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2月5日 · 1. 如果勞工簽署了一份不利自己且顯失公平的雇傭契約,勞工可不受此契約約束; 2. 雇主須提供爭議相關的工資清冊、出勤紀錄、加班及不休假獎金計算方式等文件,勞工無須辛苦蒐證; 3. 勞工可尋求工會派出輔佐人員無償協助; 4. 勞工可爭取減徵或暫免訴訟裁判費及執行費; 5. 勞工可爭取如前述不上班但公司繼續付薪水的「定暫時狀態處分」; 6. 勞工可爭取「工資推定」,即所有公司付給員工的錢,無論是工資或獎金,都可能被算成工資,即用加高後的工資為基礎來計算加班費、不休假獎金、資遣費等; 7.

    • 高薪挖角延伸的營業秘密戰
    • 跨國洩密,營業秘密法有「加重刑度」規定
    • 中資挖角台灣科技人才,涉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
    • 小結

    首先,要了解《營業秘密法》的規範。其實不只跨國的挖角,國內各家科技公司間的營業秘密戰,早已打得如火如荼,競爭公司相互挖角研發人員,互控對手侵害自家營業秘密等,時有所聞。因為違反營業秘密法有刑事責任,所以 一般公司採行的訴訟策略,都是先針對「跳槽員工」提出刑事告訴,透過地檢署或調查局以搜索、扣押等方式獲取證據,待地檢署起訴後,再同時針對「跳槽員工」及「挖角公司」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以達到蒐證及節省訴訟費用之效果。

    為了避免重要技術流至國外,營業秘密法第 13 條之 2 也針對跨國洩密案件設立「加重刑度」的規定:「意圖在外國、大陸地區、香港或澳門使用,而犯前條第一項各款之罪者,處一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 300 萬元以上 5000 萬元以下之罰金。」 但要適用這條加重規定,除了要先證明被告有洩漏營業秘密外,還要證明被告有「意圖在外國、大陸地區、香港或澳門使用」,除非有掌握具體證據,足以證明被告有將營業秘密至國外使用的主觀意圖及客觀行為,否則要證明被告存有「跨國使用之主觀意圖」,在舉證上有相當的難度,成為訴訟中雙方攻防的重點之一。

    除了以上兩個常見規定,細看新北地檢署新聞稿,檢調單位懷疑這兩間公司是中國晶片公司所設立,由台籍人員擔任負責人,在台設立大型研發中心,以高薪挖角台灣人才,威脅台灣半導體產業。根據《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俗稱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 40 條之 1、《大陸地區人民來臺投資許可辦法》及經濟部公告,台灣目前並不允許中國半導體產業來台投資,因此,該兩公司涉嫌巧立名目來台招攬員工從事半導體業務活動,如查證屬實,恐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 40 條之 1 規定,依據同條例第 93 條之 2 第 1 項,行為人恐面臨一年以下有期徒刑之刑責。

    針對跨國挖角與洩密案件,固然在《營業秘密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訂有相關處罰條文,然而實務運作上,受侵害的企業要面對蒐證和舉證的困難,以及漫長訴訟所衍生之成本等兩大阻礙。 從員工的角度而言,雖然帶著前東家的技術資料跳槽至國外競爭企業,可以立即獲得大筆報酬,但如果不幸被前東家人贓俱獲並控告成罪,則將遭受一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或遭求償巨額損害賠償金。 但俗話說「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賠錢的生意沒人做」。在中資或外資不斷以重金誘惑的情況,各家企業也難以確保不會出現有投機心態的技術人員,因此,相關的議題於日後仍然具有相當的重要性。

  2. 2016年3月17日 · 以下是我這幾年來摸索出的方法。 把時間投資在具有scalability的事情上. 當你花1分的力氣可以創造2分的效益,投入2分的力氣,可以創造5分的效益,投入3分則有10分的回饋,你的投入與回饋不是線性的,而是具有曲線成長的趨勢,那這件事情本身就具有scalability,這些事情例如招募對的人、培訓、建立更好的制度、導入適合的工具等,隨著你的位階愈高,你投入在這些事情上的比重應該愈來愈多。 招募到對的人是第一步,你找來的人應該要能節省你的工作時間,而不是加重你的工作量 ,如果你找了一個能力不到位,態度不正確的人,你必須要花很多時間教他,管理他,在他工作出包時幫他收拾,當他鬧脾氣時花時間跟他溝通,當你手下有幾個這種人,你會疲於奔命。

  3. 2007年1月19日 · 應胡關寶的要求,侯友宜打了一隻純金的水牛金飾,給他女友當生日禮物,還陪她與其他幾個死刑犯的妻子去唱KTV。胡關寶看了拍照存證後,十分滿意,於是供出了藏匿卡賓槍的地點,3件懸案終於水落石出。

  4. 2017年10月6日 · 職場上的英文是現實的,尤其 email 是衡量個人做事和表達功力的鐵證,在你想要上網找範本或是書信大全抄之前,還請三思。Think before you copy and paste. 本文轉貼自:大人學 作者:黃喬伊 Joy Huang 文章原始連結:請點此

  5. 2018年5月14日 · 案例摘要. 某位任職於銀行的資深專員,因為未詳細為客戶解說購買連動債的風險,讓客戶在不了解風險的情況,購買了連動債而慘賠。 客戶後來提告,導致銀行敗訴而須賠償客戶損失。 銀行事後記了一大過,並且將他降調到別的分行擔任櫃員,但分行主管認為她利用上班時間處理私事,導致成交量僅及同事的一半,因此考績打為乙等。 這位員工擔任櫃員工作期間,不僅處理帳務速度慢吞吞,還發生錯帳,讓分行同仁得花數個月的時間幫忙收尾。 而銀行最後不得已把她調去負責處理帳務催收及查封公文,該員工竟然又有 9 件公文內容出錯。 最後, 銀行以該員工在連動債事件犯下大錯,且此後依舊犯錯連連、能力又不足,確實不能勝任工作為由,把她開除 。 法院判決:「銀行敗訴,開除違法!

  6. 2020年11月9日 · 失算的剪刀數量,成了不夠專業的鐵證 以前,我們一直用「朝秦暮楚」來形容變化無常的人或事物,在大家的觀念中這個詞是帶有貶義的。 可是,現代社會的發展用「瞬息萬變」來形容絕不為過。

  1. 其他人也搜尋了