼睛,因為眼神會透露出許多訊息,和暗藏的情緒,對於後續訪談的進退是非常重要的參考依據,還是建議大家平日能找朋友多練習看看。 另外,切記不能抱胸,這會傳遞出防衛的意識,不利雙方深入談話。你可以手上拿著筆,記下對方的談話內容,不僅雙手不會因為空著而尷尬不知道要擺哪,還能透過記筆記傳遞出「認真聆聽」的狀態,對方會感到舒適。...

  2. 2016年9月6日 · 在台灣,大部分的網路公關危機都是發生在Facebook上,有時候由論壇擴散,或反過來擴散至論壇,如PTT,Mobile01,新聞網站留言板等。 因此,此篇討論的處理教戰手冊,會以Facebook為主。

  3. 其他人也問了

  4. 2023年9月18日 · 經理人最實用的管理知識交流和學習平台,提供主管和上班族專業的工作心法及職涯提點,陪伴領導者管理組織、帶領團隊、提升績效。

  5. 2018年10月22日 · 1. 熱情的初學者. 低能力、高意願,適合「指令型」領導風格. 這類員工對新工作的意願強烈,可惜由於對工作不熟悉、專業技能不足,相當仰賴領導者 對其制定目標、提供詳盡指導與反饋。 有時不僅口頭說,還要手把手地教 ,包含如何與客戶溝通、企畫怎麼寫、SOP 是什麼⋯⋯。 因此領導者必須透過明確的指令,交代下屬完成工作,例如:「你就照我剛剛說的這些流程,一步一步做完這項工作,明天下班前給我。 2. 幻想破滅的學習者. 有一定能力、變動的意願,適合「教練型」領導風格. 當一名員工能力提升卻變得消極低落時,就是進入所謂「幻想破滅的學習者」階段,對於新挑戰的熱情逐漸消磨成挫折感,常見於初上軌道的菜鳥員工。

  6. 2018年8月9日 · 以下兩個「中國營銷大咖的商業進化論」中講者所分享的案例,我認為都是抓住使用者「場景」的最佳示範。 事件行銷的專家新世相:找尋用戶的生活的實際場景

  7. 2021年4月13日 · 486 團購用事實證明。. 「我每個月發出的薪水 400 萬上下,」486 團購執行長陳延昶說,486 團購目前有 54 位員工,換算起來,員工的平均薪資超過 7 萬元,相比主計處公布的 2020 年工業及服務業薪資統計結果,零售及批發業(電商屬於其中的電子購物及郵購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