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野百合學運,又稱1990年3月學運、三月學運,是指在1990年3月16日至3月22日間於中華民國所發生的一系列學生運動,由國立臺灣大學學生周克任、何宗憲、楊弘任簽署發起宣言 [1],最初號召共9位學生(含3位發起人)至中正紀念堂展開靜坐行動,開啟野百合運動序曲,人數最多時曾經有將近6,000名來自 ...

  2. 新野百合學運,發生於台灣,從2004年4月2日至5月17日,由一群大學 學生所發起的活動,多名學生集結在中正紀念堂靜坐抗議。 起因於質疑 2004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 疑似不公、抗議 總統 陳水扁 當時在 319槍擊案 並未將真相交代,最後以學生與支持者在5月17日被 ...

  3. 2021年3月16日 · 野百合學運是國民政府遷台以來,最大的一場學生運動,對台灣民主政治有著相當程度的影響,從「野百合」到「太陽花」,每個學運世代都在改革浪潮中奮勇邁進,創造了不一樣的台灣民主歷史。

  4. 新野百合學運發生於台灣,從2004年4月2日至5月17日,由一群台灣大學學生所發起的活動主要是集結在中正紀念堂靜坐抗議。 最後在5月17日被警察強制驅離為止。

  5. 2016年3月18日 · 二十六前的野百合學運」,是針對山中萬年老賊的憤怒,「野百合世代」造就了桃園市長鄭文燦、台中市長林佳龍、鄭麗君立委、黃偉哲立委、鍾佳濱立委、前高雄市副市長陳啟昱、前客委會主委羅文嘉、台灣大學社會系副教授范雲等人,都是學運世代重要

  6. 2015年10月13日 · 野百合學運. 1990年初,國民黨主流派與非主流派的爭權逐漸白熱化,台灣社會瀰漫著詭譎不安的氛圍。. 學生與社運團體為因應此波政爭,開始籌劃抗爭行動,先於3月11日召開記者會,發表「還政於民,重建憲政」的聯合聲明,指出現階段之政治危機源於 ...

  7. 2020年3月16日 · 1990年3月16日台灣「野百合學運」拉開序幕的第一日,距今整整三十年。 當時,台灣政府與社會各界已連續九個月熱情聲援天安門廣場學生運動,1989年6月3日,藝人孫越主持的「血脈相連 兩岸對歌」集會,更於現場連線時意外見證軍警於天安門開槍的一刻,對於學運、廣場、絕食與學運所追求的民主自由等概念,並不陌生。 而在1980年代末期,台灣相繼發生520農運、鄭南榕自焚等重大社會事件,校園內則發生「自由之愛」學運,社會衝撞體制的能量亦來到臨界點。 隔年三月,台灣學生亦展開了自身的廣場運動。 以「廢除萬年國會」為主要訴求,當中除了揭示「萬年國代不代表我」的民主理念之外,亦含有「中華民國反攻大陸確定無望」的歷史課題。

  8. 1990年4月15日 · 激情的學運過後,朝野把改革希望寄託在國是會議上;關心國事的人士更把期望延伸到執政黨。 1990年,將是影響中國歷史關鍵的一年。 從3月16日至3月22日,在短短的六天,大約150個小時的激情之後,中正紀念堂前的廣場,又回復了寧靜。

  9. 2016年4月7日 · 野百合學運》作為第十屆 TIDF 開幕影片,期待促成跨世代的對話,與觀眾一起看見台灣民主的成長軌跡。 《你怎麼不憤怒! 野百合學運》將在 5 月 6 日於台北新光影城世界首映,綠色小組成員也將到場進行映後座談。

  10. 2022年3月14日 · 野百合學運,又稱1990年3月學運、三月學運,是中華民國在1990年3月16日至3月22日發生的一系列學生運動,人數最多時曾經有將近6000名來自台灣各地的大學生,集結在中正紀念堂廣場靜坐,他們提出「解散國民大會」、「廢除臨時條款」、「召開國是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